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交背后的“银发金矿”

493次阅读
没有评论

老年社交背后的“银发金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惊蛰研究所,作者|木俞,编辑|白露

老年社交背后的“银发金矿”

早上出门买菜,然后回家洗衣做饭,傍晚再跳一场广场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或许就是老年生活的标配。但是随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从学习舞蹈、书法,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到约上三两好友结伴旅行,又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展示才艺。时下的老年群体在丰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在追赶潮流、寻找新的社交方式。由此产生了以解决老年社交需求为核心的银发经济赛道,并且吸引资本加速入局。

“老年大学”不够用了

2020年,中国的60后正式跨入老年人行列,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代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亲身经历了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繁荣,因而即使步入老年,也不只满足于基本照料。相反,绝大多数城镇退休职工因为有钱有闲,对社交娱乐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

另据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的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70%,而这类空巢老年需要的不只是生活上的照料,同样需要社交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于是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兴趣班,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丰富生活的主要场所。

惊蛰研究所观察到,退休导致原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是产生落差感与空虚感的主要原因。今年56岁的张阿姨向惊蛰研究所表露:“工作时朝九晚六,下班后做顿饭,和朋友散步、聊天,一天也就过去了。但退休后时间过得很慢,去菜市场买个菜,回来刷刷手机,连上午都没过完,心里总是空落落。”

去年10月,张阿姨的女儿为她报名了当地的老年大学,从起初觉得浪费钱,到现在每天回到家向家人展示刺绣、舞蹈等技能,退休后感受到的空虚感逐渐被学习技能和交到新朋友的体验所填补。张阿姨透露,“自从去上课后,生活变得有了盼头,不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过日子,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约有7.6万所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60至69岁的学员占比最高,约为学员总数的一半。而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这意味着现有的老年大学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这便为社会机构创办的老年培训班提供了机会。

定位于55-70岁新退休人群的中老年文娱连锁品牌——美好盛年联合创始人肖越告诉惊蛰研究所,为了满足中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美好盛年开设了舞蹈、走秀、声乐、乐器及国画等多种兴趣课程,年课价格为2400元,算上赠送的课时,平均每节40至50元。

相比大多数针对学龄儿童开设的兴趣班,老年兴趣班同样表现出服务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据肖越介绍,美好盛年除了课堂教学外,还会不定期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演出,在学员收获登台体验的同时,也让参与课程培训的学员们拥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截至目前,该机构已组织学员在希腊、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100余场舞蹈、旗袍走秀等演出。有学员向肖越反映,通过线下演出,她们找到了久违的“青春感”,为原本单调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许多挑战和乐趣。

当老年人沉迷线上社交

如果说兴趣班是线下的老年社交圣地,那么网络上的各种社交应用,则为满足老年群体的社交需求提供了线上新阵地。CNNIC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50岁及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占30.8%,60岁及以上的用户占14.3%。而艾媒咨询年发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体触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35.3%中老年群体每天上网时长为4到6小时,15.7%在6小时以上。

与年轻群体以兴趣形成的各种文化圈层一样,老年人在互联网上也自发聚集形成了社交圈层。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分享广场舞技巧的“老年博主”,或是在小红书上记录老年生活的“大龄博主”。而随着老年“触网”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美篇”、“糖豆”、“红松”等定位于老年社交的app也应运而生。

老年社交背后的“银发金矿”

在图文社交平台美篇上,有关摄影的交流圈多达130余个,老年用户们喜欢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心得,甚至是出行见闻;“糖豆”则成为广场舞爱好者们的聚集地,供“广场舞阿姨”们学习和分享时下最新的舞蹈动作;“红松”和“明椿学社”则成为线上版的“老年大学”,为老年用户提供各种兴趣课程。

这些丰富的线上老年社交场景,不仅获得了老年用户们的青睐,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上线的广场舞社区“糖豆”,截至2019年共获得来自顺位资本、IDG、纪源资本以及腾讯等机构和企业的4轮融资;聚焦图文社交的美篇也同样受到资本追捧,上线3年收获5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8亿元;2022年年初,“红松”拿到BAI、经纬创投、创世伙伴资本以及蓝驰创投等机构的融资;同年,“明椿学社”收获数千万元融资。

不过,资本和大厂虽然已然在银发社交领域争相布局,但现有的社交软件也仍未让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得到完全满足。钱阿姨表示,“页面简洁、操作简单是我对社交软件的诉求,像美篇的页面板块很多,操作复杂,使用时经常会晕头转向。有时候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想找作者聊聊,却找半天找不到入口。”

据光明网在2022年12月的报道中指出,在使用智能APP的过程中,超过一半的中老年消费者遇到过字体小、广告太多、弹窗不易关闭与界面复杂的困扰。与年轻人喜欢反馈与吐槽不同,中老年人在使用应用软件时往往缺乏反馈的渠道,只能选择适应或放弃使用。惊蛰研究所也在往期文章《当“网瘾老年”变成一门生意》中提到,一些App的“适老化”改造流于表面、不够彻底,从而可能导致“错失”一个超过2亿用户的巨大市场。

谁来挖掘“银发金矿”?

总体而言,“银发经济”背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要想挖掘这个“金矿”,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在便捷化和老龄化交织的过程中,由于老年大学资源的分布不够均匀,许多地区并没有老年大学,或是开设的课程、可容纳的学员人数有限,导致“一位难求”的现象在多地上演,部分老年群体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另外,许多民办老年学校不像公办老年大学可以获得财政拨款,因此缺乏资金来源处境困难。

此前有媒体报道,四川省级民办老年大学——通惠老年大学由于连年亏损,为了谋求发展转型为老年俱乐部,与旅行社合作涉足老年旅游等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构自身的生存问题,但与最初的办学目前已渐行渐远。

此外,和以年轻群体为核心的大众消费市场相比,老年消费市场的供给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目前,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主要还是聚焦在基本生活、医疗和养老方面,对于老年人在文化、娱乐和社交方面的需求关注都还不够。市场上缺乏多层次、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消费升级的实际需求。

例如在旅游行业,老年群体一直是贡献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据肖越介绍,近年来,旅居养老成为最受老年群体关注的出游方式。许多退休后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人,都会趁着还能够到处走动,约上“老闺蜜”们前往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边休养身体,一边体验当地生活。这也和年轻人结伴露营、围炉煮茶一样,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场景。“但是旅居养老产业在国内仍未形成成熟、规范的体系,借老年旅游团推销产品的新闻屡见不鲜。”

而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高的国家,日本的旅行社则早已开发了适合老年人的国内与国际旅游项目,并且形成了成熟的老年服务产业。日本全国旅馆生活卫生行业联合会为规范银发旅游业,每年会向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旅馆和饭店颁发“银发星”认证。

并且只有那些能够提供适合老年人口味和健康的菜肴、浴室和洗手间配备扶手、旅馆周边有医生能出诊以及能给65岁以上老人提供价格优惠的店家,才有资格获得认证。相较于日本,我国“银发旅游”还有很大体量可以挖掘,这也为国内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与行业规范提供了借鉴。

如今,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增量。作为由“旧”市场向“新”经济转型的亲历者,他们的需求转变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也更容易被忽略。但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的提升,老年人也正在向追求多层次的社交娱乐与精神文化生活迈进。

虽然人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消费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相反,当消费群体的身份随着年龄而变化,还会创造出新的市场机遇。因此,面对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机会,如何以老年社交需求为出发点,解决消费群体的真实需求、做好商业化变现,是当下追逐“银发经济”的浪潮儿们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