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00公里的迁徙,一汽-大众“抽签”定去留

526次阅读
没有评论

跨越3000公里的迁徙,一汽-大众“抽签”定去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汽车像素

很多长春人习惯亲切地称呼一汽-大众等本地汽车工厂为“厂里”,与“家里”相对应,显示出职工与工作单位之间某种亲密的联结。厂里不仅是他们衣食住行的中心,可能还是部分职工父母、祖父母工作过的地方。

但一汽-大众不只在长春有厂。2020年一汽-大众年销216.2万辆,曾是国内唯一年销超过200万辆的乘用车企。旗下工厂全国布局,触达成都、佛山、青岛、天津,工厂之间最远的距离在3000公里以上。

如今产量收缩的大背景下,为保住职工岗位尽量避免裁员,一汽-大众不得不在几大基地之间调配人员。越来越多厂里上班的工人,他们不得不离开家里,开启一趟最长3000公里的迁徙。

01 跨越3000公里的迁徙

曹睿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长春了,如今他觉得这样也好。

“本来说6月能回去的,延到了8月底,现在听说有可能还要延。”曹辉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今年1月,曹睿从一汽-大众长春工厂调来佛山分公司工厂“支援”,跟他一起来的,多数是宝来传奇产线上的老员工。今年上半年,宝来传奇逐渐停产,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一汽-大众已开始为负责该车型产线上的员工寻找去处。

彼时,过百余名员工的选择有两种,一是提前去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支援”,所谓支援与调岗不同,6到7个月后还有机会调回长春,支援期间,工作日每天可额外获得65元的补助;第二种选择是继续留下,可一旦宝来传奇真正停产,留下的人将面临待岗风险。

不少宝来传奇产线上的年轻人主动报名,那是不到30岁的曹睿第一次离开东北,一走就是近8个月。

“本来说去年11月中旬就要过来,后来晚了一个多月才出发。”曹睿告诉AutoPix,来的时候正是深冬 ,生长在东北的他知道岭南的冬天温暖如春,但与经验不符,“毕竟连暖气都没有”。保险起见,他还是带了一床厚被子,结果这床被先是当过一段时间垫背,后来当垫背都嫌热,“放潮了,准备扔掉的,或者寄回长春。”

与曹睿一样,临行前大家开始四处打听,去了该注意些什么?住宿需不需要交水电费?工人生活区的购物方便吗?曹睿同班组的同事里有人问过班组长、段长,没有人能回答。

如今,越来越多的一汽-大众员工开始面临是否去外地工厂支援的选择。

“8月很快又要走一批人,这次是去青岛工厂支援。”一汽-大众长春工厂奥迪产线的工人徐勇告诉AutoPix,班组长告诉他们,支援的时长是半年,但这一次很少有人主动报名,“怕去了回不来。”

报名人数不足,班组长、段长先是对员工们做了几轮工作,可是面对数百的支援名额,主动报名的人依然不够。产量需求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将冗余的人力派往外埠工厂支援,似乎是管理者所能争取的较优方案。既能为在职员工保留工作岗位,又能调配人力需求。但问题是,派谁去?

徐勇告诉AutoPix,那是第一次,厂里为了决定支援名单而正式采用了“抓乒乓球”的形式。为了公平起见,一汽-大众为每位员工编号,公开集中抽签决定谁去谁留。最终的结果也显示出了必要的公平,“差不多每个班组都有一个人被抽到。”

一汽-大众五个城市的工厂中,长春工厂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同时历史也最为悠久,已投产超过30年。正因如此,这里老员工众多。徐勇告诉AutoPix,在他所在的班组里,36岁的他已属于较年轻的一波,同事的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都上年龄了,还有家有孩子的,谁愿意去外地支援?”

工人们不愿意去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归来无期。与整体面临停产、待岗的宝来传奇产线上的工人不同,新的支援由于产量的逐步缩减,“派去支援是因为这边(长春工厂)人员冗余,有岗位能安排才好回来,现在这效益,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徐勇暂时是幸运的,支援青岛的抽签结果出来了,里面没有他。但他不知道能维持多久,“这次抽不到还有下次,听天由命了”。

02 两种“抽签”,一类选择

佛山工厂的条件比想象中好很多,宿舍里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员工有自己的书桌,是那种“上床下桌”的配置;运气好的话,还能分到双人间。

这里的生活也比想象中方便,如果能住进厂区南门对面的虹领公寓,不仅上班近,公寓楼紧挨着两座商业广场,北面的“大众新城”里有电影院、数码城和一些娱乐场所,西边的美食街上有很多东北菜、小烧烤,都是长春籍员工喜欢光顾的地方。

虽然条件优渥,但真正适应起来,曹睿还是用了一段时间。比如本地人与北方全然不同的口音,回南天里潮湿的空气,以及入夏后迅速升高的温度。只要有机会,比如放长假了,曹睿还是会选择跨越3000公里回长春。支援的8个月里,他回去过两次,今年2月初一次、6月一次。

曹睿发现,即便从长春到了佛山工厂,情况并没有真正变好。

就在几天前,7月30日前后,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也进行了一轮“抽签”,与长春工厂“抽乒乓球”的规则不同,佛山工厂用了钉钉。但抽签决定的事情是相似的,佛山工厂需要挑选一批员工去支援天津工厂。等待他们的,是2000多公里的迁徙。

“我们整个工段60多人一起抽签,主动报名的有6、7个人,还要抽6个。”一汽-大众佛山二期工厂的潘磊告诉汽车像素(ID:autopix),与长春员工对支援青岛的排斥不同,佛山二期工厂的工人们,对外调支援的接受度高一些,“一半一半吧。”

接受的原因之一,是效益开始变差。与主要负责纯电车型ID.系列的佛山工厂一期不同,佛山工厂二期主要负责大众品牌的探歌、高尔夫八以及奥迪Q2的生产,燃油车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工厂的效益受到影响。

潘磊告诉AutoPix,刚刚过去的7月里,佛山二期工厂每日的产量大约为970辆,数月前,这一数字还是1240辆。产量下降直接导致的是开工不足,“二期工厂之前一个月只排了18、9天的班。”

为庆祝7月中旬母公司的厂庆,7月底开始,一汽-大众六大工厂逐渐开始放假,多数工厂的假期截止于8月3日,但潘磊所在的工段一连放假10多天,“从7月30号放到8月10号。”

对于工人来说,假多并不是好事。徐勇告诉AutoPix,从今年上半年的“工资改革”后,一汽-大众工人的薪酬更加依赖绩效工资或奖金。这意味着,如果工时不够,收入将受到更大影响。

工资的下降困扰着潘磊,但对于来支援的工人来说,受到的影响或许更大。曹睿告诉AutoPix,像他这样的“外地员工”每日本可以领到65元的补助,但只有工作日才有,假期不算。

产量下降的背景下,降低工时是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为了保留职工岗位而不得不采取的策略。但这种维持方式不仅影响员工收入,还整体上降低组织效率,并非长久之计,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9月要开单班生产了。”潘磊告诉AutoPix,目前他所在工段有两个班组,9月后将仅保留一个。多出来的数十人,一部分抽调去天津工厂支援,一部分会被调去支援佛山一期工厂。

后者对于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不用搬家,加入的还是新能源工厂,潘磊猜测那里会比燃油车工厂更“坚挺”。

03 出路浮现前的迷茫

无数的不可抗力之中,胡旭是幸运的,他42岁,佛山本地人。胡旭在生产电动车的佛山一期工厂担任中层,至今没有经历过大的变动。虽然工厂效益不算太好,但他觉得一汽-大众仍然是一个避风港,不仅为多数员工缴纳五险二金,逢年过节还会分发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本地的工厂很少有这样的。

对企业的依赖,让他开始为一汽-大众的转型担心。

“二期是油车工厂,很多产线都到了濒临停产的时候了。”胡旭向AutoPix透露,工厂管理层经常讨论二期工厂的出路,一种解决方案是改造,“二期的一些工厂本来准备在清明节前后改造成新能源工厂,但现在ID.的量没起来,改造计划据说要延后,可能到明年了。”

另一种方案更为危险。胡旭告诉AutoPix,有内部传言,部分工厂会卖给广东本地的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但对于工人来说,这并不是好的归宿,“他们的厂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工资和福利待遇很差。”

胡旭希望二期能顺利改造成新能源工厂,但前提是公司新能源车能够起量。

希望还是有的,如今,一汽-大众ID.VIZZION等新产品将投产,此外,大众不久前刚刚宣布了与新势力中的小鹏汽车的合作,双方会联合开发两款B级SUV。这些消息给了胡旭信心。小鹏汽车的工厂和总部都在广州,“如果新车投产,(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是距离最近的。”

但实际上,目前并没有信号显示大众与小鹏合作的产品会在合资公司中生产,这一项目距离一汽-大众仍然遥远。

转型落地之前,一些佛山员工并不接受支援外地工厂的安排。“有一些被抽中支援的人开始到处找人顶,都愿意付费。”潘磊告诉AutoPix。

能留在原岗位上,在很多人看来是幸运的。潘磊没有争取到调入一期工厂的机会,也没有被抽中去支援天津。但班组长让大家主动报名支援时,潘磊认真考虑过,“也许下次会报吧”。

8个月的时间,足够让曹睿对佛山熟悉起来,甚至是一小时车程可达的广州。那是曹睿去过最多的一线城市,一两天的那种“轮休”假期里,曹睿经常去广州逛街。他开始接受这里的生活,习惯本地的饮食,还第一次买了人字拖。

最近一段时间,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显得变动频繁,支援天津的工人临近行期、长春来的工人临近归期,围绕工厂的二手交易群变得活跃起来。

“很多人觉得快走了,都在卖东西。”曹睿从里面淘了不少。对于回长春,他已经没有那么急迫,如果还可以继续留一段时间,他也乐于接受。

跨越3000公里的迁徙,一汽-大众“抽签”定去留

(文中曹睿、徐勇、潘磊、胡旭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