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高考季,又到填报志愿时。
作为过来人,从二十年前就经常受邀提建议,见证了相当数量的真实案例。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报高收入、好就业的专业。想法无可厚非,就怕事与愿违。
一是这种专业往往是大热门,拥挤度高,上车难度大;
二是几年后有可能供求关系逆转,或相关行业衰退。比如房地产行业和教培行业之现状,四五年前谁能想到。
也有不少人为了卡分数去填报最接近的学校和专业。毕竟高考每一分都来之不易,说不定就超了几百人,不卡着报志愿好像吃了亏。
这两种思路的共同问题是,忽视了孩子自己的兴趣所在。
但凡找我提建议,我永远是先问孩子自己喜欢做什么,希望将来做什么。这不是鸡汤,而是“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找到自己的“长坡厚雪”
对于父母主导志愿,大多数孩子默默接受,不做挣扎。多年以后你再问他,没有不后悔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围城效应,“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个别极端的,内心抵触,反抗不成,日后走向叛逆。
我有个老同学,对法律有兴趣,但成绩正好够了本省的财经学院。当时财经学院比同城的政法学院分数线高了四五分,家里让他报了财经。毕业时他找了个东北的工作,说是离家越远越好。
还有个网友,是个才子,被家长修改志愿。毕业后,他不上班,不结婚,不买房,先京漂后沪漂,靠零星投稿度日。
有次弹尽粮绝,问我要不要约稿,我请他给网站写了一篇,见高识远,把阅人无数的大编辑都惊动了。但就是不肯固定下来,无论入职还是开专栏。后来私聊,他坦承,做好了用一生让父母不如愿的准备。
这种也是极少数。总的来说,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想法,但仍会有“盐多于饭”带来的普信。
遵从孩子自己的内心,帮助TA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找到未来能够为之投入一生的事业,这才是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的。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长长的坡。”在他老人家眼里,价值投资的金科玉律与人生哲理,并无不同。
即便从功利的角度来看,一旦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从头开始,逐步建立起哪怕很微小的优势,持续精进,积小胜为大胜,最后会形成显著的优势。
这就跟价值投资一样,哪怕起点差不多,在复利效应下,能够持续积累优势的投资者,跟普通投资者差距会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巴菲特90%以上的财富,都是60岁以后获得的。
三心二意,朝秦暮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都是人性。大多数人克服不了。这也正是价值投资知易行难的原因所在。
能够坚持长坡厚雪慢慢滚的人,无论在投资上还是事业上,都更有希望获得超额回报。
自上而下选专业
问题的另一面是,整个青春期都在为高考奋斗,大多数高中生并不确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者就算有感兴趣的领域,也不知道怎么和专业挂钩。
理想的做法是尽早开始支持孩子探索兴趣,哪怕中间会不断变化,总会找到兴奋点。
退求其次的做法是先尽量选个综合性院校,然后在本科阶段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争取转专业;实在不行还可以考研换专业。
暂时确定不了方向的话,可以考虑自上而下选专业。
有个做HR的朋友说,如果她回到当年,会这样选学校和专业:
1、研读国家制定的五年规划;
2、从政策支持的行业中,找到头部企业;
3、去企业招聘网站,搜索任职要求对应的学校和专业······
这跟投资中的“自上而下”选股法如出一辙:在政策友好的行业里,找景气度最高的公司,然后看财务数据······
HR朋友还提醒家长们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毕业后的就业相关度,另一个是毕业五年后的平均薪水。很多人就是对这两个指标认识不足,导致预期落空。
我有个老同学,天资聪颖,家境贫困,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赚大钱。高考志愿填了京城名校的经济学专业,进校后发现,那个专业的全称是“政治经济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某高校任教。
政治经济学是个好专业,高校教师是个好职业,但他一直有点耿耿余淮。事后诸葛亮来看,按照他的谨慎性格及家庭条件,如果读个财会精算之类,一线城市金领无忧。
这就是没搞清楚就业相关度,以为经济学专业是实践向的,没想到是理论向的。
还有个前同事,也是个学霸,高考志愿填了沪上名校的新闻专业,工作后成了财经媒体高层。旁人眼中堪称成功,他自己则多次谈到,虽然也能与金融校友们谈笑风生,但一想到收入差距,就有“为人作嫁”的惆怅。
好在后来他找到了人脉变现的密码,出来创业,年入数百万,终于在心理上与金融校友平起平坐了。
这就是没提前了解毕业五年后平均薪水,名校的新闻和金融专业,分数线差不多,起薪差不多,后面的增长空间就差多了。
而对于热爱新闻的人来说,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专业,没有之一。个中魅力,不足为外人道也。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文科填报志愿指南”:
涉及那么多专业,我是没有这个自信来下判断的。若要以此图为依据来讨论,我只能再度祭出价值投资原则:能力圈外,不予置评。
网上还有个简单粗暴的口诀:穷学软件易翻身,富学金融有干劲,勤学医科有成就,懒学财务万金油。这个口诀也只能作为参考,具体专业还得具体研究。
我的医生朋友说,医科是培养周期最长的专业了,现在想进大城市三甲医院,基本得名校博士,就算一路顺风,也得30岁左右才开始工作。对很多人来说,超出他们预期了。
选城市如同押赛道
还有一些家长跟我坦言,孩子也就中人之资,自己也没有确定的兴趣,不图飞黄腾达,但求平安是福。
对于这类情况,我一般建议专业和学校可以押后考虑,优先考虑在哪所城市就读。原则是,希望TA将来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读书。
老家有个亲戚,孩子成绩一般,她就让孩子在省会选一个学校,啥档次和专业都不用纠结,唯一的要求是尽量靠近市中心,在校期间,考证,实习,打工,学手艺,到毕业时能留下来就是胜利。
我们笑称你这是把学校当作便宜旅馆了,回头想想未必不是一种思路。
这个思路有点像投资中的一个流派,看好某行业,但竞争格局尚未明晰,谁负谁胜出天知晓。那怎么办,大机构的解决办法是买赛道,把头部公司全买。像高瓴投CXO,什么药明泰格康龙凯莱英,小孩子才做选择。
如果把大学生活简单划分,可以分为: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校外活动。
对于中等资质来说,专业学习只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生活,收获了同学,老师,校友。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还会在当地继续生活。
校外活动,收获了local信息和人脉。工作之后,这些local信息和人脉,其含金量可能不比专业知识技能小。
毕竟生活免不了各种社会关系,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教育医疗,人情世故······如果不是土著,当地读书,当地就业,是最容易融入的。
所以,与其纠结学校专业,不如重点考虑选一城终老。只要这个城市没选错,从哪个学校毕业,都能分享其增长的成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