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边填鸭式洗脑

624次阅读
没有评论

什么是填鸭式洗脑?它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屡次成功?我们应该如何警惕填鸭式洗脑?本文将从以上几点出发,带你剖析填鸭式洗脑的本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警惕身边填鸭式洗脑

有一天,一家公司CEO问部门总监:你们部门里,谁最出色?总监立刻回答:小李。

CEO又问:为什么是他?

总监说:“小李总是充满好奇,积极向前,他不仅完成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学习能力强,能够迅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他总是能从新的角度提出一些独特的问题,挑战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我曾预感到,小李将是部门的变革者,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他的工作方式、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部门效率。”

得知自己得到总监的赞扬,小李很高兴。

后来,有人问他:你是怎么做到提高部门效率的?小李回答:我始终相信,永远追问为什么,是找到问题答案、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天,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员工,都认同对问题进行深入追问的重要性。

然而,世界上也存在一种提问方式,那就是在提问“为什么”之后,引导人们接受一个捏造、偏颇的观点,以达到操控认知,洗脑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这种将知识强行塞给人,不让人自由思考的教育方式,称为“填鸭式教育”;现在,这种方式进一步演变,变成了“注射式洗脑”。

没过多久,我就提醒自己,警惕那些提问“为什么”后,给你灌输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却不能实际运用的人。

一、“注射式”洗脑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提出的为什么和答案“驴头不对马嘴”,强行扭曲别人的认识,并且里面掺杂诸多情绪引导色彩,试图改变、或强化原有观念。

比如:为什么乔布斯最后选择果汁疗法,来对抗癌症?因为他看到传统医学限制?还是他认为自然疗法和西医并不冲突?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投资核能?因为他觉得可再生能源前景并不乐观,还是他认为,核能是人类能源未来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乔布斯在确诊癌症后,最初确实采取非常规疗法,但最后还是回归到了传统医学治疗,而盖茨是一个公开支持核能的科技巨头。

这类“追问”真实目的并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设立问题,通过该问题引导你的思考方式,往另一个地方去,从而强化某个立场,看似合乎逻辑,仔细思考就会漏洞百出。

前几天看到一篇内容写概率,引用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的例子。

说扔硬币游戏中,假设你已经连续扔出9次正面,第10次反面的概率自然就会很大。看完后,我差点笑出声。

为什么?

这个观点看似合乎逻辑,其实是一个漏洞。

在常规认知中,我们认为扔硬币的结果应该正反面各半,如果连续扔出9次正面,那么,下一次扔出反面的概率应该更大一些,以便达到正反面各半的均衡。

仔细思考,你会发现,硬币每一次投掷都是独立事件,每次投掷结果出现正面、反面的概率始终都是50%;前面已经扔出的结果,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不会影响到下一次投掷的结果。

那怎么就可能反面概率更大呢?

生活中此类事情太多了。有人认为智商高,职业就能成功;我昨天洗了车,今天就下雨了,洗车肯定导致了下雨。

如果在股市领域投资大量金钱、时间,就一定能得到回报;甚至选择决定命运……,我实在不想去反驳,也不知道哪里听到的观点。

自己都没验证,你又怎么知道?

其次,注射式洗脑所提问题一般很大,不好解决,然后,提问题的人,给的方案又是大而全,强调宏观、全面接受信息,而不是通过批判性思考来理解,聚焦某个问题。

比如:

最近在看一些私域营销的白皮书,我发现,那些内容首先描述如今互联网环境多么恶劣,然后指出,只有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才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来。

接着会详细介绍如何建立、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如微信群、做好内容营销、进行精准推送,并强调,只要做好这些,就能在环境中胜出。

我就在想,它提出了一个巨大且很难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然后,给一个看似全面的解决方案“私域营销”,就让人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事实上,私域有其优点,但也不是唯一最好的解决方案,关键很多细节不是一个词汇就能解决的。

拿“精准推送”而言,到底怎么推?一旦你认真研究起来,也就明白那句,“我知道,我知道,可就用不起来」是什么感觉了。

由此,填鸭式洗脑手法巧妙,防不胜防,它往往通过在信息中潜入我们难以拒绝或质疑的元素里,使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一些看似合理,实际可能有偏差或错误的观点。

二、“注射式洗脑”成功的原因

之所以注射式洗脑屡试屡爽,我认为,按照逻辑递进关系,存在两方面原因:

1. 语言结构的变化

学习和理解语言,不只是记单词或句子那么简单。实际上,我们依赖一些基本规则、结构来理解和学习语言。

首先,语法结构、词义和句法规则是语言的骨架,就像建筑图纸一样,决定我们怎样把词汇,拼成有意义的句子。

然后,我们遇到新的句子时,不可能每次都从头开始学。

这好比每到一个新城市,你不可能重新学驾驶技能,而是依赖已经掌握的技能和规则。

同样,我们阅读文章、查看报告,也是依赖已知的语法规则和词汇、个人经验,去理解和学习新的句子。

尽管语法结构、句法规则,在具体语言表达中可能不直接显示,我们仍能通过研究和分析语言,挖掘出这些隐含的规则。

如同:

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找出那些不易察觉的交通规则一样;但是,一旦你掌握这些结构,反而又是会让你陷入”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你知道的东西越多,实则“知道的东西”会控制着你,对于那些已知中不同部分的挖掘,反而显得无力。

做营销7年,我有很深刻感受。

看似经验积累很多,掌握各种术语、方法论、并且了解如何在各种场景下,运营它们;然而,我最近发现自己很难从新手角度看问题。

我可能在试图解释一个复杂概念给新手时,感到困难,因为已经习惯了使用专业术语、或熟悉概念;而对新手来说,这些是陌生的。

同样,我习惯用自己掌握的规则、方法、结构来解析问题,对于那些超出知识范围的可能性,有时我会无力,因为,我会过度依赖已经知道的解决方案。

所以,别人的表达(语言结构)本身是动态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知选择吸取,最后这些东西,反而成了注射的针剂。

2. 思考与感觉的交融

我觉得,应该把“思考的逻辑”和“感觉”分开来看。

于是,基于这个我提出了两个问题:语言结构,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觉?语言结构,会不会改变想要说的东西?

个人认为,语言确实可以影响感觉。比如说:通过把语言从主动变成被动,可以让人更注意到角色变化。

但是,这并不会改变语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有时候,我们也可能会从句子、语言中读出一些暗含的意思。

也就是说,内容可能有一些不明说的含义和附加思想(subsidiary thought);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弄清楚哪些是附加的意思,哪些是句子本身想要说的。

我个人倾向于去掉可能的附加意思,看看这样做后语言的真实意思是否会改变。如果真实意思改变了,那说明这个附加的意思,是句子本身想要表达的;如果没有改变,那就说明它并不影响语言的基本含义。

同时,我还发现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结构如何被分解,可能会让意思产生一些差异。

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完全表达出一个想法,有些句子可能会有歧义,也可能会有情绪,审美,诗意等多重含义。

因此,我认为,如果能把句子转换成一种逻辑形式,消除歧义和时态问题,那么,改变句子的结构就不会影响到句子本身的意思。

这样处理过的内容,才能真正用来讨论思想和命题。

警惕身边填鸭式洗脑

举个例子: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某公司,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分析,里面提到,新型太阳能电池虽然效率较高,但制造成本也相对提高了。

他直接表达的意思是,新型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高,但隐含的意思可能是,这种电池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中的可能问题。

也就是说,虽然电池在实验室环境下表现出色,但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可能会限制它在商业市场上的应用。

所以,一旦严谨的逻辑和感觉放在一起,可能让人出现困惑,不知道该遵循他们的逻辑推理,还是直觉、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大脑认知天性有一个最基本需求,就是节能,一切需要消耗能量的问题,都违背天性,它会选择最节能的路线。

比如:

如果你正在策划一场大型活动,面临许多琐碎且复杂的事情需要处理,它可能会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而忽视那些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但可能带来更好效果的解决方案。

当你累的时,会遇到一些看似安慰人的言辞,如”现在压力很大,走得很累,是因为社会阶层无法改变;命运都是被安排好的,努力无意义。”

这些观点看似在安慰你,帮你节省能量,减轻压力,实际上,在无形中塑造着思维,让你觉得努力无效,剥夺着你所有的动力。

据此,社会层面语言结构的变化,个人层面思考与感觉的交融,大脑的认知天性,才让我们无法摆脱填鸭式洗脑的困窘。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不仅要知道“填鸭式洗脑”的概念,以及谁在影响,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

三、一些建议

这三个点,已经融入我日常生活,你可以试试看:

1.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

如果有人跑来问我,为什么甲比乙有头脑、更聪明、做人也实在,可结果甲是副手,乙却做老大的位置?

这时候,我没必要去捉摸这问题背后的原因。

这个问题他问的,可能本身就有问题。

实话说,谁能确定甲真的就比乙强,更聪明,或者做人更靠谱呢?可能此人自己都没发现实情,或者他就是故意设套,想看我往里钻。

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反问他,这想法我有点好奇,到底基于什么情况下想思考的?可以说说吗?

我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比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多培养「反质疑能力」,一些人的提问,仅代表浅层次提出为什么,反质疑讲究对为什么,再进行批判思考。

这一切会让你挖掘到假设的基础、问题背景、以及对方思考框架,这都是完整塑造自身思维必要的材料,认知层最重要骨架。

2.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提问的人一般内心有想法,他不过想强化一些结果,在结果之上,再挖掘一点儿没有考虑到的东西。

不过,这并不重要。我会基于对方给我的一些思考,然后运用3V公式进行引导进入新逻辑中。

3V分别代表,vision(理想)希望达到的状态,渴望得到的东西,别人内心由衷想尝试的事情;value(价值观),判断事物时候所重视的价值、vocabulary(语汇),用什么样的表达词汇。

举个例子:

很多人做副业喜欢从“自媒体开始”,他们问我还有机会吗?我会基于答案再假设。

如果你的理想是用“自媒体”开拓一条新曲线,那么,你的价值在于通过平台传播信息,引导公众思考,甚至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

所以,作为一个刚入门自媒体人,你觉得,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特质才能在蓝海都没有的市场,卷出花?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足够努力,才比别人优秀,或传递给哪类受众,才能弯道超车?

最终不难发现,问题从理想状态,反哺到了怎么办,优质提问是开放的,可以帮助被问者,自然而然回答,找到新大陆。

3. 搞清楚怎么样/做

有了怎么办后,继续挖,直到找到清晰的路径,很重要。

进一步说,“怎么办和怎么做”是两码事儿。

“怎么办”是说事情理论上的处理方式,比如说,你要瘦,理论上你就少吃多动,这就是“怎么办”。

而“怎么做”呢?是你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瘦,比如早饭只吃一个苹果,中午只吃蔬菜,晚上不吃主食,每天跑五公里。

如果你只知道“怎么办”,却不知道“怎么做”,那是没学全。

一天翻遍10本减肥书,如果你不去实际行动,还是瘦不下来;这就是很多人,总说我知道很多道理,可为啥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因为他们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为什么加观点等于注射器。为什么加是什么、怎么做等于黄金圈思维(The Golden Circle),是闭环,等于一套完善工具,缺一不可。

这三个方法,我不并不希望把它们“填鸭”给你,只希望你能有一丝启发,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思考方法。

总体而言:

别再给大脑,打针了。

对于我来说,悟到的最高境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有没有用,一验便知,远离那些颅内共鸣的事。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