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593次阅读
没有评论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小罗老师辛苦了

今天一早,E3主办方ESA和组织方Reedpop共同发表了一份声明,宣布取消今年的E3活动。不是缩小规模,也不是线上举办,而是彻头彻尾的取消。

在此前的大多数新闻中,今年E3的形象还是“时隔4年终于回归线下、全球最大的游戏展会”,因此,当主办单位们突然宣布不办了,大多数玩家和游戏从业者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震惊——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不少。

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简明扼要的消息

但在震惊之余,如果稍微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即使E3坚持举办,现实状况可能也不大乐观——今年1月,索尼、微软、任天堂相继表示不会参加。其中,索尼从2019年起就退出了E3,到如今已经是司空见惯;微软不参加E3的原因,一部分媒体推测与其内部裁员与削减成本的策略有关;任天堂在本周刚刚独自发布了《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实机演示,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但游戏将在5月12日发售,这也意味着任天堂可能没什么新的重磅消息留给6月的E3。

从E3中抽身的不止“三巨头”。前不久,原本承诺参加E3的育碧和世嘉也先后退出。育碧表示将“转向不同的方向”,世嘉的说法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不作为参展商参加2023年E3”。

尽管退出了E3,但各家厂商自己办的发布会其实不少。从好几年前开始,和E3“撞车”却自立门户搞活动,已经成了一些厂商,尤其是大厂们的常态,索尼这么干过,EA这么干过(EA退出E3甚至比索尼还早,从2016年开始就不在E3上露面了),任天堂好像也这么干过。到了今年,育碧在宣布不参加E3的同时还顺带把自家的Ubisoft Forward Live广而告之,和以前那些同行们几乎一模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育碧这个活动定在了6月12日,只比E3原定日期早1天,很难不让人猜测内容其实已经准备好,只是脱离E3单独发布而已,这对于E3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育碧独自发表的“前瞻会”,地点也在美国洛杉矶

E3主办者们显然也明白其中道理。组织方Reedpop的一位游戏副总裁把E3取消的原因归结为内容不足,“那些(对E3)感兴趣的公司没有准备好可玩的演示,他们克服不了资源方面的障碍”。对主办方来说,取消E3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这位副总裁也表示,未来Reedpop还会继续与ESA合作,E3停办并不是永久的。不过就算这么说,明年E3是恢复还是继续停办,谁也说不准。

从个人角度说,E3取消也好,其他的一些新闻也好,都让我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很多我们以为天经地义的事,其实并不那么天经地义”,正如以前我总以为《魔兽世界》是个随时能回去的精神家园一样,E3、TGS和科隆电玩展是让人一边吐槽太累不想去一边打点行装的年度活动,旅行只要请好年假就可以说走就走,网络会让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不是相反……但事实证明,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要说以E3为代表的大型线下综合展会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凭着直觉就能找到一些回答。比如说,受疫情影响,有的线下展会已经停办了几年,而它们搬到线上之后的表现又明显不如各个厂商单独发起的活动或直播效果好;又或者,厂商们的开发进度在前几年里有着不同程度的延迟,被取消的项目都比比皆是,假如没有足够多的内容,参加展会自然也就没什么必要。

在这种时候,我们也很难不去回顾自己参加线下展会时的经历:即使必须忍耐“排队2小时,试玩10分钟”的麻烦,也必须承认与开发团队、发行方和其他玩家面对面交流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假如在某个角落里发现一个非常符合自己口味,却不那么起眼的独立游戏,当面对开发者说“我喜欢你的游戏”也比网上发帖要直截了当多了。

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人山人海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人可能都举得出几个。正因如此,我们才不希望线下展会变得越来越少,不过,它的形式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大型展会固然热闹,但厂商参展的成本和玩家的劳累程度是不是也太高了?不同类型的游戏是放在一起大杂烩,还是多做些专属活动?这些其实也一直有人在做,但知名度可能不如E3,不过,能给玩家带来更多选择的事总不会是坏事。

当然,考虑了各种因素,也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只有E3会被连年取消,而北美之外的TGS、科隆电玩展,乃至国内的重要游戏展会都能在疫情之后迅速宣布恢复举行,也许真的是以北美为基础的大厂太多,反而加速了E3的衰落?

顺带说一下,如果有谁会因为E3取消而“高兴”,那可能是游戏大奖(TGA)创始人Geoff Keighley。E3取消之后,他策划的夏季游戏节(Summer Game Fest)成了今年6月规模最大的游戏活动——其实去年6月他已经这样吃过红利了。这样一来,也难怪他要在社交媒体上说点怪话……

触乐夜话:今年没有E3了
岁月如梭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