马上评|银行破产,到底该不该救?

854次阅读
没有评论

马上评|银行破产,到底该不该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成立了167年之久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下称瑞信),将自己以30亿瑞郎的价格“贱卖”给了瑞银集团(下称瑞银),较上周五收盘时的74亿瑞郎市值打了五折。后者是瑞士第一大银行,也是瑞信一直以来追赶的竞争对手。

两者之间的交易将创建一个拥有超过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价,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跨国银行之间达成的首宗巨型合并交易。

在瑞士政府看来,这场收购是“恢复金融市场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有效控制了风险外溢。但也有观点认为,银行作为自主经营的商业机构,理应自负盈亏,经营不善倒闭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应该由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进行兜底。那么银行面临破产,政府到底应不应该救,要如何救呢?

摁头的“包办婚姻”

上周,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三家机构联合出手,促成了瑞银对瑞信的收购。

交易达成后,两家银行都可以获得瑞士国家银行的流动性支持。特别是瑞银,不仅以骨折价收购了长期竞争对手,其管理的资产也将膨胀至接近2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金融巨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瑞银股价目前已经迅速上涨约14%,接近近期银行板块暴跌之前的水平。

瑞银首席执行官还表示,预计到2027年,合并将让瑞银每年运营成本削减超80亿美元,每股盈利也将得到提升,资本充足率将保持在远高于13%的目标水平。瑞银还可以保留瑞信盈利的瑞士业务部门。有分析师预估,瑞信该部门的价值超瑞银30亿瑞郎收购价的三倍。

虽然收购方案让两家银行都从中受益,但在此前,瑞信与瑞银却都不乐意这样做。

上周周中,就有媒体爆出瑞士政府提出让瑞银收购瑞信时,两家都表示了反对。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瑞银不愿意承担瑞信风险,想专注以财富为主的发展战略,而且瑞信庞大的投行业务与瑞银多年来一直奉行的“轻资产”模式背道而驰。而瑞信从瑞士央行借到钱后,更希望通过重组,扭转颓败局面。

但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为了促成交易,瑞士联邦财政部、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三大机构不顾两家的反对,强行推进交易进程,先是紧急修改立法,将这项收购交易的批准权限修改为董事会层面,把瑞信重要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和卡塔尔投资局排除在外。之后又对两家公司施压,威胁说如果不签署协议,就要罢免瑞信董事会。此外,为了让瑞信股东相对更容易接受这笔交易,瑞士政府决定将瑞信160亿瑞郎的AT1债券减记至0。

这是AT1债券市场成立以来的最大减记。按照惯例,银行清偿程序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存款、各种金融债、T2债、AT1债、优先股、普通股。然而,瑞士当局却无视正常的优先顺序,让AT1债券一夜清零,让债券持有人承担了比股东更大的损失,挑战了传统的债权人等级制度。前不久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投资的14亿瑞郎因此亏掉80%。

“暴力”推进下,3月19日,瑞银和瑞信紧急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与瑞士政府一起上台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交易。《金融时报》评价其为一场“混乱、丑陋的交易,没有一方真的想要达成,但似乎又必须完成”。

亡羊补牢,实则晚矣

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交易达成后,针对瑞士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的质疑声音渐起。

马上评|银行破产,到底该不该救?

为了促成瑞银对瑞信的收购,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将提供总额高达2590亿瑞郎的资金支持,这相当于瑞士2022年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也是瑞士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企业救助计划。

瑞士目前人口在870万左右,如果要完成这一笔巨额资金援助,每个瑞士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大约为2.98万瑞士法郎(3.2万美元)。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瑞士政府对高薪银行家的多轮救助引发了公众的抗议。周一,约200人聚集在瑞信位于苏黎世的总部大楼外,高喊着“吃掉富人”的口号,并向这座位于苏黎世金融区中心的大楼扔鸡蛋。

在苏黎世税务咨询公司MME的合伙人 Christoph Rechsteiner看来:“我们厌倦了那种‘只要你足够大,你就能得到一切’的想法。法律在一个周末就为你改变了。”

那么当银行因经营不善即将倒闭时,政府应不应该实施救助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该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倒闭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等等。

一般来说,如果银行的倒闭只是对少数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而不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政府可能会选择不援助银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贸然干预可能会被视为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影响政府声誉和损害政策的严肃性,并对市场公平竞争机制造成破坏。尤其是当金融机构了解到政府的救助立场后,会产生“即使经营失败也可以获得救助”的投机心理,从而追求高风险投资,最终让政府为其买单。

但也存在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况,那就是银行作为吸纳公众存款以及向整个金融体系提供信贷支持的关键金融机构,一旦暴露出潜在流动性风险,就极易引发公众的挤兑行为,并迅速从单个银行扩展到对整个银行业的信心,进而连带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重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不但会对金融机构实行救助,而且是要越早救助越好,越大力救助越好,这样才能在苗头阶段彻底掐灭潜在金融危机的风险。

这也是瑞士政府促成瑞银收购瑞信的直接原因。瑞信与瑞银同属于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国际银行系统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瑞士政府看来,“瑞信破产将对瑞士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连锁损害,不仅有可能波及瑞银和其他银行,甚至对全球市场都将带来重大影响。”

话虽如此,由政府出面援助破产银行,援助成本则由纳税人承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用普通人的钱拯救有钱人的银行账户,银行家的决策失误却要由普通民众买单,也难免会引发民众认为“有失公允”的不满。

笔者认为,从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在关键阶段出手救助银行机构,是保证整个经济最小损失的无奈之举,但对动则上万亿资产的银行机构来说,每一次的纠错成本确实也会对财政和政策公允性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于监管机构来说,防微杜渐要远比亡羊补牢重要的多,一方面加强对银行业的事前和事中监管,特别是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督责任,及早发现风险埋点进行清除,另外,对于银行从业者违规的惩罚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作为关键机构的关键岗位,要有清晰严格的奖惩政策,除了用激励制度激发创新积极性外,更基本的是要通过惩罚机制将从业者的投机心理限制在规则的框架之内。(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