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62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FDL数食主张,作者 | 芥末之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其下属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2B类致癌物,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瑞士时间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无糖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之列(IARC第2B组),JECFA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至此,靴子终于落下。此前,6月29日下午,“阿斯巴甜致癌”的消息登顶微博热搜。

当日,路透社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称,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计划于7月14日宣布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此消息一出,隔天A股代糖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代糖概念股上涨4.11%。多家代糖行业上市公司以及多个饮料品牌对此次事件进行回应。元气森林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全线产品不含阿斯巴甜,奈雪的茶表示店里产品使用罗汉果糖作为代糖。券商机构火速发布研报称,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

近年来,健康消费浪潮下,食糖逐渐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而代糖行业的发展也一直饱受争议,早在“阿斯巴甜致癌说”之前,天然代糖界“明星”赤藓糖醇也被爆出对人体存在负面影响,相关公司的股价跟着争议震荡。

这也不禁让人思考,从食糖到代糖,从人工代糖到天然代糖,“0糖”是否终究只是一个传说?这场甜蜜的争议何时能休?一场“人与糖”博弈的游戏还要持续多久?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图源:世卫组织官网

阿斯巴甜和“致癌”论

资料记载,自史前时代起,“糖”的魔盒就被人类打开,从各类果蔬、蜂蜜中品尝到甜味。此后数千年,糖一直占据人们餐桌的重要一角,成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在过去100多年间,代糖也被广泛应用到饮料、面包、糕点等食品中,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市面上流行的代糖,比较常见的有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和赤藓糖醇等。根据成分来源,甜味剂主要分为天然型和人工型;根据能否产生热量,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人工型甜味剂因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因此市面上大多数代糖食品以人工型甜味剂为主要组分生产。

根据西部证券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代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即使近年略有下滑,但2020年市场占比仍高达70.59%,其中阿斯巴甜作为人工合成代糖中的主要产品, 更是占据了36.2% 的市场份额。

说起阿斯巴甜,很多人或许并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人造(化学)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产品中。据FDL数食主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阿斯巴甜在198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此后阿斯巴甜陆续获得100多个国家和权威机构的认可,我国也在1986年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应用。

但发展至今,人工甜味剂一直饱受健康风险的质疑,40多年来围绕阿斯巴甜潜在的致癌性争论也从未间断,更有多项针对阿斯巴甜与致癌风险的相关性文章发表,但最终都被以“证据不足、数据可靠性低、样本偏差”等依据推翻。

其实,针对此次“阿斯巴甜对人体可能致癌”的报道,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表示,阿斯巴甜致癌这一观点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结论可能会误导消费者。国际甜味剂协会秘书长Frances Hunt-Wood也批评称,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机构不是一个食品安全机构,它们对阿斯巴甜的评估在科学上并不全面。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钟凯在微信公众号“饮食参考”中公开表示,阿斯巴甜是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美国、欧盟等不同的权威机构和组织都做过多次评估,光美国FDA就评估了6次,美国FDA将其形容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成分”,欧盟食品安全局多次评估结论也都是“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图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

是甜蜜也是负担

即使吃糖不会致癌,可这甜蜜的滋味背后也暗藏着不容小觑的健康风险。多项研究显示,摄入过量的糖将影响相关疾病患病率上升,如肥胖超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龋齿等等。

但尽管如此,人类对于吃糖的狂热追求却从未停止过,这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大脑对糖的成瘾机制。

有一种说法是“吃甜食使人快乐”。从生理层面上看,糖分相对于脂肪、蛋白质等能更快提供能量,摄入糖分能促使体内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个神经传导物质帮助大脑抵抗坏情绪。同时高糖能促使胰岛素快速增加,酪氨酸与苯丙氨酸在血中浓度降低的同时色氨酸在竞争上处于优势,进入脑中转换成血清素,使人产生愉悦感,同时,大脑会将这种快乐的滋味记录下来,形成一种“奖赏机制”,鼓励你重复这一行为。

根据USDA数据显示,近年全球糖消费量稳中有升。其中,中国糖消费位列第三,2021/2022年食糖消费量为1480万吨,占比9%,仅2021年中国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1.19kg,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食糖消费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健康减糖推动代糖发展

然而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瘾之后,市场也迎来轰轰烈烈的抗糖和控糖运动。

在消费端,当前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糖含量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购买决策因素,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含糖较少的食品饮料。Innova Market 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47%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不那么甜、带点咸甚至苦的味道,与此同时,60%的人表示自己更喜欢含糖量低、更清淡的口味。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于2022年《Z世代消费指数报告》也显示,41%的上海Z世代(网络流行语,指新时代人群)选择含糖为“0糖”的饮料,38%的人群会选择三分低糖,选择全糖或七分高糖的消费者不足2成。

此项调查延伸出,低糖经济已经从各类饮品开始扩展至食品、调味品、营养品、药品等多个领域,2022年以来,Z世代购买低糖的养生茶饮、啤酒、调味品、维生素、矿物质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倍,饮品、食品之外,低糖的药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4倍。

消费者的减糖行动从被动单一转向主动多元,这一稳健需求推动了各种食品和饮料应用中对代糖的需求,为代糖市场创造良好的增长前景。

贝哲斯咨询调研《2023年中国糖替代品市场规模与前景走向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和中国糖替代品市场规模在2022年分别达到105.03亿元(人民币)与449.25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8年全球糖替代品市场规模将会达到607.95亿元,在预测年间,全球糖替代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5.17%。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代糖应运而生

在全民“主动健康”的控糖行动中,食品饮料逐渐向低热量、无糖型发展,也使得一系列代糖应运而生。

在众多代糖种类中,天风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甜味剂市场中合成甜味剂占比达52%,位列第一,天然甜味剂占比为29%,糖醇类甜味剂占比18.2%。这也意味着,人工甜味剂(化学合成)占主导地位,天然甜味剂(生物发酵、植物提取)份额不断提升。

近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来源和安全原料日益关注,其中占比较低的天然甜味剂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并继续推动代糖市场的发展,这也决定了哪种代糖会成为下一代的潜力股原料。

实际上,从食糖到代糖的快速发展,不仅是食企基于降本增效的愿景推动,值得一提的是,新产品的开发也是代糖业务扩展的关键因素。

FDL数食主张注意到,在饮料、零食、营养补充剂等领域也有越来越多下游产品配方中,品牌利用与用户健康需求高度匹配的代糖,研发选取符合健康安全且保证口感的原料并建立新产品线,给予消费者新体验、不断创新横纵拓展市场产品布局,拓宽了产品的发展空间。

在降本增效方面,以可口可乐为例,从其包装营养标签可得知330ml的罐装可口可乐含糖量为35g,使用蔗糖成本约为 0.175元/罐,若使用安赛蜜、三氯蔗糖为原料,成本分别可降低91.5%、88.1%,即每销售一亿罐无糖可乐,企业可分别节约1601 万元、1542万元。

在产品创新中,成立于2016年的元气森林,用赤藓糖醇成功解决了口感问题,并凭其“0糖0脂0卡”的产品定位,主打轻食、自然、健康理念,以年轻白领及00后新消费人群为目标,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估值就从0飙升到300亿元,拉高了新兴软饮行业的天花板。

随着以赤藓糖醇天然代糖为配料的食品饮料企业饮料新的发展周期,以阿洛酮糖、纤维源甜味剂等代表的“新生代”天然代糖也纷纷迎来暖春。

据了解,从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全球多个食品饮料品牌在推出新产品中添加了阿洛酮糖。例如希腊的酸奶公司 Chobani 推出一款零糖酸奶,主要成分有超滤脱脂奶粉、水、阿洛酮糖、甜叶菊提取物和罗汉果提取物等,每 5 盎司产品中的热量仅有 60 kal。

今年5月6日,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也已获得国家卫健委安全性评估通过,前者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代糖“阿洛酮糖”的重要酶制剂,预示着新品即将获批。

在我国,功能糖生产企业山东百龙创园已布局阿洛酮糖产业。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不断优化生产线新增产能,并在着手进行阿洛酮糖的新食品原料申报工作,待国内规范批准、市场放开后,该原料或有可能复制当初赤藓糖醇的辉煌。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百龙创园生物公司,图源:德州新闻

国内外代糖产品的发展

纵轴观品类,横向看内外。

从横向来看,发达国家代糖新产品数量增长较快,代糖新产品在总甜味产品的比重也较大。世界主要国家的终端消费市场对比显示,美、日、韩、德等发达国家甜味剂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甜味剂占比相对较低,巴西、印度两国减糖类产品新品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鉴于食糖与人类对甜蜜的渴望无法消失的紧密联系,全球对代糖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经费。国际企业用产品快跑,跑出代糖市场新标项。

今年3月,Bonumose开发了一种从低成本的植物淀粉中连续生产高纯度塔格糖的方法,并获得了专利。官方介绍,塔格糖可用于生产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属于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基材料,其甜度是普通糖的90%,但卡路里比普通糖少62%,没有苦味。此外,它的升糖指数非常低,适合糖尿病患者或注重自身健康的人作为甜味剂。它还具有益生元功能,能够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目前已通过非转基因、生酮和犹太洁食的认证,成为食品产品中受欢迎的成分。

近日,Tate & Lyle推出全新甜味剂Tasteva Sol,旨在解决甜叶菊在食品和饮料中的溶解难题。据介绍,Tasteva Sol是从叶子本身提取而来的优质甜菊,其溶解性比市场上的Reb M和D系列产品提高了200倍以上,其出色的溶解性使其能够轻松溶解于浓缩物中,并在低pH环境中仍保持溶解性。同时,Tasteva Sol可以单独使用或与Reb M甜菊甜味剂结合,实现有效减少糖分的效果。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图源:南早网

国内无糖产业链上游的代糖生产企业也很早感知到“无糖风口”的开启。国内甜味剂行业龙头企业金禾实业生产包括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洛酮糖等甜味剂,以及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季戊四醇、液氨、双氧水、呋喃铵盐等其他产品。不局限于B端客户,金禾实业于2020年推出面向C端的消费级产品——“爱乐甜”。据了解,爱乐甜本质上是一种零卡糖产品,它使用的原料有赤藓糖醇、蔗糖素、甜菊糖苷等代糖成分,另外还加入了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日常可用于代替白糖,目前产品已经布局将近3500家商超门店。

中国的代糖类产品处于兴起阶段,代糖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期,由湖北大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深圳粒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国内首个天然代糖研究中心在光明区华南医谷合成生物产业园成立。

粒影生物负责人表示,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为食品研发赋能,以实现更安全、更营养和更可持续的食品获得方式。目前市场供给的食品天然产物多受合成手段、产量、成本、复杂程度、环境等干扰,若利用生物合成手段对代糖进行改造,可提升活性和稳定性、提升产物转化率,满足市场的巨大空白未并占据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总的来说,代糖原料远远不止于此,代糖未来发展空间依旧广阔,而最终哪一类代糖会长期占据市场,仍需要交给时间去检验。

但话又说回来,重新回归健康的起点,减糖的方法从来不止一种,代糖只是其一。

在科技辅助减糖路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Nimesha Ranasinghe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叫做Vocktail的杯子,通过将电流施加在味蕾上,模拟滋味对舌头的刺激,使大脑产生对味觉的感知。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从赤藓糖醇到阿斯巴甜,谁将叩开代糖的未来之门?

此外,伦敦大学Adrian Cheok教授开发了一套名为Taste Buddy的装置,通过发出低电流刺激味蕾,可以使低糖食物吃起来味道更甜。可见,食企为了提升发展和利润空间不断开发新品类,创新自我“造物能力”。

理性含糖,合理加糖,适量吃糖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糖尿病成年人患者约1.16亿,即每10人就有1人深受糖尿病困扰。从理论上讲,非营养型甜味剂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无糖(蔗糖)”或“低糖(蔗糖)”等保健食品广受消费者欢迎,代糖食品成了糖尿病患者丰富可食用食品种类的最佳选择。如木糖醇作为天然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中;甜菊糖苷在食品和饮料中性质稳定,不会分解为其他产物,有一定安全性。

另一方面,相比成年人,儿童对甜食的热爱程度更大。一般成年人对蔗糖的最适甜度在8%~10%,高于这一范围则难以接受,但儿童对蔗糖的适应能力近20%。儿童不仅爱吃糖,也比成人容易吃进更多的糖。因此家长需要控制孩子“吃甜”。

但事实上,代糖并不是好选择,代糖骗过人们的味蕾但瞒不过大脑。特别是,儿童对糖醇耐受度相对较低,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超过48克麦芽糖醇才可能出现腹泻,儿童摄入15克就可能出现腹泻。

正如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说道,目前证据表明,在自由饮食(不是吃固定食谱)的情况下,用甜味剂来替代糖,并不存在“有效预防肥胖”或“有效预防糖尿病”的效果。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并接受代糖,但其安全性未知还是让人心有疑虑。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院陈君石院士也表示,只要是政府批准的甜味剂的品种和按照政府所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这样是安全的。

至于代糖行业,理性含糖是底线。未来代糖新产品资源的开发围绕安全可靠、高甜度、易生产、价格便宜、天然、甜味特性好、性质稳定、低热量或零热量等方向开展,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对于食品企业,合理加糖是标准,清晰遵守并标明代糖的名称和用量,让消费者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对消费者而言,吃点甜还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适量吃糖有益身心健康。我们要客观看待,适度、科学食用代糖。

总的来说,代糖的危害尚有争议,过度蔗糖的危害证据确凿。我们会发现,营养学家总是改变主意,特别科学界关于饮食的问题讨论相当激烈,甚至经常出现大反转。除了代糖的争议外,如在饮酒问题上,此前早已被坐实饮酒伤身,2016年却有一篇论文提及过少量饮酒对身体有益。再如低脂饮食风潮下,脱脂牛奶一度被热捧,却在后续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其实牛奶里的那点脂肪也没那么可怕。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并没有资格参与正式的科研学术讨论。在科学界达成最终共识之前,“差不多”的中庸大法还是可以采用的。毕竟真正让人体健康的是饮食方式,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饮食上份量、口味都不过度,至于其他就跟着口味走,保持心情愉快就好。

参考文献:

1.食用代糖或增加患癌风险|科技日报

2.京东发布2022 Z世代消费指数:“中国红”商品消费增3倍,国潮经济红火|中国商报

3.糖产业:白糖减产推动短期糖价强势!代糖崛起看好长期趋势!| 搜狐网

4.从人工代糖到天然代糖,控糖运动为何旷日持久?|陈根

5.谁是下一个代糖潜力股原料?|中国食品报

6.代糖热潮和淘汰赛并行,饮料行业正加速卷向“真无糖”|连线Insight

7.国内首个天然代糖研究中心成立| 粒影生物

8.代糖剂在糖尿病饮食中的应用探究|食品安全导刊

9.减糖产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甘蔗糖业

10.专访金禾实业|无糖饮料的“幕后英雄”| 食业头条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