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589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镜象娱乐,作者丨栗子酒

近日,随着金爵奖落地,上海国际电影节(下称上影节)也迎来落幕时刻。不过,比起这场行业盛事在往年带来的讨论热潮,今年的上影节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站在行业特殊的发展节点,上影节作为行业发展的一大风向标,也较往年显得特殊许多。

一方面,上影节期间,大大小小的论坛上,电影人对产业变革的聚焦、对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表达了更多适应中的焦虑。另一方面,上影节作为行业的营销窗口之一,也曾是各大公司推介新片的重要阵地,行业鼎盛的2015-2017年,上影节片单作品达到近千部,但在今年,只有博纳影业和重组后的百纳千成两家发布片单。

然而,有限的片单并不代表行业产能降低,反而折射出行业在特殊发展阶段的积极侧面,谨慎求变之下,新一轮发展高潮也在酝酿中。

博纳筹备40亿、光线储备30+部,在多元探索中寻求新爆点

单就在今年上影节上发布的电影片单来看,博纳影业和百纳千成厂牌旗下的北京精彩与东方美之储备的电影项目累计在40部以上。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其中,博纳影业的片单在影片体量和主创阵容上都堪称豪华,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也在上影节期间透露,公司将为这些新片准备40亿资金。

在这之中,除了《志愿军:雄兵出击》《红海行动2》《汶川大地震》等影片延续以往的现实题材和主旋律的创作风格外,陈凯歌的青春片《少年时代》、胡玫的古典爱情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唐季礼的奇幻动作片《传说》、以及筹备中金融商战片《股市之狼》等都在尝试探索新的题材边界,创作方向的多元化在博纳的内容储备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于冬也在片单发布会之后坦言:“博纳不能都拍《长津湖》,我们需要更多的护卫舰。”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同样,百纳千成系的电影片单也呈现出题材的丰富性。其中,曹盾与马伯庸再度携手,合作历史动作片《敦煌英雄》;《雄狮少年》凭口碑出圈后,续作《雄狮少年2》也在筹备中,此外还有同为孙海鹏执导的动画电影《逐日少年》;华语歌舞片《一闪一闪亮晶晶》也是一次新的尝试;《老江湖》《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女巨人也要谈恋爱》等影片则从多个方向呈现喜剧的新表达。

多元题材探索之下,围绕科幻的内容创作脚步更快。今年上影节还首次设立科幻电影周,发布多部即将上映的科幻电影。除了博纳布局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北京精彩的《蜂鸟行动》《自向天歌坠落》之外,还包括阿里影视联合中影等筹备的《莫莉的冒险》、陌陌影业出品的 《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以及创作中的《群星闪耀时》等原创影片。且在前不久,B站首部原创科幻剧集《明日生存指南》也官宣预告。

由此折射出,上影节有限的片单并不意味着行业产出能力降低。今年6月初的全国院线影片推介会上,阿里影业、猫眼影业的片单储备都在20部上下。此次上影节期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也在金爵奖开幕论坛中透露,公司当前规划中的电影有30多部,计划每年上映3部。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2》计划将于明年上映,公司布局的“中国神话宇宙”的首部作品《小倩》也有望在明年与观众见面。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图源:光线传媒2022年财报

《上甘岭》预计收入3亿,电影思路进一步向剧集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家的片单中,剧集也占了相当重要的部分。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犹记得9年前,于冬曾在当时的上影节喊出“未来电影公司都是为BAT打工”,引发不小的争论,今年上影节,于冬更是直言“对电影真正的冲击是剧集的崛起”,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彼时。

尽管就当下来说,电影公司布局剧集板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前几年,行业更多的认知在于,电影公司尝试借助剧集分担自身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压力。而今,随着剧集市场走出《隐秘的角落》《开端》《三体》这样突破性的作品,以及《人世间》《狂飙》等现象级爆款剧,电影市场确实更深切地感受到变化中的剧集市场产生的爆发力。

背后的原因在于,在影视行业自我修复的这几年,从创作市场到消费市场,整体的理性回归推动行业关注内容。降本增效、长期主义、高质量增长等行业新的关键词,大多也都在强调影视内容的品质化成长,而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更快地体现在剧集市场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受制于电影更长的创作周期,电影的品质成长大概率会在未来几年进入新一轮爆发期。而电影公司对剧集的关注及布局,也不再只是分担发展压力,而是逐渐进入一种更主动、更互补的趋势中。

具体而言,博纳影业布局的几部剧集中,不少都体现着公司在电影方面的布局思路。比如博纳重点布局的《上甘岭》与此前大爆的《长津湖》同为抗美援朝题材,该剧导演之一的刘伟强,也与博纳在电影方面合作多次;《我为你牺牲》《中国战机》等则带有较强的主旋律色彩,这样的题材方向曾驱动博纳电影在行业发展新阶段快速成长。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此外,在剧集创作上,两者的融合也在加深,比如《上甘岭》的制作中,运用到两部《长津湖》拍摄期间留下的工程文件,此前在博纳的业绩会上,公司预计项目收入将达到3亿元。或许在未来,随着创作思路和布局思路的转变,剧集甚至有可能成为电影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谨慎面对新技术冲击,探索影视行业的长尾空间

整个上影节期间,除了片单等内容备注关注之外,新技术发展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冲击也成为重点讨论方向,不仅多场论坛频繁提及,多家影视公司也相继公布了AI影视应用的新动向,包括AI拍摄、AI海报制作等。

面对新技术发展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渗透,尽管行业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比如据王长田预测,AI对动画电影主要环节效率的提升可能会达到50%,对整个动画电影制作的周期效率提升30%,但就眼下来说,行业大多还是保持谨慎态度。《流浪地球》团队便暂时停下了系列电影的开发脚步,导演郭帆在上影节期间透露,接下来会先去进行一轮以AI为代表的先进技术考察,“我要搞明白,它是一个技术手段,还是一个物种,我又该如何把它呈现在大银幕上”。

行业的谨慎态度与当下的发展现状不无关系,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大勇在上影节期间的论坛中给出这样一组数据:截至6月10日,在已经上映的171部国产电影中,16部高成本电影占到这一时期总票的92%,剩下的155部成本在5000万以下的中小成本电影只能分到8%的市场份额,结构与生态严重不合理。

也就是说,当下的电影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二八分化态势,新技术或许会提升行业产能和内容品质,但同时带来的发展门槛,也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头部效应。

对此,行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的路径。一方面,王长田提出分线放映、分线供片的制度,尝试借助更多元的发行模式,给中小影片提供更多与观众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流浪地球》等影片周边产品出圈,围绕IP的深层开发也成为行业新的探索方向。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谈道:“首先我们要有生产、创造大IP的能力,同时要有一个长线的规划,要把大IP持续的‘长尾效应’做出来,否则的话,我们全部押在票房上,我觉得亏是大概率,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平衡总体的投入产出。

上影节片单复盘:博纳预投40亿、光线储备30+,电影谨慎求变中

诚然,今年上影节的片单在规模上的确有限,但有限的片单背后折射出行业面对新技术、新环境的谨慎态度,以及创作市场以多元内容探索、多思路布局应对行业变化的积极一面,这对行业的集体成长无疑更加重要。立足当下,慎重为之,我们也期待行业发展的新一轮高潮能够更快到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