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论丨相信的方法

787次阅读
没有评论

读书方法论丨相信的方法

引言:自从接触游戏研究以来,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占据了我生活和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曾经觉得闲暇的时候躺在床上看书时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对于读书的进度和质量也没有任何要求,好处是确实让我在精神上放松了不少,但是看了看豆瓣上的读书标记,有的书可能三四年也没看完。当然,并不是说要求读书以数量为主,读书的质量必然是重要的,而过长的阅读周期反而会影响阅读的效果。读书会和我的论文正好成为了让我快速阅读文献的契机,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读书仿佛就是大海捞针。即使是找到了看上去合适的理论,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可能又需要被舍弃,舍弃的时候又因为投入的时间而舍不得丢掉。有的书内容十分打动自己,恨不得每个字都不错过,但是时间又不允许全文读完。有的时候偶遇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内心觉得自己有道理又觉得相反的观点也说的没错。如何阅读一本书是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它要求学者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的论点有利且可信的资源,并整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现如今自媒体赚取流量的时代,读者如何从各类文章视频中选择可信的内容阅读,如何辨别海量信息的真伪,甚至是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还是仅仅为了标榜自己的高尚而大放厥词,都与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相关。阅读与写作是人类文化中如同呼吸一般的本能,输入输出观点后在人脑中留下的智慧营养,成为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本文将通过数本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论书籍,总结一套我个人的阅读方法论,记录最近大量阅读不断改变的阅读习惯。

01 读书的理由

由于读书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消遣或者娱乐的手段,而且这种随机遇见惊喜式读书的乐趣就在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此本文并不是为了某个过分功利的目的,比如为了某一章节作为论文的参考资料,而是一种希望从书籍阅读中扩展自我的方法论。因此,本文推崇的阅读的目的更倾向于一种和作者对话的方式理解作者和作者眼中的世界,于是自我的世界也将得到扩充。当然,这种方法论依旧可以被运用在写论文、日常阅读、甚至是看新闻公众号等任意与信息接受相关事件中,让信息不再只是一比一的理解信息字面意思。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作者把阅读的层次分为了三个部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这三种阅读层次方便让读者对不同信息的理解深度进行了方法分类,不需要对于所有信息都一视同仁大费周章理解透彻。

首先是基础阅读,这是每一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信息提取能力。从小学教育开始,到初中的前期阶段,课本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字词句后从而理解文章中的客观信息。比如美术史课本会提到文艺复兴时期起止于14-16世纪,或者是新闻报道2022年冬奥会在张家口举办。这些信息几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也几乎很难有人会反驳这些事实,除非他们可以提供其他相关证据证明这些客观事实的谬误。

第二层是检视阅读,即这本书的作者在讲述什么。这种阅读要求比起客观事实的理解更为复杂,需要读者根据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敲。比如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鱼眼泛着诡异的光”,读者可能会过度解读或者曲解文章作者的用意,然而高考只有一个相对规定的参考答案。作者自身的感情色彩是复杂的,大部分读者能理解作者明面上的用意,比如用一个具体客观事例来反映他自身所处当时环境下的心情,作者也并不需要直接描写心情,而是可以通过客观事件的描写衬托心理情感,检视阅读就像是解语。

第三层是分析阅读,也是接下来需要着重讨论的读书方法。分析阅读首先需要前面两层的阅读基础,客观事实以及感知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客观事实必然是重中之重,批判事件的基础就是站在抽离自身的视角和距离谈论事物。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发达导致信息数量急剧上升,为了从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部分自媒体选择先调动读者的情绪,比如标题党选取热点新闻,或者掩盖事实仅表明对立态度,甚至是只有一句情绪输出“定了!”,最后发现进入文章之后全部都是作者自身的主观断论,又被作者以理中客自居。

阅读本身是读者自身根据自身情况筛选信息的过程,主观断论过于强烈的文章让读者逐渐忽略了自我意识中观点的价值,是分析阅读能力的缺失。这种缺失或许导致了互联网上键盘侠的风气,鲜有人再谈论主观观点,只输出自我立场的情绪。

02 背景与相关资料查阅

阅读书籍之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了解与书籍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利于书籍本身更深度的理解。首先是书籍的分类,小说还是非小说,学术著作还是畅销刊物,这些类别与读者自身的阅读需求相结合可以找到一个和书本舒适的距离。比如同样是一本小说,可能对于娱乐向打发时间的读者来说,只需要在小说中尽情享受就足矣,而对于小说研究的学者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读文本的某些章节。

第二是作者的背景和时代,作者为何在所在的时间地点著作这本书必然受到了当下环境的影响,比如科幻小说始于欧洲工业革命,而很少会出现在罗马时期。作者本身可能也受到他人生经历的影响,比如遇到了什么个人事件,或者遇到了影响他人生的重要人物,都会间接影响作者成书内容。

第三是读者受众,也是我们日常很少会关注的一点。读者自身作为受众,除了思考自己的读者身份,还需要理解作者希望对谁说话。比如有的学术研究类书籍受众是研究学者或者学生,而不是实践性的工作人员,那么必然存在可能无法运用到实践的情况,甚至是文字晦涩难懂。而实践文章则需要言简意赅,指导性强,不需要太多深奥的哲学分析。当读者把自我的角色和作者期待的受众角色相较时,就不会出现读者认为有的书理论不扎实,有的书逻辑艰涩的偏差。

03 书籍信息

对于书籍内容本身来说,书名、目录前言脚注等功能性的内容依旧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读者常常会略过这些信息只关注于文字本身。书名是整本书内容的梗概,目录的标题揭示了整本书的逻辑结构,作者用何种逻辑串联。目录中的前言和序是作者或者写序的作者对整本书内容的思考解读,同时也可以从其他作者的眼中了解本书的内容观点。

然而容易遗漏的是书籍的脚注、尾注和参考书目,有时候读者会认为这几个部分只是书籍内容的补充,证明了作者文章的严谨性,与读者无关。然而脚注和尾注不仅仅是书籍文章的引用信息,更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引用书籍之间观点的关系,对于读者来说可以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把碎片知识连线。参考书目对于读者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书单,有时候大家会专门询问某些名人的书单推荐,那么不如参考某一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其中的书单则是带有作者个人特色的阅读推荐。

04 主体论述结构和作者观点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特别是非小说类的书籍,读者偶尔会觉得作者非常有道理,但是问起来自己的观点时,好像除了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没有别的什么想法。读书如何将书本内的知识信息内化成自己脑中的信息则需要在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后,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那么读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呢,读者需要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首先读者需要对书籍中作者的观点做出回应,比如同意、不同意还是部分同意。如果同意作者,那么读者为什么同意作者的观点,能不能举出自己身边的例子或者类似的理论书籍,且尽量不要说“因为我觉得挺好”。如果不同意,同理,读者需要列举出不同意的理由和读者自己认为更合理的观点,并加以客观分析。如果读者只是同意一部分作者的观点,那么为何同意的这一部分和其他不同意的部分相冲突。

观点的碰撞产生新的知识,一味的同意只能获得知识的复刻。比起同意作者的观点本身,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更为重要。

05 自我知识框架的扩充

读书除了娱乐身心之外,还可以让人本身得到升华和成长。读书带来的成长,是读者自身知识框架的扩充和建构。

全球书籍数量数不胜数,那么如何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是读书最关键的方法论。主题阅读让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些方向作为知识探索的出发点,比如小说,或者历史研究。而对于我自己来说,以游戏研究为例,我会寻找和游戏研究相关的学科分类,比如人类学、社会学或者游戏设计的书籍进行阅读。由于游戏研究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下的研究很难从学科本身的论文找到合适的论点佐证我的观点,因此如何将我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连线比起游戏研究领域论文更为重要,它可以让我的论文内容不再拘泥于几个知名学者的框架之下。

另外图书的其他信息也可以作为书籍建设框架的依据。除了前文提到过的作者生平背景时代,还可以把同一作者的其他书籍、期刊文章甚至是艺术作品和其他文献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作者。有的书籍除了第一作者,可能还有其他合著人,那么图书作者名字的顺序,和另外一个作者的背景资料也十分重要。其次,与作者同类型的作者书籍能丰富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观点和视角,而寻找此类书籍可以从书中的脚注、尾注以及参考文献中获得。同行评审对于一本书也十分重要,有的同行评审文章甚至可以非常言简意赅地阐明本书的内容,也可以看出同行和作者之间观点的异同。最容易被忽视的信息是书籍的出版社和其他出版信息,有时候一些书籍被归类到一个系列之中,出版社编辑的用意可能与书籍内容的相关性有强烈的意图。

最后是与书籍或许无关的次要信息,比如政治和历史事件对于书籍本身的内容影响,也可能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即使它暂时看上去毫无价值。这些信息并不是为了有实用价值而被留下,而是期望留给读者更多接触信息的可能性,不要处于一个被动的信息茧

有了上述众多知识碎片和连线,读者就可以相对轻松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如同元旦特别期荐书的引言一样,知识并没有特别的高低贵贱,它是每一个人自我如何认识世界的媒介,世界的知识生产是全世界人类对世界做出的浪漫描绘。知识框架可以以自我的研究主题为起点,比如学生和学术圈内的工作者,也可以是读者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那么什么是学术审美呢,或者什么是阅读品位?我们有时候会认为读书是一个文艺青年需要做的事情,于是开始品读一些伤春悲秋的文章的句子;有时候为了毕业论文,大海捞针般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的论文和书籍。品味不是彰显自己阅读身份的标志,而是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过程,品味是自我认知的呈现。依旧以游戏研究为例,同样是研究游戏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游戏研究读本》和Works of Game的内容呈现方式和风格完全不同,后者更注重于对自我观点的论证和陈述,而前者的部分文章更注重于游戏社会现象的分析。因此我对建立阅读品位的建议是,学习比较文学、比较政治等对比分析的方法论,从类似或者不类似的作品之间找到异同,发现则是个人审美的体现。

06 反对阅读焦虑

阅读和成长是相伴的,成长不可能一路顺风,阅读必然不可能永远处于享受的状态。读有些书会让人快乐,有些会让人焦虑,于是乎有的读者趋利避害,永远远离阅读带来的焦虑和伤痛,沉浸于正向反馈阅读的喜悦中。有的读者则非要和书籍斗争,立下flag一年阅读一百本书,甚至是涉猎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领域,最后看睡着了,书还是全新的。

我个人喜欢把读书和成长联系起来,成长是非效率论的,那么读书的效率论也会让知识的获取大打折扣。上述方法论只是让读者可以相对自由地和作者对话的建议,而不是逼迫大家成为一个学术科研顶尖的卷王。

如同本文的题目一样,我也并不希望本文只是帮助读书的人了解书籍和作者,更希望扩展到任何信息获取的方面,让大家尽量不再被庞杂的信息所束缚,拥有自己稳定的世界观。这是相信世界的方法,也是相信自己的方法。

欢迎关注:三人行CLUB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