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老家,打工人的快充站

67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五一的老家,打工人的快充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略大参考,作者 | 小葵、小船、未未,编辑|原野

张华在甲米阳光沙滩小白马,李萍在迷笛摇旗呐喊POGO,我在老家躺平充电治愈,我们都有美好的五一假期。

今年的“五一”是疫情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全民倾巢而出。上海虹桥站发往全国票售罄,圆明园百年来门票首次售罄,旅游业终于迎来报复性消费。

人人都向往诗与远方。一年三个长假中气温最宜人的“五一”,是行万里路遍访秀美山河的绝佳时期。然而酒店疯涨,民宿毁约,遍地是茫茫人海,到处是堵车排队,花钱买罪受的吐槽不绝于耳。

而有一拨选择回老家的人,虽然并非主流,听着也不高大上,但论起五一假期体验,他们或成最大赢家。

01

讲述者:阿柳

主题:大厂社畜,返乡治愈

工作超负荷运转之后的假期,我就想回家躺平歇歇。

最近半年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多个项目连轴转,加上年终奖到手后离职了一拨人,新近的入职门槛一再提高,人手短缺,要干的活儿比以前更多了。此时到来的小长假就是及时雨,除了休息,谋划什么都是力不从心。当然有人愿意宅在出租屋里点外卖看剧打游戏,我从来不行。

我所就职的大厂跟多数的大厂一样偏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边没有什么商圈可言,是完全孤立于都市以外的存在。而我住的又离公司太近了,节省了通勤时间的另一面是也“节省”去了生活气息。时常觉得自己住的就是员工宿舍,打工味太重,提供不了任何感情价值。除了下班回去睡觉,周末我都要出门跟朋友聚会吃吃喝喝或者健身,远离“工作圈”,不愿多待在住处一秒。虽然住所客观条件挺好,敞亮的小开间,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我从来没有把它看做是“家”,不会觉得放松。

五一的老家,打工人的快充站

只有在老家才觉得轻松,那是真正治愈的港湾。

老家离北京不算特别近,高铁四个多小时,所幸是直达,不用再中转折腾,到站后回家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距离天堂最后的一步之遥。在职场是忍气吞声的三等公民,在家谁还不是爸妈手心里的宝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天最头疼的问题——下一顿吃什么,在家全权托付给爸妈。也不是说爸妈做的菜就有多么美味,不用自己动脑就很开心。

五一的老家,打工人的快充站

图:《小欢喜》剧照

今年五一算是疫情后的第一个小长假,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一定到处都是人从众叕,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看到有朋友去大同石窟玩,每一个窟都要排三十分钟以上的队,太窒息了。我打算等到六七月的项目忙完休个年假,错峰旅行才是最香的。

出去旅游最烦的就是收拾行李,回家就省去了这项烦恼,家里样样都有。

五一回家太开心了,乐不思蜀。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遛狗、放空、陪家人、见朋友,不用走亲戚,没有严肃的聚餐,没有过分社交,只是约个便饭顺便溜达聊天。碰到好几个在大城市漂泊的朋友,交流起来大家心境出奇得一致,回家就是为了享受最平和的快乐。

02

讲述者:未未

主题:20年后,第一次回老家

有时候,同样的行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预期,比如我和我爸妈。

4月29日,我爸看着我从行李箱中掏出咖啡壶时,终于忍不住开口调笑我到底是回老家还是来度假了。“当然是来度假的。”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又扫了一眼我们站着的位置,身后是前年刚刚盖起的白色小屋,但屋子盖好后,几乎没有人来住过,院子里有四块小菜圃,栽种着樱桃树、南瓜苗,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不久前刚刚撒了下去。我有点奇怪他为什么会这么问,然后转头开始组装起了从家里带来的登山杖,这是为下午的爬山活动准备的。

这下轮到我爸不理解了,他困惑:“这算什么度假?!”在他眼中,度假至少要躺在海边,慢慢享受——后来我把这份刻板印象归结为山西缺水,而人嘛,总是缺什么找什么。而不是像我现在一样,在山西忻州的一个小乡村里,自己动手搭帐篷,煮咖啡。

生活城市的不同导致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我爸妈生活在太原,我在北京工作,老家则在山西的一个小乡村——“老”的意思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彼时还不满20岁的爷爷奶奶便已经离开这里,跑去太原打工,并慢慢安家落户。在我的人生中,唯一一次回老家是20年前,来参加某位远亲戚的婚礼,如今这对亲戚也早已离开了这里。据说,目前还留在村里的只有30多口人,多半都上了年纪。

和我爸一样困惑的是我妈。从太原开车回老家需要2个小时,我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结婚这么多年,一次都没回来过。”

这趟时隔多年的回家之旅来自我的临时起意。4月20日,看着朋友圈早早出去度假的人越来越多,以及逐步攀升的机酒价格和各景点的排队时长,我很快意识到,在本人预算之内的各个景点,体验大致都不会好。

但自从2022年经历过封闭生活后,我分外珍惜每一个能去户外的假期。为此,我几乎抱着一种决绝的心态迎接“五一”假期,必须出门,谁也拦不住!但去哪里是个大问题。

思来想去,我把目标锁定在了老家。这里有山有树有免费的院子但没人,简直是本“北漂”人士理想的度假胜地。

事实上,从出发开始,我对自己规划的满意度就不断提升。比如从太原到忻州的高速一路畅通,而另一边从忻州到太原的路上却一直在堵车,我得意地指指对面表示:“咱们这趟就是主打一个反向度假”;又比如下午上山时,当我看着山路两边的香椿树谨慎询问能不能摘一片叶子尝一尝时,得到了“随便摘,这村里大家都是亲戚”的回答。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位放羊的老爷爷,年纪70多岁,但据说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我90岁的爷爷还得称呼他叔叔。放养老爷爷穿的衣服还打着补丁,看到我们回来,他点点头打量着我们,然后快走几步揭开山半腰的羊圈解释:原来自己养的近百只山羊,现在老了,赶不上山羊的速度了,只能养20只肉羊了,然后又指着不远处的玉面地和我们介绍,今年玉米可能要涨价,进村里收粮食的贩子说一斤能卖1.3块了。

“我们搞电商,卖他们5块钱一斤!”我挥舞着手臂喊道,爷爷听得哈哈大笑,他搞不懂什么是电商,他在为见到20多岁的年轻人高兴。或许,老家带给我新鲜感的同时,我也带给了老家新鲜感。

03

讲述者:COCO姐

主题:人到中年,只想回家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在老家呆着了,吃着我妈烧的饭,过着跟我爸妈一样的作息,晚上10点睡,早上6点多起,出门遛弯,吃个豆腐脑炸油条,再开始一天的生活。典型的小镇节奏,完全没有压力。

说不好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经历过疫情,越发珍惜亲情,也可能只是单纯地年纪大了,很多东西都能跟爸妈彼此理解,相处起来就特别舒服了。比如今年五一假期,前面两天需要加班,我就买了5月1日的票,加上倒休和年假,还是可以在家舒舒服服呆几天。

我家在张家口,从北京出发,开车只要3个小时左右,但我更喜欢坐高铁,让我爸到车站接我,然后一路热热闹闹聊天到家。家附近有家我从小爱吃的熏肉店,我妈每次都会提前买好了熏耳朵、熏豆皮、熏兔子,在家里等着我。她总嫌我太瘦,其实我只是骨架小,藏肉,体脂率一点都不低。

过去三年,因为疫情,我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我妈也担心我在路上感染风险,总劝我老老实实呆着没动。去年12月,北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姥姥去世了,当时张家口也是风声鹤唳的,不让举办丧事,我妈也按着没让我回去。她说姥姥快90岁了,是喜丧。但那几天视频聊天的时候,我还是能听出来她语气里的低落。

今年我回家的次数明显多了。清明节,回家给姥姥扫墓;五一,回家陪爸妈。这要是放在10年前,简直不敢想——我是出了名的家里呆不住,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所以一有假期肯定就是在路上。什么人山人海,都不带怕的。有一年也是“五一”,抢不到票,只有20多个小时的慢车,无座,从北京到上海,我也去了,下车的时候,整个脚都是肿的,但还是兴奋,顶着一张熬夜的脸就冲去了外滩。

现在确实不一样了。有假期我就只想回到爸妈身边,过几天安安静静的日子。

那种感觉就像,在北京工作把电耗完了,需要回家充电。我在大厂干产品经理,晚上加班到九十点是常态,住得还远,每天通勤要接近4个小时。这些我都能忍,最难受的是,有时候半夜开在北京的环路上,回想自己忙忙碌碌的一天,居然不确定哪项工作是有价值的。这种精神内耗其实比工作本身还熬人。

回到老家,我就可以单纯地做回“女儿”。我今年38岁,单身,前几年家里催婚厉害,大概去年开始,这个话题慢慢也就没人提了,我爸妈似乎都做好了我单身一辈子的心理准备,还告诉我:要是在北京太累就回来,只是添双筷子的事情。

五一的老家,打工人的快充站

图:《东京家族》剧照

当然,在家里我也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比如陪我妈去买菜,一起包饺子,春节前还会一起做大扫除。这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儿,就是我最好的放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爸妈的陪伴。

04

讲述者:东子

主题:掏200块,我在老家玩上了露营

五一必须要回家——这是我在春节就定好的计划。因为2岁的孩子被我们放在了老家生活,这种假期,必须是要回去陪娃的。

但今年的车票特别难抢,我找了黄牛、在买票平台上搞了一堆候补,最后才抢到两张4月27日从北京出发回湖南老家的高铁票。结果,因为路上堵车,没有赶上高铁,当时简直要气晕在北京西站候车大厅,好在一番折腾后,改签到了下午的车票,虽然快凌晨才到长沙,但好歹也吃烧烤感受了一把夜生活。

有娃在老家,好吃好玩的长沙对我们来说也失去了吸引力。4月28日一早,我们就急匆匆往家赶了,到家门口,娃就一路小跑过来,冲到她妈妈的怀抱里,软软糯糯地喊着“妈妈”——作为爸爸的我,掏出了礼物才得到类似的待遇。

我在北京是公司中层,要带团队,还要向上汇报,让老板满意,基本手机得24小时待机,但只要回到家里,我就会习惯性地进入到玩乐模式:早上睡到自然醒——一般是10点左右,白天陪爸妈打打麻将逛逛街,抽空玩玩游戏,晚上往往还要去吃个宵夜。特别是冬天,外面太冷,我也懒得动,大部分休假的时间,都是陪我妈在麻将桌旁度过的。

但今年五一,我想玩点不一样的:带全家去露营。老家从去年开始搞了几个露营营地,我妈念叨过几次,但一直没机会去。于是,这次我早早预约了5月1日当天的场地,花200块钱租了天幕和烧烤设备,全家人开开心心来了场BBQ。在北京跟朋友玩过烧烤的我,自然成了主厨,不过大家都会给我帮忙,我妈还总是喊:你也多吃点。

我们运气不错。前段时间湖南下了很久的雨,但露营当天天气很好。营地有山有湖,太阳落山时,夕阳洒在水面上,世界都变成了温柔的金色,我们全家开始互相拍照,记下很多搞怪或者温暖的瞬间。虽然3天后我们就要启程回京,但这一刻,我觉得,为了团聚的所有折腾,都是值得的。

05

讲述者:梓钰

主题:偶遇淄博烧烤,没有期待,体验更佳

山东人家庭观念重,因为疫情快两年没回家了,虽然父母过来北京一起过了春节,但惦记着家里九十多岁的老人禁不起长途跋涉,见一面少一面,我早早地计划趁这次五一回去看看家人。

周五一下班我们就赶忙驱车返乡,半夜两点多路过淄博,这不巧了,正好体验时下最火的淄博烧烤呀!我在大众点评上搜了几家,致电过去都说已经闭店了。失望之余,老公建议要不进市区转转碰碰运气,就算吃不上也能看看淄博现在到底是什么样。

不仅我们,大半夜的,路上好多外地游客在寻觅烧烤店,晋、苏、浙、鄂、沪、赣…哪儿的车牌都有。淄博可真是实打实地火出圈了。

我们开到淄河路烧烤一条街,不少店依然灯火通明。进去第一家,什么都卖光了,柜台上满满的一摞摞收据。去到第二家店里还坐着两桌客人,但老板已经收摊说不接待了。后面我们又看了好几家店,全部碰钉子。于是我们折返回第二家店,跟老板打招呼说我们大老远过来的,能不能行个方便,有啥吃啥,不挑。

老板是退伍军人,我老公也是,俩人攀谈起来,老板一高兴就给我们开了个后门。

“你们算幸运,要是晚一天来,正经五一假期内,不到十二点串串肯定全部卖光!”

当时还剩些五花肉和羊肉串,我们很满意了,就这么幸运地当了最后一桌客人。

忙了一天,店员们热情不减,但都疲惫得不行,把隔壁桌要的小龙虾错上到我们这桌。隔壁也没生气,让给我们了。淄博烧烤的特色是煎饼卷小葱,隔壁桌看我们没有小葱,还分给我们一把,他们也是从隔壁店匀过来的。很温暖,在深夜的淄博体会到了共产社会的感觉。淄博的小串确实好吃,名副其实,再加上我们只是顺路,本身没有抱多大期望,所以更加有意外之喜。

等我们吃完都凌晨三点半了,老板终于开始收摊。我看到他从后厨出来,在货架上随手拿了瓶橙汁,坐在店门口咕嘟咕嘟地慢慢喝,劳累了一天喝点小甜水缓解,那个画面真的很让人动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