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识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想去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成功,首先就需要行动。本篇文章将跟大家分享,如何通过做两件事情,就可以达到目标,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在工作中经常听见有人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而对于职场人很重要的一点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考的过程与质量,决定了如何把事情做正确。
我重点着眼于如何思考解析上,从问题的认识,再到定义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身独立思考,并运用「两步」方法把事情做正确。
一、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工作中遇到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优质信息的来源渠道,并高效收集大量的信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
每个人每天都会有灵感出现的一瞬间,这些灵感稍纵即逝,如果没有被记录下来,可能很难再回忆起来。
以前互联网还没兴起时,很多人习惯随身携带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来记录灵光一刻,随着记录过程中的不断丰富和了解,便有了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通过整合、分析、思考、判断和选择后逐渐形成对问题的理性认识。
当你对问题有一个理性认识后,就要找寻关键点,有针对地(集中资源聚焦一个点)去解决问题,切记不要遍地开花,结果一定不会好,因为你的时间、精力、资源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开始没有收集足够的信息,就会狭义的理解和定义问题,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层在拆解上级目标的时候,只关注指标结果(能分多少钱),一句:“我只看结果”,全然不顾用户习惯和想法,短视的看待一切问题。
客观的分析和思考,集中力量下到一线观察、分析到解决,这样才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做产品的很多人都感受过风口,接受到一波互联网的红利。比如生活中一个选择看房,一个选择加班,而前者在资产上实现了倍增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有很多人觉得这是运气,但这部分人忽略了“选择的决策力”,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在看不见的地方,成功买房提升财富的人往往花了大部分精力,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做调研和分析。
如哪个地段、哪个时期、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哪些是需要放弃和平衡的等等,并逐步对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最终通过理性的思考做了买房的决定,而不是简单一句“运气”。
在这个买房过程中,选择是聚焦地,也是一个问题的支点。
当有了对问题的理性认识之后,通过实践所采取的行动可以验证我们之前的思考过程。从通过洞察和感受获得的感性认识,到建立概念来选择、推理和判断。
如我们在规划产品时,一般都会边画原型/流程,边梳理思路,这个梳理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遇到问题时也是一样,有了一个基础的思路和认识之后,就应该先干起来,在实践的碰撞中又会遇到各种问题,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新思考、新认识。
正像我们做产品那样,对业务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之后,就可以付之行动,小步快跑,不用做的有多完美,先推出去试试看。
但如果我要完完全全想明白一件事之后再去行动,或者只停留在想,那么基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而且你想把这个产品做成功,背后也一定有一批支持你的人。如在牵头、立项、产品评审等环节展开行动的同时,也是告诉别人我正在付之行动。
这个时候“资源”就会主动向你倾斜,你能够拓展自己的横向组织/动员能力,调动协作部门,形成项目小组。
这也算是产品经理在工作中“认识”、“实践”与”资源“的一种规律。
引用“王阳明《传习录》”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的思想,不仅要有“知”的认识,还要在“行”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和调整认识。
有一个概念和认识后,就可以在不断的变化中行动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到新的认识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运用。
二、问题矛盾点与个人知识体系
职场优秀的人能够精准的定义出问题,并通过质疑、挑战、批判性思考抓住问题背后的本质,然后进一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中重点是问题的寻找,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解决问题。所以定义是为了让我们正确的看清问题。
但大部分人会把问题中一些表面“现象”当作是问题本身,一味的停留在表层,却没有发现其规律。
这个过程是需要长期练习的,通过发现问题中的现象,定义出主要矛盾点展开思考,锁定了这个“矛盾点”,也就锁定了问题,才能逐步逼近问题的本质。
那如何找到矛盾点、开会的时候如何锁定议题呢?
其主要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在不断的摸索实践过程中去找寻,比如你在做一款产品前期满足一个MVP就会推上线,然后根据实际场景和用户问题反馈不断的调整和测试你的产品,这个时候一些你之前意识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就会浮现出来。
其次在分析判断的阶段请教导师、前辈总结的经验,为什么是分析判断阶段呢?
因为前辈们的经验价值就在于问题思考过程中带给你的启发,如导师的视角、思路、运用的方法,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出现新问题、新矛盾点,其过程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后是如何吸取教训反思和改进的?
这样才能不断扩宽自己的思路,从而受到启发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正确。而不是简单为你扫盲。
所以在实践中通过观察、研究、分析,把不清楚的事情搞清楚了,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呈现出他本身的结构(现象与本质)。
但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藏在现象下的“本质”。
举个例子:你想找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而每家公司对岗位的定义并不一样。你之前已经面试过几家(实践),甚至都有失败的经验(暴露问题,为什么失败),有过于紧张导致沟通不顺畅,有前期对公司不了解、准备不充分、有面试谈薪技巧不足、也有自身能力/行业不符的(分析吸取教训并总结)。
所以不通过前期对公司属性的了解,怎么知道公司要什么样的人?
你的知识体系再强大,怎么能够保证面试成功,又怎么知道面试失败的主要矛盾问题来自于跳槽频繁?
大部分人都是经历过多次面试失败,反思之后才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怎样调整。
而有些资深人士一眼就能够知道你面试失败在哪里,并不是说他思维敏捷,而是得益于经验。作为面试者同时又是面试官,他已经总结出经验,发现规律了。
所以再遇到“某种情况的面试失败”就可以很快指出问题与主要矛盾点。
但过于依赖经验也会找不到问题矛盾点,因为产生了惯性思维,缺少了结合具体情况的分析与实践。
每个人在长期的工作、沉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这里讲知识体系),而践行这个体系主要分为三点:知识图谱、行为意识、状态结构。
随着这个“体系”的逐步扩大,在面对问题时才能够展开自己的“知识图谱”,精准定位到相关“知识点”,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但同时“知识体系”也会掩盖干扰或局限住真正的问题,有时候“知识体系”就是自身的局限。
举个例子:你在一家公司呆了5年,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就会变得循规蹈矩,当你接受到一些新的观点和思维时,表面上都看得明白、听得懂,但一到实际运用就不一定会了。
因为5年里你必须遵循公司的规律,才能适应这种运作机制,实际上你看待问题的思维已经被“体制化”了,知识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惯性。待得时间越久,被体系化越强。
同时你可以观察一下企业的态度,是愿意继续培养你打破这套体系搞创新,还是找一个年轻人来代替你,继续重复运作这套机制。
而个人要想打破这个“体制”其实非常难,大部分人都喜欢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跳出来需要很大的勇气。
能够做到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并视为成长机会的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引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段台词: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三、写在最后
建议看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中的方法《「四步」透析高效人士的底层逻辑,让工作效能最大化》。
需要过程、更需要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梳理知识结构,并懂得运用方法,有意识的去调整过去的“行为意识”,找到真实可以触及内心的情感和场景,与最终地目标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