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666次阅读
没有评论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偲睿洞察,作者 | Renee,编辑 | 孙越

历经45个月,OPPO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哲库科技(ZEKU)的业务,关停了:

OPPO方面向证券时报·e公司回应,面对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过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ZEKU业务。

此消息一出,无疑给ChatGPT带得滚烫的芯片行业,泼了盆凉水。

众人议论纷纷,总结下来,是两点原因:一是芯片资金门槛过高,OPPO搞不动了;二是,地缘政治的爪牙持续打探,OPPO及时止损。

而这两点,是每一个芯片厂商,一生出来就会面临的终极考验。年轻的哲库一成立便经受了疫情的打击,无疑会过得更为艰难。

除此之外,OPPO还有着自身的原因,起步晚,野心大,从而导致步子迈得过大,但与此同时,又缺乏跟上规划的实力。

本文试图探究,OPPO哲库这45个月是如何度过的?OPPO为何狠心下船?没有哲库的OPPO要怎么走?

01 无奈上船,是大势所趋

OPPO的造芯路,始于2017年。

当时,摆在OPPO面前的是,增速大大放缓的手机市场:2016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率仅为2.8%。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同时,国内手机市场,正处群雄争霸之际:HMOV正拼得“你死我活”,抢夺国内手机厂商的第一把交椅。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而在那时,竞对小米、华为们已跑得更远——造芯。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2004年,华为成立海思半导体。五年过后,华为海思推出一款GSM低端智能手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芯片名为K3V1,自从踏入芯片漫长征程。

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成立,开始半导体芯片研究。2017年,小米首个系统级芯片澎湃S1问世。

此刻,OPPO再不布局芯片,很有可能被时代抛弃,其无奈上船的姿态,从内部文章中便可看出——“做芯片,我们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出于OPPO自身的差异化需求,用户的全场景科技体验需求,还是出于手机‘软硬服’一体化的需求,即便是像高通、谷歌这么优秀的合作伙伴,都很难在现阶段支持我们的梦想。”

这段话放在它现在自研出的NPU芯片上,可以翻译成——自己新研发的影像算法如果搭载通用的芯片,只能用于拍照AI降噪,不能用于视频录制,导致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并且整体手机功耗也降不下来,更何况自己手机的电池容量本就不高。

所以,自研芯片是必走之路。

OPPO先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企图研究看看芯片到底怎么弄。2017年底,OPPO子公司上海瑾盛通信成立,同时派出了自己的老将金乐清助阵,这位老将曾经带领OPPO的工程设计团队实现了第一部OPPO手机的开创性设计。

公司和领头羊都有了,补充人才随之而来——2018年,瑾盛通信将“集成电路设计和服务”纳入经营项目,员工人数达到150人(小米松果电子当时100人),正式涉足芯片设计领域。

接下来就是和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继续建公司为自己补充弹药,收集芯片人才。

2018年11月,OPPO与6家芯片及终端类厂商签订VOOC闪充专利许可协议,6家有4家是芯片设计公司,OPPO在后期也将这些芯片设计公司纳入到自己的生态伙伴之中。

2019年8月,OPPO又成立了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兵买马十分迅速,在一个月内从展讯、联发科等芯片制造公司挖了一批芯片基层工程师。据悉,挖人才也不是没有预兆,OPPO的第一家芯片公司就建在联发科上海办公室的旁边。

在同年的11月,OPPO终于拿出第一款通过欧盟知识产权局认证的“OPPO M1”芯片商标——一个能减轻系统微处理器负担的辅助运算芯片组,根据商标说明显示,该芯片一款可以运用在智能手机的芯片组中。

至此,前提条件已备齐,只差一个宏大的计划。

三个月过后,OPPO的内部发文《对打造核心技术的一些思考》中提出,要执行包括软件开发、云,以及关于芯片的“马里亚纳计划”的三大计划。根据OPPO表示,未来三年将会投入500亿。

后续具体的资金投入我们并不知晓,但光是芯片人才,据业内人士测算就需要耗费8亿。

从落地进程上看,OPPO目前有两款芯片已然落地: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NPU芯片)已应用到OPPO Find N2系列、Find X5系列、Reno系列上;据OPPO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介绍,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Y(TWS芯片)已经落地了不少终端产品。

同时其在2022年的规划是,预计2023年,上海哲库将推出首款AP(应用处理芯片) 并采用台积电 6 纳米制程生产,2024 年再推出整合 AP 及数据机的手机SoC(系统级芯片),并进一步采用台积电 4 纳米制程投片。但据行业人士分析,在制程采用及效能设计上可能仍然无法与高通、联发科相比,技术也只能先在低端产品上试试水。

直至2023年5月12日,OPPO决定狠心下船:关闭哲库项目。自此,关于手机芯片一系列规划与构想,皆成泡沫。

02 狠心下船,是及时止损

不到4年,哲库项目折戟沉沙,这背后是无尽的心酸与苦楚。

不得不得说,OPPO尽管无奈上船,但其野心十足。

纵观几十年来芯片设计行业的赢家,大多都是在一个细分方向做大做强之后,再全面开花,例如英伟达做显卡起步,高通做手机SoC起步,恒玄投身TWS领域······

而OPPO的哲库一开始便做了不同方向的芯片:2021年12月14日,推出的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是影像专用NPU;2022年12月14日,推出的马里亚纳MariSilicon Y是蓝牙音频SoC。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OPPO马里亚纳X芯片 图源:OPPO)

其预计在2023年推出的,是难度最高的手机SoC(系统级芯片),单是制程就已卷到4nm,也就是说,OPPO哲库想做英伟达+高通+恒玄,难度与投入,不言而喻。

基于这样的产品规划,OPPO哲库的芯片之路探得非常激进——一般芯片需要有三年的研发时间,而OPPO从提出计划到产品落地,仅仅用了20个月,并且一上来它就选择打造6nm的芯片(当初小米,华为是从28nm起步的),而目前能做6nm的厂商也不过华为海思、联发科与紫光展锐三家,后两者还是做低端芯片的。

梦想中,OPPO想要靠三年500亿的投入实现一年跨一大步的“奇迹”,而现实是,OPPO天时与人和上,一个没占到:

芯片设计由于工序复杂,技术难点难以攻克,故路径选择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有着极强技术储备和大厂经验的领导者,进行相关决策。而OPPO的领导层皆无芯片相关技术背景,在决策过程中,难免有工厂管理思维与管理与芯片设计思维的摩擦与冲突。

天时,便更不用说了,成立没几个月疫情便席卷而来,加快了经济下滑、手机市场大跌速度······与此同时,芯片人才价格水涨船高:深圳一位微电子公司的董事长曾公开表示,以前招一个人才假设要40万元,现在可能没有120万元就招不来。当时我们认为40万元水平的人才,现在在整个行业(翻了)3倍到5倍都很正常。

天时、人和都没占着,导致OPPO哲库“步履蹒跚”。与此同时,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就算是研发出来,或许也赶不上友商的脚步,成本效益并不高。

尽管OPPO目前步步紧凑,未来自研芯片的态势很猛,但和小米、华为对比,OPPO还是慢了一大截:

2014年成立小米松果电子成立,开始半导体芯片研究。三年打磨过后,2017年首个系统级芯片澎湃S1问世,饱受争议。于是在2017年-2021年期间,松果转向开发ISP(图像信号处理)芯片澎湃C1和快充芯片澎湃P1,提升图像和充电效果。今年自研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与P1合体为电池管理芯片,补充了小米初步的芯片版图。

尽管在研发的道路上饱经沧桑,但小米也算探到了四颗珍珠,芯片版图较为完整。

同样由于布局晚,OPPO相关的投资版图不如小米和华为广。

作为国内首个自研芯片的手机厂商华为,其半导体投资链条覆盖软件、材料、设备、设计和封测等环节,更侧重于材料设备类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华为投资超过52家半导体公司。

后起者小米在整个的版图也较为完善,“投资狂魔”名不虚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小米已累计投资11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主要布局于芯片设计(110家中有89家公司),设备、材料元件都有涉及。目前脚步还在加快——6月23日投资成立半导体公司芯试界半导体,没过几天又投资参股了功率半导体厂商深圳芯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在此之前,小米已向后者投资了近亿元。

而OPPO在2021年才开始加速投资,目前OPPO已经投了14家半导体相关公司,除了两家自己设立的公司,其他投资情况如下: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从上述的投资企业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OPPO的整个半导体投资并没有明确的方向,通信,定位,摄像等等技术都有,还未实现全链路覆盖。

有趣的是,查询了OPPO投资的企业股东名单后我们发现,小米几乎无处不在——在OPPO投的14家半导体公司中,和小米重合的有11家。

一步慢,步步慢,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OPPO已经顺利快冲取得首个自研芯片成果,但相比于友商还是优势甚微。

狠心下船,是时运不济,也是看到优势甚微后的,及时止损。

03 自研芯片停滞,OPPO高端受阻

哲库造芯项目已成为过去,OPPO仍需着眼于未来。

在2021-2022期间,在自研芯片buff加持、折叠屏系列大卖的情况下,OPPO与小米轮番抢占着国产第一把交椅的位置,混得风生水起。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而如果没有自研芯片,其高端系列(自研芯片搭载在FIND X5、FIND N系列上)也将与其他厂商回到同一起跑线:抢高通等通用芯片首发,在别人的东西上“魔改”,成本无法把控,性能难有优势。

这将意味着,OPPO的高端产品还要继续背上高价低配的“骂名”。

先说说高价。

早些年OPPO面对偌大的手机市场,锚定年轻的女性群体,将钱花在这一群体更偏好的拍照技术上。而基于这一定位所吸引过来的群体,对产品的配置升级及亮点的敏感度不高,所以OPPO需要做大量的宣发来展现自己的产品,于是开始请明星代言,上电视,抢广告位,这几个项目动辄上千万。可以看到,2021年,OPPO的广告投放费用排名第二。

OPPO哲库这3年:从无奈上船,到狠心跳船

与此同时,到处可见的OPPO线下店,既是OPPO的铠甲也是软肋,重点布局线下能够拥有更庞大的市场,也必然会有层层经销商分成,这也是OPPO必要花费的成本。

宣发和线下这两个固定成本无法忽略,再加上又和索尼联合定制传感器,和三星定制屏幕,又是砸钱搞研发——否则,77000多项专利申请也不会凭空而来。为了有饭吃,OPPO的钱只能来自于昂贵的定价。

高价的背面,是“低配”。

只有当品牌有着长期鲜明的特点时,大家才会对其产生依赖——拍照就是OPPO唯一能够牵引特定受众的那一点。基于此,OPPO死磕拍照,从一代的升降式镜头,二代的潜望式长焦镜头,三代的显微镜头,五代的自研影像芯片NPU,找尽了亮点。

但亮点是需要用钱砸出来的——2016年,OPPO每年开始花大价钱和索尼联合定制产品,22年又和哈苏合作研发光学技术。联合定制的成本OPPO并未透露投入,据小米和索尼合作研发投入来看,小米需要分摊1500万美元的一半。在整个摄像方面,OPPO方表示,自己将长期研发,不计成本地投入。

当钱砸向摄像头的时候,一些取舍就必须要有了:

换言之,OPPO“高价低配”并不是吃相难看,而是无法“既要又要”的无奈之举。

原先OPPO的思路是,通过自研芯片,降本增效不在话下:规模化生产与上机能够摊销成本,自研芯片能够与自研算法很好融合实现更低功耗,更高性能。

而当“高价低配”的解法——自研芯片被砍断之后,首当其冲的,便是OPPO的高端系列。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能在三年内落地自研摄像NPU、蓝牙音乐SoC的OPPO,能为高端寻求更具性价比的解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