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529次阅读
没有评论

2023年5月27日至10月8日,法国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将呈现法国艺术家弗朗索瓦·莫尔莱(François Morellet和委内瑞拉艺术家赫苏斯·拉斐尔·索托(Jesus Rafael Soto)的作品展“欧普与动态”(Optical & Movement)。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本次展览在路易威登基金会“Hors-les-murs”(墙外)项目的构架内呈现。这一项目在东京、威尼斯、慕尼黑、北京、首尔和大阪的路易威登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展开,秉承基金会的使命,旨在邀请更广泛的国际公众参与基金会的活动。

弗朗索瓦·莫尔莱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营位于法国西北部曼恩- 卢瓦尔省的家族工厂。他从未接受过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训练,并常常强调这种自主学习保障了他创作的自由。他于1946年左右开启绘画生涯,随后接触到蒙德里安的作品,并受到20世纪50年代初 “具体艺术” 的影响,这令他摒弃所有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并将几何结构作为实现有意识创作的最佳途径。

随后他使用一套基于演算和自由协定的准则进行绘画创作。这些准则既严肃(因其有效性不容置疑)又疯狂。某种程度上来说,缜密的组合分析让他将纯粹的设计灵感拒之门外。这一方式曾经与乌力波(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 “潜在文学工作室”)所进行的研究产生了暂时的共鸣,该组织由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在1960年创立,使一众作家和数学家共聚一堂。

1960年,莫尔莱成为视觉艺术研究小组(GRAV —— “Visual Art Research Group”)的初创成员,并找到了多种方式来抒发他的创造力,参与到城市建筑设计工作中。GRAV 摒弃任何形式的主观性,但仍通过一系列动态设计完美实现了“赋予几何结构社会性意义” 的理念。1963年,莫尔莱攫取霓虹灯管的美学潜质,进一步拓展和明确他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随后在20世纪90年初创作了大量“巴洛克风格” 作品。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上图:《雪崩》, 2006年,弗朗索瓦·莫尔莱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小镇,是一个贫穷家庭的长子。在没有任何先天优势的情况下,他却成长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席卷整个欧洲的美学革命中的重要一员。1942年至1947年间,他就读于加拉加斯的造型艺术学院(Escuela Superior de Artes Plasticas in Caracas),被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的作品深深启发,与其他南美艺术家一同迈入抽象艺术领域。他索托掌舵委内瑞拉马拉开波艺术学院直至1950年,之后迁往巴黎。1955 年,他携作品参加巴黎丹尼斯· 勒内画廊举办的“运动”(Le Mouvement)展览,这次展览标志着动态艺术的诞生。他邀请参观者体验作品对于动态、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挑战。

多年来,索托的艺术作品在几何结构和有机形式之间交替前行:1957年,他偏爱抽象技法,到了1965年,又最终回归几何表达。这十年里,他开始运用工业材料以及合成材料(如尼龙、有机玻璃、钢和工业涂料),创作线性和动态结构——这在 “穿透” 系列中有明确体现。索托的各项研究和实验围绕绘画基础(即形式结构和色阶的相互作用)展开,提升了他对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的认知。弗朗索瓦·莫尔莱与赫苏斯·拉斐尔·索托在1956年相识,此后交往甚密。两人分别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战后艺术,一种以光、动态和视觉性为实验的抽象的、几何的艺术。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上图:《浸透BBL蓝》,1999年,赫苏斯·拉斐尔·索托

关于艺术家

——弗朗索瓦· 莫尔莱

弗朗索瓦· 莫尔莱1926年出生于法国绍莱,2016年在此辞世。他的职业生涯开启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此开始探索抽象与嘲讽之间的世界。他欣然接受并自称“严谨的傻瓜” 这一绰号,创作了一系列严谨而诙谐的前卫作品。很早的时候,他就试图尽可能远离所有主观臆断和浪漫主义,这两者通常都和造物主—艺术家的特点联系起来。

弗朗索瓦· 莫尔莱只选取特定创作手法,并加以限制,不断使用和优化,在秩序中歌颂自由。方形画布、胶带、霓虹灯、自然材料或高科技材料——他利用以上材料进行艺术表达,在材料的中立性和创造的随机性中,尽情尝试组合方式,探索纯粹的偶然性。他的作品享誉全球,迄今为止已举办近500场主题展览。

莫尔莱的作品被丹麦赫姆莱克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馆、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博物馆、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瑞士苏黎世美术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重要机构收藏。他在法国和德国承接委托项目,并于2010年应卢浮宫博物馆的委托,创作了Lefuel 楼梯间窗户装置作品《L’Esprit d’escalier》。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上图:《2短线纹理0°-90°》,1971年,1974年,1972年,弗朗索瓦·莫尔莱

——赫苏斯· 拉斐尔· 索托

赫苏斯· 拉斐尔· 索托,1923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城,2005年在巴黎去世。他是动态艺术(Kinetic art)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曾掌舵委内瑞拉马拉开波艺术学院,获得一笔奖学金后,于1950年迁往巴黎。

1955年,索托携作品参加巴黎丹尼斯· 勒内画廊举办的“运动”(Le Mouvement)展览,这次展览有效推动了动态艺术的发展。他还参加 ZERO 艺术家团体组织的展览,旨在探索非物质性。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索托已经尝试超越二维几何形状的表现形式,并利用重复装置引入运动的概念。观众是他作品的核心。1967年,他创作了“浸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该作品由悬挂在空中的金属棒和尼龙线构成。1968年,索托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举办首次大型个展。

随后,他的更多个展分别在以下地点举办:

  • 1969年,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 1974年,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 1983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当代艺术博物馆
  • 1997年,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
  • 1998年,西班牙马德里 Conde Duque 文化中心

大型回顾展“Visión en Movimiento”在以下地点举办:2005年墨西哥塔马约博物馆、阿根廷 PROA 基金会美术馆和意大利贝尔格蒙现当代美术馆。

索托受邀为全球公共场所和建筑创作了数量繁多的杰作,包括:1969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1972年,位于加拉加斯的特雷萨· 卡雷尼奥剧院;1975年,巴黎雷吉·雷诺大礼堂;1977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银行;1979年,位于加拉加斯的 Centro Banaven ;1987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1973年,在建筑师朋友 Carlos Raul Villanueva 的协助下,索托在家乡玻利瓦尔建造了赫苏斯· 索托现代艺术博物馆,其中收藏了他创作生涯中数量可观的几何作品和动态作品。该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索托最重要的个人作品。为纪念索托100周年诞辰,其作品将于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展出。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上图左:《白色至上》;上图右:《大型黑色笔记》,1979年,赫苏斯·拉斐尔·索托

关于路易威登基金会

路易威登基金会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带入大众视野, 并展示这些艺术家在20 世纪的创作灵感之源。基金会所举办的展览及典藏旨在帮助更广阔的群体了解艺术。

由加拿大-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所设计的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本身即表达了基金会的艺术主张, 同时也是21世纪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路易威登基金会自从2014年10月开幕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法国及世界各地超过九百万人次访客到访参观。

路易威登基金会致力在基金会以及与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推广国际艺术活动,合作对象包括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和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2016年的《现代艺术经典 —— 史楚金个人收藏系列》与2021年的《莫洛佐夫个人收藏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MoMA 在巴黎》),以及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考陶尔德收藏:印象派视界》)等。基金会艺术部门亦规划了“Hors-les-murs”(墙外)项目,于东京、慕尼黑、威尼斯、北京、首尔和大阪的路易威登空间专门展出来自典藏作品的特别展览。这些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通过特定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推广。

|消息来源:官方新闻稿

|图片来源:官方提供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即将举办“欧普与动态”艺术展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