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1,388次阅读
没有评论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近期,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烨隆股份”)递交IPO申报稿,冲击A股市场。

从披露的招股书来看,烨隆股份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也称“报告期”)营收、利润规模持续增长。然而,靓丽业绩背后却暗藏产品结构单一、对单一大客户收入依赖、核心产品毛利率走低、存货攀升的多重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从近两年的相关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主力。纯电动汽车无需内燃机,亦不需要涡轮增压器,这对于九成收入依靠涡轮壳的烨隆股份而言,其未来业务发展可持续性存疑。

钛媒体APP注意到,烨隆股份两位“掌舵者”,在接手企业时一位不满20岁,另一位不满14岁,其经营管理能力及实际控制权方面等疑云待解。

纯电动汽车正面冲击,发展可持续性存疑

烨隆股份报告期内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751.04万元、108245.11万元、117748.82万元和51848.91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4170.37万元、10339.75万元、10830.95万元以及4432.17万元。纵然报告期内靓丽业绩,烨隆股份却面临业务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现实。

招股书显示,烨隆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涡轮壳及其配套精密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涡轮壳的产品收入分别为72997.16万元、96338.27万元、108464.71万元以及48913.9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24%、89.1%、92.37%、94.96%;同期,公司来自精密零部件的产品收入分别为10679.07万元、11781.76万元、8964.48万元和2595.0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76%、10.9%和7.63%、5.04%。可以看出,公司来自涡轮壳的收入占比逐年走高,存在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收入连续攀升背后,离不开重要大客户的助力。报告期内,盖瑞特、博格华纳、大陆集团/纬湃科技、康明斯、强谊集团等是前五大销售客户榜单上的常客。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烨隆股份来自前五大销售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91.59%、92.86%、95.59%和98.69%。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其中,盖瑞特是“断层”第一的大客户,报告期内盖瑞特贡献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6.95%、48.11%、54.61%和57.72%,收入占比逐年增加。2022年上半年位列第二的博格华纳,当期的营收占比不到20%。

对单一客户营收收入占比超50%就构成重大依赖,单一客户依赖问题容易对公司经营稳定性产生影响。烨隆股份直言,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在未来出现经营困难或停止与公司的业务关系,对公司的产品需求发生较大的不利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不过,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钛媒体APP,产品结构单一、重度依赖大客户等问题也许并不是让烨隆股份最担忧的,公司还需面临的是纯电动汽车市场冲击下,增量市场的挑战以及存量市场中行业竞争的加剧。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依靠发动机和电动机的配合以驱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仅采用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纯电动汽车无需内燃机,亦不需要涡轮增压器。

根据万得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50.72万辆,同比增长165.1%,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约为290.06万辆,同比增长170.37%。

另据公安部统计,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1年增加526万辆,增长67.1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也就是说,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主力。

显然,纯电动汽车发展对收入依靠涡轮壳的烨隆股份来说并不是好事情。“如若未来纯电动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有效突破,纯电动汽车的产销量持续增长,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烨隆股份如是说。

此番上市,烨隆股份拟将募集的约3亿元用于高性能合金材料部件智能工厂技术改造项目。烨隆股份表示,公司拟通过本次募投项目进行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提高机加工工序智能化生产水平,通过与现有铸造产能相匹配,提高涡轮增压器壳体产能。

那么,在纯电动汽车的冲击下,产能扩张是否吃得消,是否存在重大风险?

另一方面,在汽车整车市场发展有所放缓的背景下,业内竞争对手加强与涡轮增压器制造商的同步研发和服务,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方案来获取客户订单,还有从事精密铸造及加工的相关企业开始进入涡轮壳细分市场。汽车涡轮增压器的渗透率在持续上升,行业竞争有所加剧。

核心产品毛利率走低,存货逐年攀升

毛利率是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及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从烨隆股份披露的数据发现,其核心竞争力明显减弱。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烨隆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08%、22.8%、19.98%和17.42%,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8.03%、22.73%、19.78%及16.9%,在2020年上升后逐步下降。

烨隆股份谈到,同行业公司科华控股(603161.SH)、蠡湖股份(300694.SZ)、华培动力(603121.SH)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陆续实现上市,在极大的提升上述公司自身的经营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导致公司的产品报价及利润空间受限。从整体上而言,涡轮壳产品市场近年来竞争逐渐加剧,毛利率空间承压较大。

除此之外,公司毛利率下滑与核心产品的成本上升有关。报告期内,涡轮壳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309.02元/件、340.44元/件、344.11元/件以及375.69元/件,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成本受镍板价格高位震荡影响分别上涨10.17%、1.08%、9.18%。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烨隆股份涡轮壳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365.9元/件、432.36元/件、424.89元/件、449.64元/件。其中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该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分别同比上涨18.16%、-1.73%、5.83%。可见,2021年、2022年上半年涡轮壳的销售单价涨幅远不及同期单位成本的抬升,未能向下游企业转嫁成本,导致其议价能力减弱。

钛媒体APP注意到,烨隆股份的存货明显增长。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2625.14万元、21946.71万元、34253.82万元和36234.67万元,占当期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9.43%、27.29%、43.15%和43.2%。其中库存商品占比从2019年的17.52%增至2021年的36.77%,2022年上半年的占比仍居首位,为29.21%。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高企的存货也面临跌价准备的风险。各报告期末,烨隆股份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915.04万元、1554.57万元、2000.34万元、1983.12万元。

对此,烨隆股份称,2020年末和2021年末,公司部分产品因小部分项目需求降低等原因造成销售不畅,公司相应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导致2020年末和202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上升。2022年上半年的存货跌价准备则已接近2021年全年的水平。

实控人是真正管理还是代持?

闯关过程中,烨隆股份的实控人是否能实际控制公司也颇受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烨隆有限(烨隆股份前身)成立于2002年9月,最早由吴军、吴红燕二人共同出资设立,吴军、吴红燕分别为吴云娇、吴云烨的父亲和母亲。

2009年6月吴军、吴红燕二人将所持公司全部股份作价0元转让给了吴云娇和吴云烨。2009年6月,烨隆股份进行了第一次股权转让,吴军、吴红燕二人将所持公司全部股份以0元作价转让给了吴云娇、吴云烨。之后,烨隆股份还进行了一系列股权转让。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烨隆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吴云娇和吴云烨,两人为姐妹关系。两人各自均直接持有公司13.5%的股份,各自通过无锡烨顺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34%的股份,各自通过无锡市烨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公司1.9512%的股份,两人合计持有公司98.9024%的股份。

据招股书披露,吴云娇1989年9月出生,女,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1年12月从美国大学毕业。2012年,吴云娇开始任职于烨隆有限;2013年12月-2018年6月,曾任烨隆有限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6月至今,任烨隆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兼任烨顺投资执行董事,烨成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娇烨投资执行董事,烨红贸易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烨隆美国董事兼总经理。

吴云烨出生于1995年8月,女,中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6年底从美国大学毕业。2018年6月起,吴云烨任烨隆股份董事、董事会秘书,2021年4月至今,任烨隆股份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任烨顺投资监事,娇烨投资监事,烨红贸易监事。

纯电动汽车冲击下,烨隆股份靠涡轮壳“独撑”,实控人控制权疑云待解 | IPO观察

根据上述披露内容,吴云娇、吴云烨于2009年6月受让发行人前身股份时的年龄分别未满20岁、未满14岁;吴云娇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时年龄为24岁,吴云烨担任发行人董事、董事会秘书时年龄为未满23岁。

鉴于实控人吴云娇、吴云烨的股份一开始便是0对价受让而来,受让时年龄较小,并不符合常理,但招股书中并未进行详细说明。

行业人士表示,这就需要烨隆股份说明吴军、吴红燕向吴云娇、吴云烨转让股份的原因,吴云娇、吴云烨当时是否具备作为股东控制公司的能力,受让股份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存在隐瞒股权代持行为。

针对上述相关疑问,钛媒体APP向烨隆股份发去调研函,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出回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