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74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5 月 12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显示,日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自 2023 年 5 月 29 日起,将召回生产日期在 2019 年 1 月 12 日至 2023 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 Model S、 Model X 、Model 3 及国产 Model 3 、Model Y 汽车,共计 1104622 辆。

从召回数量来看,其已经非常接近特斯拉在华的销售量,这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最大召回规模。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特斯拉的召回只需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完成即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车辆召回。目前,大部分特斯拉车主已在 App 上收到了召回通知。

取消强制单踏板模式

对于特斯拉的召回,官方公告阐释称,“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召回活动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将被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功能包括:

(1)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

(2)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

(3)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对此,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称,“简单来说就是两条:第一,把驾驶模式的选择权给到消费者,车主可以决定‘标准’使用能量制动回收,也可以像开传统油车一样开特斯拉;第二,如果油门(电门)当刹车踩,车辆会提醒你。”

这意味着,特斯拉一味坚持的“单踏板模式”单选项将得到改变,取消了强制单踏板模式。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斯拉的召回其实也间接承认了“强制单踏板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单踏板模式引争议

“单踏板模式”并不是只有一个踏板,而是指能够只靠加速踏板的收放完成加速和刹停,可以几乎不踩制动踏板。

特斯拉看来,在单踏板模式下,车主松开油门时会触发动能回收,电机反转为电池充电,将汽车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储存到电池,不仅增加 8%-15% 的续航里程,还减少了刹车片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能量回收和单踏板驾驶模式等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并非特斯拉独有,国内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主流电动车品牌也都在部分车型上应用了这一技术,但有所不同的是,其它车企提供了可选项,用户可以决定是否开启单踏板模式,而特斯拉则是强制用户使用。

自 2021年1月以来,特斯拉通过软件升级使得其所有的车辆均只能采用单踏板模式。但在推行初期,特斯拉就备受争议,认为其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不过,特斯拉方面却对推行这一模式坚定不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曾公开表示,“在车辆的使用环节,可能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我们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去合作,让大家了解新型汽车的使用方法,然后使得在使用环节当中去避免误操作,或者说一些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其他的问题。”

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召回  110 万辆车,特斯拉“服软”了 |钛媒体焦点

2021年 5 月,有人向工信部提交了 “特斯拉的动能回收系统是否按规定进行申报和安全性” 的问题。其认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违背常理、违背汽车百年驾驶习惯,且已经引发了误踩加速踏板的交通事故。

事实上,单踏板模式是电动车时代的产物。在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中,车主需要通过踩放油门和刹车两个踏板完成加速、制动等驾驶行为,松开油门意味着发动机会停止提供动力,但汽车会保持低速惯性行驶一段距离,单踏板模式显然与传统驾驶习惯有所不同,松开油门意味着完全制动。但在紧急场景下,用户容易将油门误当刹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用户的担忧不无道理,特斯拉近年来也多次陷入事故争议中。202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曾对246例特斯拉失控加速事件进行了调查,246个案例全部都是踩错踏板造成的。

NHTSA同时表示,“没有证据表明加速踏板总成、电机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存在任何导致事故的故障。”也就是说,虽然不是踏板故障造成的事故,但单踏板模式与传统驾驶习惯的差异的确加大了驾驶安全隐忧。

此次的召回事件,恰恰也说明了在监管部门看来,特斯拉强制动能回收制动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面对现实发生的一桩又一桩事故和监管部门的调查,特斯拉最终不得不选择“服软”。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肖漫,编辑|张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