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衣
本篇文章纯属个人瞎掰,我为您可能感到的不适感到抱歉。
本篇文章转载自我的b站专栏(Noctis64)并进行了补充更新。
起因
我们先来看两个不算新的新闻。
(一)《COD19》光盘内容“多达”72MB
购买了 PS5 的《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玩家发现,实体盘中的数据仅有72M。整个光盘内部实际上放的仅仅只是一个正版校验的key,而所有的本体内容,都需要玩家联网后下载。
虽然据官方的说法是游戏内容太大了,一个光盘塞不下。
顺带提一嘴《荒野大镖客2》,我的 XBOX ONE X 版本是123G,是通过两张光盘进行安装的。
(二)《战神 诸神黄昏》限定版
前不久发售的《战神 诸神黄昏》除了标准版外,还有定价1580港币的收藏版和2080港币的巨人限定版。但是这两个版本都不包含游戏光盘,只有游戏的数字商城兑换码(
购买实体正版的初衷
到手即玩的体验
最初购买实体光盘,其实主要是冲着可以拿到手几乎不需要额外等待就能进入游戏那种方便。虽然到了PS3世代大部分光盘游戏可能会需要进行补丁更新,但是补丁的内容往往不会很大,几分钟就可以下完安装好。(我所见过的最大的补丁可能就是PS3版的“三男一狗5”,我记得有几个G,PS3国内没有架设服务器,当时还下了好久)
可是当我把自己的PS4/XBOX ONE游戏放入机器的时候,一切都发生变化了。
游戏不再是从光盘直接读取数据,而是将光盘的内容复制到机器内置硬盘中进行安装。
诚然,随着游戏开发周期和渲染引擎的进步,游戏的本体大小变得越来越大。厂商在设计主机硬件的时候也出于游戏体积越来越大,数据载体选择可行性以及光驱的IO速度原因选择了当下实体版游戏的运行模式:把光盘数据安装在本机硬盘,安装完毕后光盘仅仅作为一个校验凭证。
可是当我看到自己喜欢的游戏首日更新补丁就高达数10G甚至30、40多G的时候,我甚至会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直接购买数字版。
因此,在进行实体版游玩的时候,我们开始进行和游戏本身内容无关的等待。我常常多次因为想要立刻玩到游戏但又不得不进行数据安装而感到蛋疼,毕竟主机的硬盘就那么大,一个《FF15》和大表哥2就去了我200多G的硬盘存储了。
反观PS2时期的游戏,书架上的游戏光盘(虽然可能是盗版XD),想玩哪个,就放入哪个,无需安装,无需等待,拿起手柄,享受最纯粹的游戏体验。
丰富多样的赠品
另一个让我还一直坚持收藏实体版游戏的原因,就是早期(一直到PS4之前的世代)实体版的游戏,在盒子里除了光盘/卡带和厚实的说明书外,还会附赠各种各样和游戏本身相关的赠品。
那会儿,说明书基本是标配,各种有趣的广告纸,光是看着就让人爱不释手。说明书里也有各种人物设定形象,主创访谈。
很多PS3光盘游戏还有双封面,可以说是十分良心了。
而光盘的设计也是创意满满,在不脱离游戏本身的情况下,配合DVD盘面,即使是裸盘,也很值得收藏。
这种坚持一直持续到了 WiiU/ PS4 /XBOX ONE 世代,其实XBOX360末期也有少部分游戏取消了实体说明书的设定。
如今大部分我们熟知的新游戏,打开来只有一张光盘和一张薄薄的健康警告。(2020年后的大部分游戏可能纸都不给了)
只有少部分厂商还在坚持,比如大名鼎鼎的R星,《GTA》系列以及《大镖客》系列的标准版游戏除了说明书外都会附赠厚厚的地图,很有感觉。还有我很喜欢的日厂Falcom,他们的普通版也会给很多的纸品用于收藏。
除了盒子里实实在在的附属品,我们还少了什么?
随着游戏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游戏开发周期也越来越长,游戏引擎技术进步了,但是游戏的品质也越来越曾差不齐,首日BUG,各种补丁,我想这都是网络对玩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想我们少的是当初PS2世代那样完整的制品版游戏,游戏厂商送厂压盘之后,光盘里的游戏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没有DLC,没有首日几十G的联网更新。
同时,我们也缺少了开箱即玩的游戏体验,游戏的收藏价值也越来越低。曾经和我们这多年的一个游戏店老板聊天,他说 他现在卖的新游戏,拿在手里的分量就好像当年PS2的盗版压盘似的。
很高兴你能点开看我的第一篇文章,有机会的话我会分享更多。
没准哪天我就投向数字版了(大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