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陈劲:小折叠屏手机已到爆发前夜,未来普及将成趋势

733次阅读
没有评论

联想陈劲:小折叠屏手机已到爆发前夜,未来普及将成趋势

近两年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挤牙膏式的升级,也难以勾起消费者的换机热情。

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还未迎来回暖。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3.3%,为2014年以来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手机市场的寒气并没有传递给折叠屏,反而实现逆势增长,并逐渐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联想陈劲:小折叠屏手机已到爆发前夜,未来普及将成趋势

根据DSCC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增长了62%,达到1290万部。国内市场亦是如此,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83万部,同比增长144.4%,并已连续9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钛媒体App也注意到,智能手机厂商为了抵御消费寒冬,在产品层面做出了不少的变化。针对线上线下不同的消费人群,通过不同的产品策略,实现尽可能的覆盖。

联想陈劲:小折叠屏手机已到爆发前夜,未来普及将成趋势

日前,联想正式发布moto razr 40 Ultra与moto razr 40两款小折叠新品。其中,moto razr 40 Ultra将外屏做到了“全是屏”,其配合高画质主摄,带来梳妆镜、双屏帮拍、DV模式等多种全新体验。此外,两款小折叠手机在价格上进一步下探,覆盖了4000-6000元价位段,打破了折叠屏手机高高在上的价格门槛。

正因功能和价格的优势,在moto razr 40系列发布之后,在各大销售渠道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在联想创新开放日活动上,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便对钛媒体App透露:“小折叠屏手机是摩托罗拉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同质化越发严重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中,摩托罗拉的目标是走出差异化路线。”

陈劲表示,当下,折叠屏手机销量增长迅速,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增长有望超过2000万台。在国内,近几年里,折叠屏手机每年同比增长约为70%,而小折叠屏手机的增长已超100%,小折叠屏的普及将成为趋势,也是折叠屏手机市场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另一方面,多家研究机构也都发布了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的预测,DSCC预估2023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900万台,将会有37款可折叠手机上线。Counterpoint给出的数字更为乐观,预计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将同比增长52%达2270万部。

“对于小折叠屏手机来说,预计到2025年左右,在中国市场将超过1500万到2000万的规模,所以它不会成为绝对主流,但会成为一个主要的选择之一。尤其是对于年轻和时尚的用户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风向标。”陈劲如是说道。

在市场的布局方面,联想moto采取的是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开始。通过前几代的小折叠屏手机积累经验与市场反馈,解决其更多的痛点,从而形成自身产品上的差异化优势。

陈劲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小折叠屏技术成熟、门槛降低,用户场景需求提升,目前小折叠屏手机规模增速已经远超大折叠屏手机。“我们认为小折叠屏手机已经到了快速爆发的前夜。”

其实,困扰小折叠屏手机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价格上,目前包括三星、华为、OPPO以及vivo等品牌,其小折叠屏手机的起售价都在5000价位以上,进而让用户选择小折叠屏手机的门槛提高。

对于产品而言,高售价的原因是铰链和屏幕成本无法进一步压缩。仅铰链的成本就相当于一台低端智能机的价格,屏幕成本也普遍较高,这要求企业有较强的供应链和自主研发能力,并且实现量的突破,从而降低成本。

目前,联想moto之所以可以将小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下探到4000元价位档,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其相对较大的市场体量。据陈劲表示,目前摩托罗拉折叠屏手机在全球上市,单品销售量级可达百万部以上。“全球卖出的每100部摩托罗拉折叠屏手机中就有超过80部来自武汉工厂,拉动当地配套发展,进行成本分摊,已形成较强的供应链能力并具备成本竞争优势。摩托罗拉对‘水滴铰链技术’和‘超大外屏应用’两大技术的坚持,为折叠屏手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此外,为了小折叠屏手机可以覆盖更多的市场。moto品牌将会在全球其他市场上同步发售moto razr 40系列。而在国内,moto还会在线下门店大规模布局,提高在不同城市中的体验、销售等渠道。最终在爆发前夜,让产品触达更多的城市和用户。

近两年的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乏善可陈,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挤牙膏式的升级,也难以勾起消费者的换机热情。而折叠屏手机的出现,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了更新的变化,也让用户有了尝鲜的想法,不难看出逆势增长的折叠屏手机,伴随着价格的下滑,正在吸引更多的中高端用户尝鲜。(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