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751次阅读
没有评论

「Interested in working at OpenAI ?」

 

香港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彭博,在今年2月3日收到了一封来自 OpenAI 的邀约邮件。吸引这家 AI 巨头的,是他作为独立开发者发布的一个开源模型:RWKV。信中并没有包含具体薪资。不过,此前有消息称 OpenAI 为软件工程师提供的年薪中位数为92.5万美元。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当时国内还少有人关注到这个创新的模型设计

 

彭博回复了邮件:「OpenAI is great, but I like building Open AI :) Let me know if OpenAI plans to build a community project one day.”(OpenAI很好,但我喜欢建设 Open 的 AI :) 如果OpenAI哪天计划做一个社区驱动的项目,欢迎告诉我)。

 

如今,他是元智能OS的创始人。这是一个基于RWKV模型的创业公司。他更希望建设真正Open的AI,这需要更多商业和资金的支持。这就像Linux是免费的,基于Linux开源生态,会形成 Redhat 这样的商业公司。

 

为了降低模型的推理成本,RWKV 创新性地将大模型最常用的 Transformer 架构改写成了RNN,这展现出的实用价值受到了业内的关注。让团队引以为傲,反复强调的是:在开放研究组织 LMSYS 每周更新排行榜中,真实用户测评的Elo排名中,RWKV系的对话模型 Raven-14B 的排在Alpaca-13B、OpenAssistant-Pythia-12B、ChatGLM-6B等知名项目前。

 

而RWKV和Raven,从设计,到优化,到大规模训练,全部由彭博一人完成。

 

在执行推理任务时,RWKV的性能优越。如果Transfomer架构的算力成本是T(序列长度)的平方,RWKV推理的算力成本只有T分之一,并且显存的占用是恒定的。「我们是市面上真正能够在手机的芯片上长期跑的模型。因为其他的模型跑着跑着显存就会爆掉。」元智能的另一位联创罗璇介绍。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独特的性能,让RWKV在开源社区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得到了来自Stability AI的算力支持。RWKV也积累起了自己的开发者社群,并成立了RWKV基金会。5月底,来自全世界27个研究机构、开源社区、高校的RWKV开发者们合著的论文才在arxiv上发表,外界得以更详细了解模型设计的细节。

 

大模型的热潮让黑客松复兴。在今年4月份深圳一场黑客松上,经历三组初赛后,「第一个国产开源语言模型RWKV」在进入决赛的17个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罗璇便是这场黑客松的发起人。他表示,这场开启于3月的比赛「可能是中国最早的 AIGC 黑客松」。他是AI-Transformer 社群的创始人,曾在腾讯担任高级产品经理、猎豹移动担任高级产品总监;2016年 all in AI,先后在阿里巴巴机器人部门和AI Lab担任产品总监,2018年创业做了AMR机器人公司,担任Syrius矩星的联合创始人。

 

夺冠之后,RWKV 团队想尝试商业化,需要一个产品和市场经验丰富的人,于是邀请罗璇加入。此后,基于RWKV的商业团队组成了4人创始团队:RWKV原作彭博、CTO 刘潇、COO孔晴、罗璇。这便是「元智能OS」的起源。

 

罗璇介绍,目前元智能OS团队有7人,主要精力依旧放在训练更好的基础模型上。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第一轮融资,也已经接到一些微调行业模型的商单。而元智能OS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大模型时代的Android。这意味着开发者基于RWKV开发应用,形成生态,与模型适配的芯片会进入终端。

 

诞生于个人开发者的创新模型

 

RWKV这一模型读作「Ra Ku」,最初的作者只有彭博一个人。RWKV模型的诞生,一部分源自彭博自己用AI生成小说的兴趣。

 

小说是一种需要连贯逻辑、内在世界观的长文本。三年前,GPT系列模型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是长文本生成依旧是不小的挑战。

 

在2017年的谷歌论文中,为了实现Attention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如今被LLM广泛采用的Transformer架构。这一架构的特点是具有可扩展性。并行的Transformer组件提升了模型训练数据的效率,从而让LLM的参数规模持续增加,最终出现了「智能涌现」的特点。

 

但是这一架构也有缺点,在执行推理任务,也就是生成内容的时候,计算复杂度会随着序列长度(T)成2次方O(T*2)增加,这意味着推理时计算成本的也会成2次方增加。这种计算复杂度的增加是由Attention机制带来的,因此,一部分研究者在思考如何能够简化Attention机制。

 

2021年,苹果发布了一篇论文《An Attention Free Transformer》,提出了种不需要 Attention 机制的 Transformer 模型。这给了彭博很大的启发,他将这篇论文中的公式进行改写,成功将Attention公式改写成了RNN(循环神经网络)形式。循环神经网络是之前 NLP 里最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

 

公式的改写,将推理的计算复杂度降为了线性增长。于是,RWKV被形容为成兼具Transformer与RNN优点的模型架构:可并行高效训练、推理性能优越。

 

RWKV模型训练完成后,彭博将其在国外的GitHub、以及国内的魔搭社区上线。他开发了更适合对话的ChatRWKV,并建立了Discord社区、QQ群,欢迎开发者们一起做「大规模语言模型的 Stable Diffusion」、「开源ChatGPT」。这样一个出自独立开发者的模型,在5月初, RWKV一度在开放研究组织LMSYS的模型对抗排名中取得了第六名,无疑令人惊喜。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对于小型创业团队、个人开发者而言,RWKV是没有算力门槛,是可以快速尝试的模型。在最近一次不到二十人的小范围聚会中,我遇到四五个基于大模型做应用的创业者。其中就有两个使用了RWKV。

 

这样创业小团队的画像很常见:基于已有的开源模型,结合私有数据做Finetune,帮助一些需要提升效率的企业,做模型定制或内部的 AI Agent 开发。

 

他们常常在开源社区选用最合适的模型,也熟悉各个开源模型的特点。一位创业者则在朋友圈展示出RWKV的安卓端版的页面,这是一个可以在手机端进行推理的模型版本。

 

其中一位创业者表示,RWKV模型的优势是处理长文本的信息,并给出回应,因此在格外需要这一能力的用例上会优先考虑,不过模型的缺点也很明显,发散性太强,交互过程中会容易偏离话题。「它实际上的竞争对手是GLM」他说。

 

ChatGLM是清华智谱团队开发的模型。其中的6B版本在国内开源模型中表现出色,颇有口碑。几天前团队刚刚宣布了此前开源的ChatGLM-6B 和ChatGLM2-6B允许商用。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RWKV保持开源,元智能OS想成为大模型时代的安卓

 

在开源模型层出不穷的当下,如何评测模型无疑是关键任务。各家也往往搬出其自研模型在MMLU、AGIEval、C-Eval等评测基准上的表现,以自证模型能力。但不止一位行业人士指出,模型可以根据评测基准做特定的数据优化,由此最终得到比较好的打分结果。这一现象难免令外界无所适从。

 

要真正理解RWKV在排行榜上取得的排名的含义,就需要理解排名产生的规则。开放研究组织 LMSYS 则创新地尝试一种综合的测评策略,每周更新排行榜。最新的结果显示,RWKV系列 14B的对话模型 Raven 排在第15位,综合排位在ChatGLM-6B(清华-智谱)之前,后者是在国内颇具口碑的开源模型。在5月8日的排行中,RWKV一度排在第六。

 

LMSYS的测评策略中一共使用三种方式为模型打分,RWKV似乎在第一种 Chatbot Arena(对话模型竞技场)的表现上更加优越;而在MT-bench、MMLU这样的基于任务集的测试上得分偏低。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Chatbot Arena(对话机器人竞技场)是随机匿名的人类打分机制。在网页上,访客同时跟两个匿名模型进行交互,并投票给更认为体验更佳的一方。这样收集众多模型间1V1的比拼结果之后,LMSYS最终统计模型的排名。在每周的排名公布时,也会公布任意两个模型在竞技场上「狭路相逢」时的表现。最近一周,当RWKV-4-Raven-14B与ChatGLM-6B被人类比较时,59%的概率下,人类会觉得 Raven 表现更优秀,这或许说明了在对话的场景下,Raven略胜一筹。

 

而在MT-bench、MMLU这样的基于任务集的测试上得分偏低,这表明RWKV在能力泛化、知识迁移、多轮有挑战的任务上能力较弱。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罗璇曾形容 RWKV 是「最佳开源可商用」LLM。不过,在百川智能 Baichuan-13B、智谱 ChatGLM2-6B 先后宣布开源可商用之后,国内开源可商用的模型格局必然发生新的变化。5月,RWKV在Hugging face模型平台上线,但目前已经不在 Open LLM Leaderboard 榜单上,ChatGLM2-6B 和 Baichuan-7B 榜单中排位相近。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在5月接受36Kr采访时,彭博表示「RWKV 中文 7B 模型和 ChatGLM 6B 中文模型也是互有胜负,不过,RWKV 还没开始真正炼中文模型,使用的是英文词表,还没有加入大规模中文语料。」

 

彭博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训练模型上,RWKV-4-world 系列模型也在不断上线中,其中就包括了针对中文的特化模型,重点提升了中文能力,降低了其它语言的能力。目前Demo也已经开放在魔搭社区供人尝试。在AI作曲上,彭博也发布了最新的开源成果,基于RWKV生成MIDI形式音乐的模型。(注:MIDI一种数字音频格式,用于控制电子音乐设备之间的通信)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RWKV模型本身会一直保持开源和非盈利,目标是成为大模型时代的Linux,而元智能OS则希望能够成为大模型时代安卓。

 

罗璇表示,安卓是 Linux 在手机垂直领域的版本。对应而言,元智能OS就会成为大模型时代某一领域最通用的模型。「大模型时代的安卓」包含了两层含义,「会有一个大的生态,在这个基础上,提供多样的能力给第三方应用;另外一方面,硬件会是RWKV的重要生态。」他介绍,目前终端和服务器上的GPU、CPU都可以用来做模型推理,而在模型训练方面,Nvidia、AMD、Intel等芯片都已能够很好支持,国产芯片中不少也移植了RWKV的算子。

 

「做ChatGPT现在不能做的」: 未来的模型会在端侧运行

 

元智能OS已经接到了帮助一些微调行业垂直领域的商单,客户主要来自金融、律所、智能硬件等行业,以license的形式收年费。RWKV模型吸引它们的主要是两点:全自研,算力成本低。

 

元智能OS会结合特定领域的公开数据,在基础模型上微调一个更具备行业知识的垂直模型,再交由客户结合自己的私有业务数据,进行本地化部署。部署环节往往由第三方技术提供方实现,这是由于公司希望私有数据不外泄。本地化部署所面临的是业务上的门槛,而非技术上的门槛,「数据不能出来,不能进模型。」

 

这也是为什么以API的商业模式的前景开始受到怀疑。尽管OpenAI已经在3月分更新了服务条款,明确表示不再使用任何API的数据进行训练,依旧难以打消企业们对于数据外泄的担忧。

 

元智能OS的观点是明确的:API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 延迟问题难以解决。在智能汽车、智能音箱,以及未来的XR眼镜、头显等场景,通过API调用云端算力资源的延迟性较高。「现在Open AI的API调用体验非常差,实际上是不可用的」
  • 成本问题,调用API按照消耗Token的数量来计费,如果在终端设备上使用功能,还要为云端的Token付费,也是不合理的。罗璇表示,如果接入OpenAI的API,计算下来,一个智能音箱需要10美金的订阅费抵消成本。
  • 数据安全问题。除了企业不愿意外泄数据,在个人助理领域,个人用户也不希望自己的私人数据被传入云端。

 

在端侧运行大模型,也已经是行业内的共识,高通前不久展示针对Stable Diffusion 而做的优化,实现了在安卓手机上运行模型。

RWKV:一个大模型小团队,要做 AI 时代的安卓

 

由于RWKV模型的性能优势,元智能OS将「终端部署大模型」视为自己的最大战场。彭博表示「AI 大模型的决战战场是在硬件上面,也就是芯片。无论是端侧和云测都需要专用芯片。」陆奇在深圳的公开演讲中就曾表示,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大模型会在手机端上运行。

 

目前RWKV已经提供了在Windows 和 Mac、Linux电脑上可以安装的版本 RWKV Runner。除了已经放出的安卓版本,IOS版本在开发中。罗璇告诉极客公园:元智能OS正在进行第一轮融资。团队未来半年的核心还是模型,提升模型能力是一方面,另外也正在和一些芯片公司和算力平台洽谈,打造标杆客户。

 

其中,标杆客户包括有终端部署的形式,也包括跟云平台合作提供API调用。「现在的精力其实是更多在模型训练、开发者生态和融资,接下来会逐渐调整到产品和生态」。

 

「硬件的迭代周期,是天然的门槛」

 

基于大模型的Killer app尚未出现的当下,基于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诸多讨论。

 

Notion AI、Office 365 Copilot这样商业价值确定的应用,共同之处是在成熟的软件产品上新增AIGC功能。罗璇形容,这样的新功能,是「在原来定义好的场景下,提升效率,帮助人节省了劳动力。」

 

但是他认为,这样产品思路并没有带来增量价值;而且,只做效率提升,带来的商业价值很快就会见顶。他认为,如何用大模型带来的生产力创造增量价值,比如「让人们获得更多、更好的数字化内容」,应该是创业者思考的方向。

 

另外一个现象是,调用模型能力,从单点价值出发的创业团队似乎难以形成商业壁垒。「创业公司基于 ChatGPT 能够创造的价值非常单薄」的观点便是代表。

 

比如 Jasper.AI 这样调用模型能力应用的营销写作产品,在ChatGPT推出之后,反而迎来了流量下降。这意味着基础模型能力更强、更易用之后,具备覆盖一部分应用的能力。另外一个例子是 Gammaly,这个已经存在了十几年的写作辅助软件,在ChatGPT表现出优异的语言能之后,也面临着自证「Gammaly 能够提供更好的写作辅助」的新课题。

 

组织过十几场黑客松,作为经历过互联网时代产品老人,罗璇也表示目前的初创产品往往存在问题:

 

  • 对于技术边界理解不深入。或者不知道现在的模型能做什么,或者不知道随着模型发展,未来能够做什么;这表现在,做出来的应用,是模型已经能实现的功能;或者想实现的效果,未来三到五年,通过模型能力也无法实现。

 

  • 对市场竞争格局、现有市场供需关系理解不深入,这容易带来两种结果:做出来的产品很容易被有渠道的大厂直复制;或者做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需求,没有人用。

 

在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理解技术边界,思考技术会如何演变,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变得更加重要,这样才能避免思考产品时刻舟求剑。

 

RWKV模型在进入终端硬件上有优势,罗璇本人也看好模型进入在机器人、XR等手机、PC之外的终端硬件之后所带来的可能性。首先,这些终端硬件带来激活新的应用场景,从而衍生出其上搭载的软件服务和数字化内容;其次,硬件的迭代周期很长,是天然的门槛。

 

「谁先做,就很有可能就有一些优势。」在黑客松中,为了鼓励硬件项目,他还专门设立了硬件奖项。深圳拥有的硬件产业链优势,也寄托了他「让AI发生在中国大湾区」的愿望。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