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拓展有感: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509次阅读
没有评论

无论我们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挑战,这时候我们是应该挑战极限还是见好就收?作者以MBA拓展项目引出该问题,分享了其相关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MBA拓展有感: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今天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有感于我参加研究生的新生拓展举行的一个竞技类的活动。先说一下挑战的项目,叫做集体堆积木,就是下面图中10几个人一人拉着一根绳,齐心协力把积木搬运到指定位置后一层层堆起来,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堆到10块就获胜,当所有参赛队伍都不够10块时,块数多的获胜。

比赛开始,我们小组很快就堆到了6块,准备挑战第7块,由于积木堆晃动,尝试了两三次才成功,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在观察了其他两个小组的进度后(一组在堆第5块,一组在堆第4块),我们小组对于是否继续堆第7块产生了分歧:究竟是冒险冲击7块、失败0块还是保住6块的成绩,确保我们拿至少第一或者第2名?

经过商讨后我们选择把第7块抬了起来,保持在没有完全放下去的状态,同时观察其他团队进展。在倒数10秒的时候,竞争对手们一组堆到6块,另一组是5块,此时我们最终决定不挑战第7块,于是我们以本场并列第一的名次拿到了第一名的积分,这个积分也为我们最后拿到总成绩第一奠定基础。

比赛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继续挑战刚才没有放下去的第7块,看到底能不能放得稳?会不会就轰然倒塌?经过大家的努力,第7块稳稳地堆了上去,大家纷纷说“还是谨慎了”,欢呼合影后把积木收起来了。

转折就在这时发生了,旁边一组看到我们在继续挑战,他们小组迅速招呼人手也开始继续堆,但是他们没有堆完第7块就停止,而是继续尝试第8块,第9块,第10块,一直到挑战第11块,此时队伍中身材娇小的姑娘已经要垫脚才能够把积木挪到最顶端,周围微观的同学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劲,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欣喜,全场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而正是这样的一个转折,让我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在堆完了第7块就停止了?为什么比赛中我们小组没有尝试第7块来挑战获得第一名,而不是并列第一名?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应该试一下我们的极限在哪里?为什么他们小组就会选择去继续挑战?这中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由此就引出了今天我想讨论的话题。

一、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这个话题和《接到一项工作,你会选择马上做还是等一下?》类似,其实也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我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聊聊自己的感悟:

从竞赛结果来看:参考竞赛项目进行的实况,我们组选择“见好就收”,是风险较低且能保障部分经济利益的抉择,除了出现最后10秒钟另一个组挑战成功第7块这一种情况外,几乎100%确保我们组能够拿到第一名,而如果选择“挑战到底”,第7块挑战成功则单独第一名,失败则最后一名,利益提升微小但风险巨大。纯就比赛而言,我们的选择可以认为是正确的。类似的场景也较普遍,例如下图中国外非常出名的百万奖金大挑战综艺节目。

从追求卓越来看:我们在拿到第一名结束竞赛后,选择继续尝试完成第7块的挑战是我们对于没能在竞赛中尝试的遗憾下意识的自我修复,但挑战成功后我们组所有人没有人意识到我们或许还能做的更好,还可以继续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而另一组同学却意识到了并且用行为做出了表率,为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产品交付来看:我们日常是不是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在进行产品功能设计、交互设计、通用性设计等方面,满足于够用,见好就收,只要业务侧需求被满足,产品功能能用就够了,至于是不是可以将功能逻辑设计的更完备、交互体验设计更符合用户动线和习惯、对于可复用的能力做好通用性设计等等就都抛在脑后了?如果存在类似的情况,或许可以提醒下自己,在这时选择“见好就收”,还是“挑战到底”?

类似情况我们会不断地遇到,我个人目前会倾向只要条件允许,尽力去挑战,因为这一瞬间的抉择,没有选择挑战,有可能会成为心中一直过不去的“意难平”,而错过这个尝试的时机,你可能再也无法重来,也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能够做到。

我们需要权衡的不仅是安全与风险,更是机遇与后悔。选择“见好就收”是一种稳妥的选择,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选择并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实现更好的自我价值。在职场、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选择时刻挑战自己,去探索自己的极限,这是我们能够不断成长、进步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在不断挑战中不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而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践行的信条,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敢于挑战,追求更好的自己。

结语

人生应该要勇于挑战,在挑战中努力,在挑战中欢呼,在挑战中失落,但那都是难能可贵的成长经历。哪怕仅是为了让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不因当时的怯懦、犹豫没能勇敢尝试而后悔,也要鼓起勇气去挑战!

本文由 @有趣的产品经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