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藏着的好玩艺儿“中国跤”(下)

5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胡同里藏着的好玩艺儿“中国跤”(下)

清政府倒台后,善扑营的扑户们断了官饷。但人活着要吃饭,没钱不行。当年的皇家勇士依靠一身本领开跤馆收徒,以此赖以为生。如同是国家级大师突然化身草根明星深入民间,促使摔跤运动得以继续流传。当年只有皇帝才能欣赏的表演,百姓们也能看到,还能拜师学艺。一时间北京城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少跤场,较为聚集的地方被百姓们称为“跤窝子”。

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胡同中依旧流行着摔跤运动。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撂跤呢?我琢磨有如下几点。首先,撂跤这项运动简单,两人成对就能玩。与篮球、排球那种大阵势不同,少说要凑够十人才能上场比赛。穿的比赛服也很朴素,上穿如坎肩样式的跤衣,名为“褡裢”,下穿灯笼裤,脚蹬一双刀螂肚靴子,这就是全套装备。再说撂跤的场地更为简单,几十平米见方的黄土地,临上场时用铁锨翻翻土,使地面变得松软,人摔在上面能松劲儿。凑齐这几样一场跤就有了。说的简单,做起来也不难。当年四九城都是黄土地,只要有空地就能撂跤。后来条件好了,会在地上铺毯子。

在当年,上到脚踏黄土背朝天的汉子,下到年幼的孩子都能上场撂两下。有讲究的跤场会请位功夫了得,名号叫的响的跤手坐镇,如同是摔跤队的教练,当年称为“掌学”。

其次,当年人们的娱乐活动匮乏,没电视、没手机,回到家就是大人孩子唠闲天,不如出外逛逛,人们聚在一起还热闹。这就如同看足球比赛都喜欢去现场一样。

最后要讲摔跤这项运动刺激,观赏性强。老话讲:“摔跤是土地的文章,当时的变化。”两个人上场对决,凭的是气力,赢的是本事。打闪纫针的功夫,人就被摔出去了。场上场下离着仅有两三步远,台下观众不错眼珠的盯着,这么近的距离,极具震撼效果。

太阳刚刚偏西,跤场的小徒弟们就开始忙活上了。有的轮着铁锨松土,有的搬来桌椅板凳,一片热闹景象。看跤的人准点来,除了住在附近胡同的街坊,还有赶远道来的跤迷。巴掌大的跤场被人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顶上、树杈上也全是看跤的人,人们摩拳擦掌的等着跤手上场,盼望着喊出头一声“好”。

跤场讲究规矩,上场撂跤要经掌学的配对。场上有裁判,三局两胜制。头两对是热闹场面,后两对是压轴大戏。一场跤下来,人们喝彩声不断,掌声震天。场上有优秀的跤手比拼技艺,起到了宣传作用,也带动了跤场之间的竞争。场下有老前辈传授武艺,培养接班人。小的时候个子矮,都是坐在父亲肩膀上去看跤。场上人摔地精彩,场下人喊地热闹,也燃起了我浑身的斗志,这股热情至今都不曾熄灭。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