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

572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真故研究室,作者 | 王枻坤,编辑 | 龚正

库克在中国与印度之间为何要玩平衡?

 

前脚刚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后脚就和印度畅想美好未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在今年3月和4月的两国访问中,尽显平衡之术,被称为“情商超高的全球最牛打工人”。

地缘对立风险升高之下,苹果在强化对印度及其它地方的投资。不过,供应链“脱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很多观察人士也认为未来十几年内根本不可能,顶多“China+1”。印度乃至越南还面临产业生态、各层次劳动力配置效率不高等诸多不透明因素。而中国一些果链集中地也在未雨绸缪,比如河南郑州。在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提出一方面“坚持苹果手机、非苹果手机协同发展,着力稳定苹果等高端手机产能”,同时也提出要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多元产业。

游走在中印之间的平衡

“从加班工时就能看出来,我在的这个工厂的订单量在下降。”

24岁的湖南人曾凡于去年6月加入深圳龙华富士康,工作内容为检查产品外观质量、摄像头及其零部件是否有损坏、脏污。她属于流水线工人,不负责组装。

龙华工厂的产线众多,曾凡的岗位只是其中一条产线下细分的一个工种,其所在的小组共计12-15人左右。

曾凡抱着来挣学费的目的来到富士康,前后只待了10个月(去年6月-今年4月),但就在这个区间,她在果链的末端常常听到各种声音。

今年三月,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爆出深圳富士康通知劳务中介准备清退临时工、鼓励正式工请假,正在拆除流水线设备、某些部门和产线计划搬到印度和越南等消息。

事后,富士康官方回应称其为谣言。

曾凡身边的老师傅告诉她,一般6月之后,是富士康工厂订单旺季,所以这个期间会多招人,三月会偏淡,订单减少。

听上去像是工厂接单的季节性变化,但曾凡所属线的领导,会时不时来一句:“产量下降是有目共睹的,有些订单外移出去,导致工时减少。”

作为基层工人,订单去了哪,曾凡和他的工友并没有想那么多。他只关心加班能带来的收入。

富士康工人的工资一般是由底薪+加班费+津贴三部分组成,加班时间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人的实际工资。

曾凡介绍,订单量大的时候,工作量大约是每个小组每天要检测三十多批产品,一批800个零件。一个上午正常的话,就会来十批。而到今年三月时,上午一般只来五六批,“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岗位坐着。”

在工厂里,“下早班”是工人们的常用语,意思是上够八小时就可以下班,不用加班。

“只要工厂订单不至于太弱,基本每天都会加班两个小时,一个月能加班超100个小时。其中周末上班算全天加班,10个小时,采用六休一的调休制度。”曾凡介绍。

不过到了今年三月,曾凡基本会有半个月的时间下早班,加班时长只有正常月份的一半,偶尔还会有双休。

据曾凡回忆,过年期间加班时长较多,到手的工资能有8500元左右,而三月加班时长骤减,工资只有4200元左右,相差一倍多。“钱少了,不少工人会闹脾气。”

产能下滑、工时减少会加快工厂内部的人员流失,领导们的会议多了起来,内部检查严了起来,也会安排更多的人下早班。

虽说是淡季,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提升产能利用率,曾凡说她所在的车间也在物色新客户。“时不时会有新客户进车间考察,也开始要求我们注意衣着穿戴、控制休息时间、严抓考勤等。”曾凡说。

龙华的订单去了哪?中国社会对这一问题较之前升高了警惕。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今年3、4月对中印访问的动向,左右着大众的视线。

3月24日,库克“突然”现身北京三里屯的苹果旗舰店,引来大批果粉围观合照。之后几日,库克开启了他在中国的公关活动。

他先是出现在3月25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场论坛被称为“中国达沃斯”,是一个在华开展高层社交、传递苹果信号的最好场所之一。

会上,库克大谈苹果公司进入中国的30年里,如何与中国共同成长。他表示,苹果公司依赖中国,中国既是一个制造中心,也是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这是我们双方都乐见其成的一种共生关系。”

3月27日,库克又马不停蹄先后拜会了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负责人。按照官方的对外发布,苹果与两个部门都谈到了苹果在华发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问题。

熟悉库克的观察人士都对他在苹果内的发迹史不算陌生,他被称为苹果供应链体系背后的核心操盘手。自2011年接替乔布斯出任苹果CEO后,人们认为是库克在中国建立了复杂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一度让中国生产了全世界95%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等。

在地缘缓和的年代,他的这一举动,被解读为有利于苹果,也培养了中国的果链,是商业世界里完美的win-win模式。但随着时空变化,同一举动正遭受来自各方力量的不同解读。

库克访华,他自身也顶着美国国内的压力,但无疑缓解了这家全球最大手机公司与中国用户之间产生的疏离感。

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图 | 苹果关联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分布

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月19日,库克又出现在了印度总理的官邸,随后现身在孟买开设的印度第一家苹果零售店,以及两天之后新开的新德里官方零售店。

印度也在崛起。这里即将超过中国人口数,中产阶级也在迅速壮大。官方零售店的开业,是承认当地消费潜力的一个表现。

商业的自由选择非常正常,这本无可厚非。鲜为大众知道的是,苹果从中国外迁部分产业链,并不始于贸易纠纷开始的这几年,而是从2014年开始,不过进展缓慢。当时的外迁因素是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

但现在,外界很难从苹果那里获得产业链转移的确切原因。但因为如今的事情发生在脱中国论调高涨之际,捕捉大众情绪的舆论开始增加社会焦虑。

库克对印度的关注不是新鲜事。早在今年1月,印度商务部部长表示,苹果公司计划将苹果在印度生产的iPhone份额从5%提升至25%。

这一雄心勃勃发言的背景,来自于印度产苹果手机的出口快速增加。去年12月,苹果成为印度第一家智能手机单月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而去年11月,苹果才刚刚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机出口商。

今年2月27日-3月4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现任董事长刘扬伟也开启了印度之行。富士康目前每年接单超过3.3亿台手机,其中被认为来自苹果的订单约为1.5亿台,苹果以高达45%-50%区间的占比成为富士康头号客户。

外媒报道,富士康计划在印度信息科技重镇卡纳塔克邦(Karnataka, 首府为班加罗尔、印度第三大城市,印度信息科技中心,被称为印度硅谷)投资7亿美元,兴建新工厂。

具体内容包括:扩建临近钦奈(印度第四大城市,被称为南印度之门,大型商业和工业中心)的工厂、在该邦新建代工厂、建设碳化硅加工厂等。碳化硅常被用来制造手机芯片。

尽管后来富士康发表声明称,并未与印方达成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但来自5月15日的一个最新消息是,富士康在在印度南部特伦甘纳邦(Telangana )的第一家工厂已破土动工。该邦的 IT 部长透露,富士康将在该地投资 5 亿美元,将直接创造 25,000 个工作岗位。

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图 | 苹果关联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

4月中旬,来自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将有四分之一的苹果产品在中国境外生产,“越南和印度将成为首选”。

国内的天风国际证券在此前一份研报中也表示,苹果的长期目标是在印度生产40%-45%的iPhone。目前,印度的iPhone产量在全球占比不足10%,且多是低端机型,主要在印度国内市场销售。

库克对印度的选择,或可以从他2016年说过的一句话来看待他眼中的印度。

“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我们不是一朝一夕的过客,扎根千年才是我们的愿景。”

脱中国化没那么快,可能也是伪命题

5月5日,苹果发布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本季度实现营收948亿美元,同比下滑2.5%;季度净利润241亿美元,同比下滑3.4%。这是苹果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滑。

不过也不都是悲伤消息。分业务看,iPhone营收不降反增,超出市场预期,成为财报亮点之一。

报告期内,苹果iPhone营收513.3亿美元,增长1.5%。而上年同期为505.7亿美元,市场预期489.7亿美元。这是苹果史上最高的第二财季(自然季第一季度)iPhone营收。

库克称,iPhone销量创下纪录,部分原因是在印度、印尼、阿联酋、土耳其等市场获得了新用户。

新兴消费市场的崛起,无疑影响着供应链端的决策。有时这种影响是通过对比形式来呈现的。

受过去3年疫情影响,国内苹果产能集中地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

中国是苹果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其中,河南郑州富士康占全球苹果产能的50%。但去年受当地防疫影响,出自郑州富士康工厂的iPhone 14 Pro 及 iPhone 14Pro Max 的供应量远少于计划,导致2022年第四季度iPhone收入受到影响(出自第一上海证券研报)。同时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受到宏观环境影响持续下滑,预计2023年 iPhone 出货量将下降至2.2亿台。

长期来看,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原因,但也让所有对苹果有所图的人士当中,凝聚出了一个类似结论性的声音:“供应链聚于一地存在风险”。

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

此外,在中国以外的外部,业内围绕苹果“全球化”供应链转向“区域化”的讨论日盛。

所谓全球化转区域化,指的是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上升的情况下,供应链、价值链会朝着区域化、次区域化方向发展。

观察人士认为,产业会朝着欧洲、北美、东亚、东盟几个区域聚集,更多地方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全球供应链离销售市场的距离在缩短。

当然这并非苹果专有的讨论。三星等其它消费电子终端,早就开始增加区域化布局。在三星手机制造业于2019年离开中国市场之后,它就增加了对印度与越南的投资。

不过,虽然各种夺人眼球的声音很大,但目前国际上的更多理性声音认为,按照目前中国不管是作为生产市场、还是消费市场的体量,以及苹果多年来深耕中国所建造的极其复杂的产业生态,像政客或保守派媒体所希望的那样,贸然大幅度推进产业迁移并不现实。

对供应链进行调整,并徐图建立China+1的生产模式,被认为更符合苹果当下的利益。

聚焦到印度,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在2020年-2022年期间,iPhone在印度的销量占比已从约2%变成了近6%。未来这一数据继续保持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大。

增加当地产能,服务当地用户,在成本与利益的正常核算之中。当然,想要在印度这个未来人口最多的市场,重建一个和中国级别规模的产业链条,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事。

下面的这些结论,并不来自中国国内,而是外媒。

首先,印度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能力与中国还是有很大差距。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印度在相关零部件、上游材料上,还远没有形成和中国一样的完整产业生态。如果要从海外进口,印度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进口关税都非常高,这会影响零售价格和需求。

《华尔街日报》则在之前的一篇报道指出,印度没有与中国这样高效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协调力度。

其次,印度的营商环境并非很好,这将导致整个运营效率大大低于中国。

据《印度商业在线》报道,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的苹果主力供应商之一玮创科技(全球第七大ODM厂商),近期出现了正在准备从印度“整体撤离”的消息,并准备一年内解散其在印业务。

媒体称,导致玮创在印度撤资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发生的工人闹事、工资短付、医疗事故等问题。之后,印度塔塔集团将会收购其在南印的iPhone组装车间。

第三,印度商业类的法律难以给企业造成平稳经营的稳定预期。

福特、丰田、玮创在当地都领教过印度本地商业法的组合拳。去年,小米印度公司也被印度政府以违反当地法律为由,被冻结了在当地银行的555亿卢比(47亿人民币)存款。乐观地认为苹果将置身于同类事件之外并不现实。

此外, 印度市场的劳动力配置还不如中国。这一劳动力市场包括从博士、研发者、到专业产业工人,以及海量的一线操作工。工人对细节的关注和个人的勤奋度也暂时不如中国工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印度塔塔集团外壳工厂的生产配件的良品率只有50%,而苹果的目标是要实现零瑕疵。为了改善生产质量,苹果称,从美国和中国派遣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到印度南部地区,培训当地工人并搭建生产线。

基于这些判断,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估计,将苹果10%的产能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可能需要8年时间。

国际三大评级公司惠誉国际的机构分析师Nitin Soni也认为,“苹果仍然需要非常依赖中国,不仅仅是在装配线上,在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测试方面也是如此。”

目前看,在中印两国之间基于商业利益玩平衡,最符合苹果本身的商业利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苹果可能还会在某些领域增加在华投资。

中国果链产业地也在做准备

河南的郑州在海外被称为iPhone City 。在郑州本地的官方宣传中,这样描述苹果在河南的发展史。“从一个‘苹果’起步,逐步汇聚成百果满园。”

位于郑州的航空港区,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公开资料显示,当地2022年产苹果手机超过1亿多台,占郑州GDP的25%。

不过,当地也在面临内外各种挑战。

一位网名名叫盒饭的20岁出头年轻人,去年底入职郑州富士康,在一线当一名普通工人,目前已经离职。他告诉《真故研究室》,每个月3、4000元的工资,“这么低有啥好干的。”

从内部来看,劳动力的稳定确保,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建厂以来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单调的组装工作,难以吸引到新一代年轻工人,且其它的就业机会看起来更具工资的成长性。这种情况估计接下来还会加剧。

外部来看,河南本地依旧会重视苹果的产业链并为其提供各类服务。作为全世界最卖座的消费电子产品,加入其供应链意味着工作机会、税收与产业成长。但接下来它会面临更多来自印度、越南等国的竞争。

有海外媒体称,今年9月起,河南和印度的工厂将同时生产iPhone的最新机型,这将是中印两国的首次。

不过,就像国内其它城市一样,河南以及郑州本地也正在拿出精力,关注“苹果之外”的产业。

在当地省市两级的十四五规划中,包括手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在内的智能终端产业,被河南及郑州置于“1号产业”的核心位置。

多年来,除富士康这一龙头代工企业之外,郑州当地已聚集了3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官方称已形成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接下来,对于富士康等果链在豫的发展,当地在多份重要文件中的表述,组成了一整个政策体系。

在《郑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原文是“千方百计稳定富士康手机产能,持续壮大智能终端产业”。

而在同样是该地出台的《“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则明确指出要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区,坚持苹果手机、非苹果手机协同发展,着力稳定苹果等高端手机产能,加快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智能手机项目,加强与国内外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企业合作,推动智能手机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这可以理解成,除苹果手机之外,郑州本地的手机产业链还可以用来支持国内优质手机项目的生产,尤其是要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发展153N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的1,5则代表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3是培育壮大新能源、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N是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氢能与新型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N个未来产业。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各地都在争夺的明星产业。公开资料显示,郑州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规模。具体到单个项目,总体产业规模还不算大,但一些舆论已经开始关注:河南未来是否会从手机大省转向汽车大省。

2022年7月13日,河南省汽车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整合河南汽车行业产能,组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投资运营公司,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大项目招商落地。

7月30日,比亚迪和超聚变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继西安比亚迪之后,下一个百万辆新能源车生产基地,被认为有可能在郑州诞生。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河南显露超车“野心”。

比亚迪之外,郑州日产、海马汽车、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东风日产郑州基地、奇瑞汽车开封基地这五家形成了郑州汽车产业的底盘。

除了城市谋求产业的多元发展外,一些电子产业链企业也在筹谋相关的多元化布局举措,布局新能源车、智能驾驶、光伏、AR/VR 领域。与增长趋缓的手机、笔电等领域相比,后者还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据西部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智能终端供应链向车载部件或光伏新能源等延伸或跨界已成常态。

比如为苹果提供6.5寸OLED屏幕的京东方A,于2022 年 11 月 7 日,拟以 20.84 亿元定增认购华灿光电发行的 3.72 亿股份。交易完成后,京东方将持有华灿光电 23.08%的股份,成为华灿光电的控股股东。

华灿光电的产品应用领域较广,从电视、电脑、手机到车载LED等。行业数据显示,OLED 电视在2022 年呈现出逆风增长的态势。

在多年的手机产业发展中,中国在全球的产业链布局正在从中低端向上游延伸,虽然道阻且长,但相较此前,局面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与其盼望别人带来工作,可能我们接下来更需要的是增强自己创造工作的能力。中印抢苹果手机,刚刚开始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