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逃不开合资“魔咒”

83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广汽集团,逃不开合资“魔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车圈能见度

身处复杂多变“新汽车”时代环境下,没有谁能稳坐高台,就连正值青壮年的广汽集团也显得有些体力不支了。

根据广汽集团(601238.SH)最新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前两个月,集团累计实现销量30.81万辆,同比下降19.06%。其中合资品牌全线溃败,广汽本田销量7.94万辆,同比下降41.47%;广汽丰田13.87万辆,同比下滑7.53%;广汽三菱只有1498辆,同比下滑79.86%。

不仅是销量下滑,广汽三菱的近况还颇为微妙。最近有汽车大V爆料,一个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国内市场,业内均猜测该爆料指向的是三菱品牌。虽然后续广汽三菱方面否认了这一消息,称公司正常经营,但其近年糟糕的表现仍然让人忧心会否步广汽讴歌和广汽菲克的后尘。

广汽集团的发展史看,其发源并扎根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从诞生起就自带开放基因,成为国内汽车合资的典范。不过,在如今自主奋进、新能源挤压的大潮下,集团旗下合资子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速”。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日渐式微已成为必然,对于广汽集团来说,未来需要的是“自力更生”,只是旗下的两大自主“王牌”埃安和传祺,能接过合资大旗挑起大梁吗?

靠合资发家 

广州人的汽车梦萌芽要追溯到共和国成立之初。1954年,广州市公众汽车修理厂(广州客车厂前身)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依靠手工造出了第一辆“华南牌”铁木结构公共汽车,开启了“广州汽车”的崛起之路。

此后的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广州相继迎来了第一辆红卫牌卡车、试制了广州牌轿车,以及成立了广州标致。

广汽集团正是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助力者。20世纪90年代,在广州标致宣告退市后,广州市作出了调整轿车项目发展战略、更换外方合作伙伴的决策。在此背景下,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选择了日系车企本田作为新的合作伙伴。

1998年,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随后创下了多个“首次”:在国内首推四位一体的销售模式、增城工厂是国内首家实现零排放的汽车企业、率先成立国内第一家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的汽车研发公司。

产品上,1999年3月下线的国产第六代雅阁,很快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产品。2000年,第六代雅阁仅上市一年销量就突破了3.2万辆,截至2002年停产,累计销量达到13.8万辆。

有了与本田的良好合作基础,2004年,广汽集团又与丰田合资组建了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同样的,2006年下线的首款轿车凯美瑞成为了当时中高级家轿的标杆,一年不到就迎来了第10万辆下线。

接着,广汽集团还依次与日野汽车、三菱汽车、菲亚特汽车等展开合作,并设立合资车企。通过与这些车企的合作,广汽集团迅速抢占了市场,丰厚了业绩。

数据显示,2013年,广汽集团首次实现汽车产销超百万辆,并首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7年,广汽集团更是快速发展,汽车产销规模首度达成200万辆新高度,《财富》世界排名升至第238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广汽本田销量达到43.55万辆,广汽丰田销量30.31万辆,二者相加占到了广汽集团销售总量的七成以上。广汽菲亚特销量4.84万辆,广汽三菱销量4.3万辆,也都贡献了不少。

广汽集团,逃不开合资“魔咒”

2017年,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有了不少声量,销量突破50万辆,但广汽本田累计超过70万辆、广汽丰田累计销售近45万辆、广汽三菱销量突破10万辆、广汽菲克突破20万辆,合资品牌的销量占比依旧很高。

很显然,广汽集团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亏了与合资品牌的深度捆绑,而这也埋下了“跛脚走路”的隐患。

躺赢时代结束 

根据历史数据,广汽集团这么多年始终对合资公司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一旦这些“利润奶车”出现波动,都会对广汽集团造成不小的伤害。

然而当前的情况是,“两田”、广汽菲克、广汽讴歌、广汽三菱都出了些状况。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问题还相对简单,就是销量增长乏力,尤其是广汽本田。按照产销数据,去年全年广汽本田的销量为74.18万辆,同比下滑了4.93%;今年前两个月,广汽本田更是同比接近腰斩,下滑41.47%至7.94万辆。广汽丰田去年的销量保持了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同比下滑了7.53%至13.87万辆。

对比之下,广汽菲克和广汽讴歌则更惨,直接退出了中国市场。

去年7月,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共同宣布,由于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多月来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双方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到了去年10月底,Stellantis官网宣布,同意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广汽集团也发出公告称,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

讴歌方面,由于销量惨淡,去年4月,广汽本田及广汽讴歌宣布,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今年1月,广汽讴歌的官方网站已经停止访问,意味着该品牌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还有一个广汽三菱岌岌可危,去年销量只有3.36万辆,同比下滑49.13%;今年1-2月累计销量1498辆,同比下滑近八成。

不仅是销量的大幅下滑,广汽三菱的经营危机也拖累了广汽集团去年广汽集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汽三菱负债总额65.74亿元,资产总额81.3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即将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

为了缓解广汽三菱的经营困难,去年9月,广汽集团还为广汽三菱提供了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在此情形下,最近广汽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广汽三菱官方对这一消息作出的回应是“广汽三菱正常经营,三菱没有退出,工厂也在正常运转”,但是如果广汽三菱的销量和业绩再没有起色,很难保证不会和广汽菲克、广汽讴歌一样,走向落幕的结局。

事实上,广汽菲克、广汽讴歌和广汽三菱只是当前合资车企在华现状的缩影。根据乘联会发布销量数据可以发现,如今合资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少,从2020年至2023年2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35.8%涨至51%,而主流合资恰好相反,从51.1%跌至35.7%。

另外,2019年时,国产SUV还只能算是在哈弗H6带领下的“弱势群体”。到了2020年,自主品牌SUV就已经实现了极大的突破,自主品牌SUV的销量在前10席中破天荒地占到了5席,去年是前8席中占据了5席。

不只是自主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强势崛起,2018年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元年,一众新势力产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相当于宣告了合资车躺赢时代的结束,因此广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式微也就不难理解了。

自主难扛大旗 

依靠合资热销车型,广汽集团曾打响了知名度,但在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中,企业不得不加速“自力更生”。

其实,通过与合资企业的技术交流等,广汽集团也在摸索自主研发的道路。2006年,广汽研究院成立,承担着开发自主品牌整车系列产品的重任;2007年底,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概念车亮相广州车展;2008年,成立了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2010年9月,广汽乘用车工厂竣工暨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车“传祺”下线。

一开始,广汽传祺的路走得顺风顺水,2013年销量8.5万辆,2017年突破了50万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佼佼者。

但在到达巅峰后,恰逢汽车“新四化”时代的到来,广汽传祺的销量也就大不如前,2021年销量为32.42万辆,2022年为36.25万辆,比巅峰时候跌去不少。

意识到跟随大时代发力新能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于是在2017年,广汽集团斥资450亿元,计划建设世界级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这其中广汽埃安成为最为重点的项目。2020年,广汽集团创立了独立新能源品牌“埃安”。

凭借低价小车的优势,埃安迅速走量,2021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02万辆,去年冲上了27.12万辆,同比增长125.67%。按照广汽埃安当下的超高增长率,2023年销量有望超过广汽传祺。

不过,要说传祺和埃安能接棒合资品牌,扛起广汽集团的未来还为时尚早。

广汽传祺在销量上不仅与2017年、2018年相去甚远,而且相比合资品牌仍有很大的差距,去年销量只有广汽本田的一半都不到,更没法跟产销“双百”的广汽丰田相比。广汽埃安规模同样有限,其品牌价值认可度也仍旧不高,难解高端化焦虑。

此外,广汽集团目前盈利依赖的还是合资,自主品牌亏损难止。财报显示,2021年,广汽集团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达到114.04亿元,而当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3.35亿元。由此可推测,广汽集团自主板块的亏损可能超过40亿元。

去年上半年同样如此,广汽集团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84.17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为57.51亿元,自主板块亏损或将达到26.66亿元以上。

这相当于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还在贴钱赚吆喝。不过有消息说,广汽埃安预计在今年进行IPO。如若成功上市,未来还是能给广汽集团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的。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说:“构建开放型经济需要‘拿来主义’,更少不了‘自力更生’。”两手抓可以,两手都得硬才行。当前广汽集团需要好好想想,如何在稳固合资品牌基本盘的情况下,让两大自主品牌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