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总资产达9851亿元,万亿规模咫尺在前|直击业绩会

62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成都银行总资产达9851亿元,万亿规模咫尺在前|直击业绩会

成都银行业绩说明会现场)

在2021年年报中,成都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王涛曾言:“不惧艰险,破浪前行,奋力打好‘规模迈入万亿级、管理进入一梯队’的三年冲锋战。”一年多过去,成都银行所图正在逐步兑现。

成都银行(601838.SH)日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跨上9000亿元、200亿元和100亿元新台阶。同时发布的一季报称,今年3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达到9851.45亿元,万亿级资产规模目标近在咫尺。

5月10日,王涛在2022年度暨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我们将围绕拓存款、扩资产、强客群、重合规、树特色的经营方针,在万亿级规模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

2022年营收突破200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疫情、地缘政治危机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复杂形势下,全球经济十分艰难,而在国内外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及下行压力下,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然而,成都银行以一组漂亮的业绩,展现了其发展的韧性和强抗风险能力。年报显示,2022年末,全行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达到9176.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3.04亿元,增幅 19.43%;存款总额6546.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5.10 亿元,增幅20.31%;贷款总额 4878.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2.00亿元,增幅25.20%。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6.46%,经营结构保持稳健。

成都银行总资产达9851亿元,万亿规模咫尺在前|直击业绩会

存、贷再次录得“千亿级”增长,也驱动成都银行的经营业绩再上一个台阶。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1亿元,同比增长23.51亿元,增幅13.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42亿元,同比增长22.12亿元,增幅28.24%;基本每股收益2.69元,同比增长0.6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48%,同比上升1.88个百分点。

业绩稳增的同时,成都银行资产质量亦持续优化,安全性及流动性表现良好。报告期末,全行不良贷款率0.78%,较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81.44%,较上年末增长13.76个百分点,流动性持续充裕。

业绩再下一城,成都银行延续分红传统,拟每10股派现7.84元(含税,下同),派现总额29.288亿元,占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03%。

钛媒体APP注意到,成都银行2022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不仅拟分红额度创新高,股利支付率也首度超过30%。

进入2023年,稳增的趋势仍在延续。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成都银行实现营收53.05亿元、归母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9.71%和17.50%。且截至一季度末,成都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达到9851.45亿元,已经无限逼近万亿关口。

与区域发展共成长

资产规模和业绩持续增长,核心驱动依然是成都银行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规划,享区域发展红利的结果。

“成渝地区发展势头强劲,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区域经济韧性十足,总体向好,持续迸发出强劲的成长动能。”在回答机构提问时,王涛谈到,持续向好的宏观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发展势头,为我们区域内银行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撑。

其举例表示,2022年成都GDP首破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七;今年一季度达到5267亿元,同比增长5.3%,首超苏州。重庆去年GDP则逼近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显示出成渝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同时,成渝财政状况良好,去年重庆市和成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103亿元和1722亿元,排名全国第六和第九。

且区域内一批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待发,电子产业、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世界级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形成。数据显示,到2025年,川渝创新型中小企业将突破5.5万家,区域专精特新企业将突破6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800家。

成都银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商行,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市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已经实现与区域经济共荣共赢共成长。

年报显示,2022年,成都银行在成都地区实现的收入为175.26亿元,占比86.59%;贡献营业利润95.98亿元,占比82.05%。成都银行总资产达9851亿元,万亿规模咫尺在前|直击业绩会

成都银行营收分地区情况,来源:2022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成都银行对公存贷款增量蝉联成都市金融机构“双第一”,对公存款增量位列四川省首位;城市更新业务市场份额继续位居成都区域商业银行第一梯队;成功落地全国首单保障性租赁住债务融资工具、四川地区信用债承销只数位列全省第二。

且在零售负债业务领域逐渐形成了独有竞争优势,成为成都地区居民信赖的首选主账户银行,2022年成都本埠储蓄存款增量首度位居成都地区第一,储蓄存款年新增总额已达到2018年首次提出“大零售”转型时的4倍。 

进入2023年,四川省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基建类贷款、制造业贷款呈现较高景气度。据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披露,2023年2月末四川省基建类贷款、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0.8%、20.6%,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4.8pct。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4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2pct。

作为四川省头部城商行,2023Q1,成都银行新增对公贷款(含贴现)545亿,同比多增250亿,占全部贷款增量的97%,一季度末对公贷款增速继续录得35.7%的较高水平。

“结合地方人行披露的数据来看,预估对公贷款结构或重点向基建、制造业等领域倾斜。”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向前看,当前私人部门融资需求仍然偏弱,稳定经济增长仍需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基建领域贷款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有望支撑公司二季度信贷投放维持较高景气度。

对此,成都银行副行长龚民在业绩会上也谈到,未来成渝地区的投融资需求应该是非常旺盛的,这就为我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龚民还以成都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8%举例,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通过专项债、PPP等方式流入基建投资当中,成都地区的基建投资走势有望进一步的提升,为成都银行信贷投入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出炉,明确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作为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金融行业也在加紧数字赋能,尤其近年来,银行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已成为发展趋势。2022年,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成都银行“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转型已经进入第五年,金融科技也由业务支撑向科技赋能转变。

针对数字化转型的成效,王涛在会上表示,首先我行的科技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目前我们已经搭建完成了涵盖总分支技术流程机制与系统建设的全行数据管控体系,并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因子,纳入考核机制,有效提高了全行的数据治理水平。

二是重点系统应用与项目群建设成效显著。当前成都银行的大零售1+4系统群(即智拓云数据分析平台,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精准营销系统、智能营销系统、权益回馈系统)已经全面落地应用,从作业流程、作业标准、运输模式等方面重塑了零售业务经营生态,为我们更好的洞察客户需求,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渠道能力大幅提升。去年末,全行电子渠道交易分流率创了新高,达到93.76%。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增幅超过36%,手机银行月货客户户均AUM达到全行零售客户户均AUM的4倍,增量是全行呼吁AUM增量的3倍。

王涛还透露,今年成都银行将重点上线运营数字化转型项目群,同时全面风险管理精细化转型项目群、业务精细化管理项目群、技术中台建设项目群等关键领域数字化建设正稳步推进,预计将在明年陆续建成。届时,成都银行的数字化的营销能力、运营能力、风控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当然,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还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在年报致辞中就提到,2022年,全行实体业务在对公业务存贷款新增中的贡献占比均超过50%,其中科技金融业务余额、增量位列全省金融机构“双第一”,成都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服务覆盖率分别达80%、94%,成功发行四川首单专用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绿色金融债券。目前,实体业务已经成为支撑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们也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伙伴银行。(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