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微信的投资人,去哪了?

534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不回微信的投资人,去哪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定焦,作者 | 温故、向园、布鲁斯、星星,编辑 | 温故

最近,纸牌游戏“掼蛋”火了,同时德州扑克不香了。投资圈有一些人,开始从德州扑克转战掼蛋。这被一些人视为风向转变。

前几年创业创投火热时,风险投资人非常活跃,他们频繁出现在各种论坛、路演上,发表个人观点,和创业者打成一片。现在热潮退去后,市场重新洗牌,一些投资人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有人发现,身边不回微信的投资人变多了。

一个投资人不回你消息,过去可能是因为忙,现在可能是因为什么?

针对这个有争议的话题,「定焦」跟几位投资人聊了聊。他们有的说这是自己拒绝广撒网式创业者的方式;有的说比起不回别人消息,更常出现的情况是别人不回自己消息;还有的说人们对投资这份职业存在误解,真正专业的投资人一直都没有变。

“不回消息”这一简单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折射了创投市场过去几年的行情变迁。

以下是五位投资人的故事,和他们的真实体感。

不回微信是“假”,投资人地位变了是真

潘陵坤|中青创投 消费投资人

我不回创业者微信的情况的确变多了。

更多时候我是“有意”没回消息。可能因为我对这个项目实在不感兴趣、或是感觉创始人不靠谱,或是项目方向、轮次和规模不符合。

我今年“不回微信”的情况更多一些。以前我们会主动看项目,收集大量项目到项目库里再做筛选。现在,收到BP后,我的第一想法是,哪怕给不了钱,是不是也能给一些建议和帮助。我想深度思考后再回复,但有时没有答案,有时是忙到忘记回复。

另外,我也发现创业者海投BP(商业计划书)的比例更高了。很多人可能是“搂草打兔子”的心态,通过一些渠道找到投资人的联系方式,就捎带发一发,看看有没有机会,并没有了解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偏好方向。

投资人不回创业者微信的情况,的确越来越普遍,但并不是因为投资人高冷。恰恰相反,相对于过往投资方的地位比较高,更像“甲方爸爸”,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双方的关系被逐渐拉平了。

创业者也越来越认清一个现实——除了国内顶级的投资机构,大多数腰部以下机构参与,很难让创业项目有质的突破;投资机构的钱只能解决短期的需求,真正健康的商业模式还得靠自我造血。

当然,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话语权也在明显下降。这和疫情以来投资机构曝光度变低,花钱更谨慎、出手少有关。

看似是“不回微信”,实际上,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投资人和创业者各有各的难,彼此更能互相理解了。

投资行业也正在经历大洗牌,机构对投资人的要求是更加专业化、精英化、产业化,LP(有限合伙人,出资人)对GP(普通合伙人,基金的管理人)也有了更多要求。做投资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广投”,要纵向深入产业,产投结合,专注自己的领域,不懂的、不熟悉的行业不参与。

因为投资环境变化,这行也不好干了,投资人压力越来越大,身边陆续有投资人转行。去年因为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判断不清,我也有些迷茫。到年底,我马上进入出差状态,迫切需要了解市场动态,跟进创业者的需求和想法。

今年消费投资的趋势是稳中向好的,我们也能看到消费行业各类新产品、新品牌的爆发。拿我个人来说,今年在线下见创业者的频率和出差频次都变高了。我上个月一连跑了好几座城市和地区,上海、安徽、浙江、广东等地。

但说实话,我对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不是很满意。可能是因为前几年一级市场很活跃,现在难免有一种落差感,也可能是因为裤腰带勒太紧,没有跟进一些不错的项目。比如,我接触了一些宠物科技、智慧家居的项目,如果预判行情很好的情况下是值得参与的,但现在公司对DPI(投入资本分红率,体现基金实际收回资金的比例)的考核变高了,经过整体评估后就没有出手。

基于多重因素,这半年以来只参与了便利店,新式茶饮等几个项目,并且金额都不大。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各行业都可以百花齐放,届时投资行业也将重新迎来春天。

投资人不回消息是偶然,更多的是创始人不回我们消息

阿树|高级投资经理 硬科技赛道

作为一个比较注重社交礼仪的人,我的习惯是,如果对方是用疑问句跟我聊天,我会讲到陈述句为止,再简单聊两句结束话题。

这也使得我基本很少不回微信,一般不回微信消息只有两种可能,时间不方便或不知道该怎么回。

我在周末或休假时不常回工作消息,一般会等到工作时间再回复,对我来说,休息与工作同样重要。

另外一类消息同样棘手,比如有些FA会每天早上7:30准时给我发项目介绍,即使我说了不需要,他还是很坚持,后面我便不再回复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对方很勤奋,但有时也会觉得这个行为很偷懒——都是群发的消息,项目质量也很差。

再比如有些信息没有对齐的对话,也会让我被很尴尬的夹在中间,不知如何回复。比如有FA晚上给我发信息问我有没有拿到企业的材料,需要他做什么配合,但其实当天下午企业方已经打电话通知我老股东准备继续跟投,不方便提供材料,下次再合作。

实际上,比起我不回别人消息,更常出现的情况是别人不回我消息。创始人、项目董秘、财务总监等等,即使我每周都会联系他们,他们依旧对我爱搭不理。

被拒绝、没有回音其实还好,我有心理准备,更让我担心的是对方“答非所问”。

比如你跟他问了一堆问句,他回你一个抱拳表情包;比如你提前准备好了一套话术,他跟你说一句你好……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对方的意图,对话就此尬在当场。

不过这也很正常,头部创业者的话语权一直都高于投资人。一个赛道里面可能就这么五六家公司,五六家公司里面做的最好的一两家企业,所有机构都会去抢,我觉得他们是有资格对投资人say no的。

同时,为了规避线上沟通容易出现的这类问题,一般对于有意向的标的,我们还是会选择线下见面沟通。

今年去参加一个项目举办的公开活动,我就直观感受到了同行们的激烈竞争。当时会场外的接待台上有投资机构签到册,一本共有二三十张纸,每张纸上都有我熟悉的投资人名字,我预估当时台下差不多坐着400多家机构。这还只是到场的机构,可想而知接触过这个项目的机构得有多少个。

近期我们又开始忙起来了。这周我已经看了9个项目,还有好几个公司内部的长会,每天下班之后,我都困到连饭都不想吃就想直接倒下睡觉,因此有时候消息回复不及时,我也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上半年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有几个项目都没投出去,比如企业方坚持要用原来的估值,或者企业尽调不合格等,过完五一回来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同事们的精神压力都很大。

跟前几年相比,今年的投资行业更不好干。明显可以看到,二级市场很多的标的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的标的却贵过上市公司,市场行情倒逼投资人更加关注企业的业绩和增速,投资也会更加谨慎和保守。

我最近打开朋友圈,发现几个不同方向的投资人都选择了转行,有的转做FA,有的转做实业,有的转行卖保险,有的直接裸辞休息。他们的心态我也能理解,即使不转行,面临的压力也很大,那还不如重新开始。

能在这个行业坚持已属不易,相比之下,投资人不回信息已经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我们也需要被理解、被包容。

投资更难做了,借机上课提升自己

赵杨博|启宸资本产业负责人 关注消费、军工制造、AI

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平时比较忙,投资看项目占我大半精力。我们今年还新开辟了FA业务,主要为被投企业及认识多年的创业者服务。但即便再忙,我也会回微信消息。有时候我会在晚上集中回复一批,有些暂时不知道咋回的就先置顶,等有空想清楚了再回。

现在投资不好做,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那些强势的美元基金,现在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过去它们最擅长的消费互联网,红利已经彻底消失了,A股比较火的新能源、半导体,它们能参与的又比较有限,而且这些公司一般不会去境外上市。

所以从去年开始,不论是VC(风险投资机构)还是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以美元背景为主的基金,很多都在控制规模。

二级市场不景气,公司股价上不来,一级市场大家的投资意愿就会比较弱,进而导致流动性变差。从LP的角度,投资会变得更谨慎。这进一步会导致募资困难。

现在地方政府是相对活跃的出资方,他们跟传统的市场化LP不同,会在税收、就业、落地返投等方面有一些要求,有一些投资机构就围绕地方来做。

这导致出现一个客观的结果,这两年投资机构变得很分散,不像过去那样,美元基金占据相对主导地位。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身边确实有一些美元基金的投资人,主动或被动先不干投资了,有些是在等待机会,有些想歇一歇。

我现在也玩掼蛋,但纯粹是为了玩,不是为了业务。但在投资圈,掼蛋确实形成了一种风气传导。

之前美元基金的规模比较大,内部会进行分组,投资人有各自负责的方向,这两年因为市场变化,导致一些投资人关注的领域发生变化。有一些FA,在给投资机构推项目时,可能不知道自己对接的投资人的最新动态,投资人看到项目不感兴趣,可能就不回消息了。而且,有些投资人可能都已经离职了。

而现在新出现的一些分散化的机构,跟传统的大机构不太一样,他们的投资布局可能围绕地方展开,你也不知道他们的投资人具体关注什么赛道,这也会导致一些创业者和FA在沟通时出现不对口的情况。

任何行业都会有周期,市场环境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现在做投资确实不容易,想要做好就更难。

我觉得不论市场环境如何,提升自己都是有必要的。我现在每周末都会跨城市去上课,学习新东西,认识更多人。这样在机会来临时,才有能力抓得住。

不愿意频繁沟通,社交不是最核心的投资方式

胡康|投资机构合伙人 文化领域

之所以在社交媒体上没那么活跃,是因为我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了三块,用来社交的时间变少了。

我现在主要做三件事,看一些新项目、处理老项目,以及花一些时间在学习某一行业上。这三者的占比各三分之一,但处理老项目的时间,经常要多于投新项目的时间。

对于之前投资的项目,我还需要参加各种股东会、董事会,被分散了不少精力,特别是影视领域的项目,需要为之前投的几家公司思考退出方式和转型方向,这件事也占据了我这几年不少时间,毕竟投资的核心还是退出,创业者需要现金流,投资人也需要现金流,不能自己一直哐哐往里投。

不回微信的投资人,去哪了?

现在面对新项目,我变得更谨慎了。最直观的是,对于是否要见新创业者这件事,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以前收到一些创业者发来邮件邀请,我还会抱着行业学习的想法都去看看。最近这种心态没有了,大多数创业者都属于朋友介绍,面对那些意向不太大的项目,我也不会浪费时间看了。

就像最近一周,我一共去了三家公司考察,一家做硬件,一家做影视,前两家都是老项目,剩下那个便是朋友推荐的创业者。

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用来社交的时间变少了。比如我今年添加好友的频率就很低,基本参加会议认识的人,都不加了。频繁沟通的创业者也少了,能聊上几句的,都是在价值观、做事风格上比较搭,企业也经得住考验的人。

不仅如此,我也没那么愿意主动社交了。最早大家都认为圈子很重要,有人脉就会有很多好项目,大家一起投一起赚钱,但这些年的惨痛经验告诉我们,有时正是因为这个圈子,才导致投资失败,而且长久下去,投资者还会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我觉得还不如不去交流,凭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体悟去投资,现在我会花很多时间用来学习调研,深入了解一些企业、行业,或者一些专业的东西。社交不是最核心的投资方式。

在投资心态上,我也发生了转变。十年前我愿意夸夸其谈,说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参加各种活动,但现在回想起来,忙不代表就有结果,甚至忙可能是自己没做好的一种体现。因为前期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了解,才导致后来需要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原来也喜欢追风口,像我最早投资影视,就是赶上了行业最热的时候,好在也吃到了几年红利,但你会发现,彼时个人命运和整个行业命运已经搅在了一起,对于投资人来说,什么时候离开很重要,如果没有及时退出,当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时,自己就深陷其中很难出来了。

以前吃饭聊天,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目的性特别强,你要我的投资,我要你的回报,聊一些类似“干货”式的东西,但真正到达一定年龄和阅历后才发现,创业者的品性、成长背景特别重要,只有大家在一起是比较惺惺相惜,做事情比较匹配,才能长久走到一起,完成一件事儿。而投资人的内核也要稳,不能太过激进,看到风吹草动就追,肯定是不行的。

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的投资人一直都在看项目

丁柏然|德物资本管理合伙人 关注企业服务、AI

今年投资行业确实很不容易,跟前几年相比会更难一些。但投资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界传闻的“投资人都在玩掼蛋”“投资人去讲脱口秀”,我觉得都是误解。

前几年,市场上的热钱很多,很多人觉得募资很容易,有些上市公司创始人在股市里套点钱,或者找几个大佬凑点钱,几个亿的基金就成立了。把钱投出去也不难,如果项目筛选不严格,这点钱很快就投完了。

但这种满世界都是投资人的状态,其实是不正常的

投资基金的“募投管退”四个环节,这其中投资判断一直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投资人要在项目早期判断这个项目未来是否能做大,非常考验对行业的理解和对创始人的判断。而如何以五倍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从被投项目退出,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注册的GP大概有2万家左右,但真正持续活跃,保持看项目的,可能也就三五百家。现在我们看到有些投资人不活跃了,不是因为这个时点投资变难了,而是投资本身就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好的事。

前段时间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三五年前融资很容易,因为市场上钱很多,但除了融资之外,其他所有事情都很难,招人很难(工资很高),竞争激烈,因为阿猫阿狗都进来了。

今年开始市场变冷清了,融资现在变得很难,但是其他事情反而开始变得更容易,市场上的人多了,现在招人很容易,竞争也没那么激烈了,我们反而可以沉下心来做业务。

投资其实是一样的逻辑。你赶在最热的时间点,虽然钱好像很多,但其他各方面的成本都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当前的市场环境。

头部的投资机构,都还在非常认真地看项目,只是出手更谨慎了,因为现在正好赶上了范式的转变。

真正专业的投资人,不论是头部的白马机构还是我们这样的黑马,一直持续地在市场里看项目,深耕行业和企业,做行业研究,这帮人一直都没有变。只是因为在市场热钱比较多的那两三年,投资人队伍快速膨胀了,但这其中肯定会有水分。一些人耐不住寂寞,也缺乏对行业的热爱,会慢慢退出,这是正常的市场反馈。

对比二级市场,创业投资可能整体规模没有那么大,但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非常大,创业创新持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作为投资人,永远要用谨慎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发展,否则做不了投资。

早期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太大,如果只看到风险的话,最后的结论一定是不要投。创投基金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和专业认知对抗单个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甚至行业的进化,也给出资人分享了成果。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即使再难,我们也会坚持下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阿树、胡康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