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65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用户研究,想要做好本岗位的工作,首先需要了解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本篇文章,作者从部门工作梳理这一方向入手,简述用研执行工作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作为团队中新入职的用研,如果团队中此前没有用研角色,那么大概率其他职能也不了解用研的作用,对于接下来的工作配合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

  1. 不了解用研角色的职能、作用是什么
  2. 不了解用研的过程、项目周期是怎样的
  3. 不了解用研产出的结果对于项目的作用,如何运用用研结果也没概念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写过:作为用研可以积极主动进行相关角色的访谈,去了解其他角色的职能、日常主要的工作内容、日常工作中的困难点等。从中去挖掘和提炼用研的课题,寻找与其他职能的配合点,以此发挥用研的赋能作用。这是方法其一,但这种方法对其他相关角色的要求较高。要求其能够细致阐述其工作内容,针对工作内容提出其中的困难点,用研再基于此做二次挖掘和提炼。

这其中就存在难免对于日常的工作内容不一定能够完整细致阐述的问题。因为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工作内容都是非常熟练化的,已经形成一定的内隐效应。换言之,日常虽然会做,但回过头来不一定能想到。

二是对于工作中的问题反馈这块,通常这个问题也比较泛,相关角色不好回答。或者可能也没有去仔细思考过,存在反馈不出有效信息的情况。

基于以上情况,最近在工作中,尝试用了工作流程梳理的方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部门流程梳理是以书面的形式来开展的。因为流程梳理是一个细致的活,如果直接采用口头访谈的形式,容易有遗漏。因此需要进行书面的输出,后期再根据书面提交的结果进行补充访问。

在书面输出的过程中,也可以辅助帮忙进行思考,主要需要关注:

  • 流程的步骤包括哪些
  • 该流程中需要对接的双方(即输入和输出的角色是什么,分别输出什么产出物)
  • 流程中的难点、痛点

可以用图表提供模板的形式,发给相关的部门和角色进行填写:

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在接下来具体开展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流程需要细化、多级流程需要进行拆解

在现实的工作中,工作流程往往是有多个层级的,需要去进行细化拆解,如此才能进一步梳理其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点。即使是在同一个流程中,也会涉及多项过程、多项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去进行细化和拆解,才能达到流程梳理的目的。

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2. 终端流程需要进行场景化

当上一环节进行流程拆解之后,每个流程会有最终端的一步,需要对终端的流程进行场景化。因为流程只有进行场景化,才能进行具体工作任务的描述。如果只是笼统机械的将工作任务进行拆解,虽然对于本职工作的人来说能够理解,但涉及到部门协作和跨部门的,则存在不易理解,不知道如何配合的问题。

因此场景化也非常必要。

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3. 根据终端流程,整理其中的困难点,提炼用研的切入点

通过以上 2 步的梳理,其实流程梳理的工作基本已完成。这一步是为了梳理用研如何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开展接下来的日常工作,因此也十分必要,前两步都是为这一步骤做基础的,这一步才是最终的目的。

比如在研发规划中,产品反馈用户需求挖掘难度大,不知道怎么应用调研方式,则用研可以考虑介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将调研方式同步产品角色,方便一起参与,对需求的把控也更准确。

新入职用研如何开展工作:建议进行部门工作流程梳理

4. 进行宣讲,用可视化的形式表现,达成一致

工作流程梳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接下来工作更好配合。换言之,后期的落地执行也是非常关键,否则只能成为压箱底的工具,无法展示其应用的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的达成一致,为接下来用研与其他部门配合工作,因此有必要进行内部宣讲;将主要干系和负责人通知到位,现场达成一致之后,也方便大家明确接下来的合作方向。可视化的形式也是为了更方便,形象生动的展现,方便大家理解,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整个流程梳理的过程和细节,目前也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团队设立了用研角色,但鉴于公司之前这块比较空白,因此不一定能有效开展工作,进行流程的梳理就可以辅助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也熟悉彼此的配合角色,推荐大家也可以试试。

专栏作家

Samue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心理学人,从事用户研究。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