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青橙财经,作者 | 方诗意,编辑 | 六子
一块镜子卖五个亿,成为了美容行业的商业奇迹。在美容仪赛道混得风生水起的觅光品牌,当初确实做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事”。
唯一的尴尬点在于,觅光当初卖出去的化妆镜,一度背上了智商税的争议,因为一块觅光化妆镜售价低配在200元左右,高配则逼近千元。镜子+灯的外在形象,显然不是这个价格的有力支撑。
觅光并没有在乎,在争议还没有扩大之时,觅光就精准地切入了另一条令女性消费者追捧的赛道——美容仪,并把起售价高达4500多元的“胶原炮”,卖出了京东自营旗舰店评价2W+、淘宝旗舰店十天月销破千的成绩。尴尬的是,觅光的这份骄傲,又一次处于智商税的争议之上。甚至有消费者反馈,觅光美容仪出现了对皮肤的伤害。
接连的不利评价,加之美容仪即将被列为三类医疗器械进行严格监管,让觅光更坚定地明白包装品牌“含科量”的重要性。觅光开始不断“包装”自身光电技术能力深厚的形象,并与多所大学建立了背书关系。
只是,凭借社交媒体营销起家的觅光,已给人留下深刻的“网红”品牌印象,颇似“美容仪赛道的完美日记”。
如今要树立科技护肤人设,消费者会认可吗?
01 觅光深谙流量密码
从公开资料和成长史看,觅光是一个典型的新消费品牌。这种典型体现在高举快打的营销路线,对抖音和小红书等渠道的高度依赖,和潜在的沉重费用负担。一切机遇和风险,从它成立并决定走流量路线时,就已经种下。
2015年,AMIRO觅光创始人王念欧成立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试图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倒推”出一款可能爆品。在用户调研中,他发现了化妆补光这个女生十分在意的细节,和市场产品的缺位,于是经过两年的调研开发,推出了化妆镜。
2017年到2018年,正是小红书素人博主和美妆产品双重爆发的窗口期。王念欧试图找到对话用户的机会,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作为觅光和小红书双方的天使轮投资者,向王念欧给出了专注小红书种草的建议。真正让觅光走上腾飞与争议并存道路的,正是“种草”这个标准的网红产品打造方法。
觅光对流量如获至宝,在产品上线前联合100位小红书博主,大规模铺开化妆镜的实测笔记,并悄悄植入“化好妆需要化妆镜”的心智,市场迅速打开。在2017年刚刚建立自己的天猫旗舰店不久,觅光就在双11突破580万销量。
2018年天猫双11晚会,李佳琦与马云比赛卖口红,觅光成为双方桌上标配的化妆镜。这个品牌,彻底爆红。
紧接着这些热度,觅光找到了流量密码,它成为小红书博主种草的常客,在薇娅、罗永浩的直播间亮相,在“浪姐”的化妆现场频频露脸植入,还登陆2020年纽约时装周,和模特们牢牢绑定。
这玩遍所有营销手段的风格,让人想到了美妆界的完美日记,同样是靠席卷小红书的流量起家,然后将代言、植入、直播、种草等一切能用上的营销手段全用上,靠流量碾压一切。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成立于2016年,仅仅5年后,其GMV超过成立近20年的珀莱雅。
流量是时代给消费品牌的恩赐,但后来的故事也人尽皆知:不堪营销费用的重负,完美日记等靠小红书种草起家的新消费品牌,营收终于没有跑过费用的增速,陷入严重亏损境地,甚至有品牌走向爆雷。
正是因为国内成熟的供应链,和化妆镜等产品缺乏生产门槛的特点,让品牌只需要靠营销占据消费者心智就有机会爆红。
但这带来了两个大问题。第一,贴牌+营销就是成功之路,很容易被竞品复制,陷入内卷;第二,随着消费者需求细化、行业规范化、市场竞争加强,消费者迟早会对营销轰炸审美疲劳。
*来源天眼查
今天,深耕美容仪的觅光仍然在流量道路上埋头狂奔,只是小红书种草加上了短视频直播这个必备渠道。
针对旗下三大商品类别,觅光在抖音划分不同的直播账号,每天不间断讲解。而在快手,觅光再次拿出了轰炸打法,比如找到拥有3246万快手粉丝的赵梦澈,在大街上对话宝妈、环卫工人等百位用户,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完美种草了觅光美容仪的效果、使用方法等等。在直播预告中,出现了“百人综合数据已超越全球万元射频”的文案。
回顾这一场流量发家致富史,没有足够的技术含量,要超过万元产品谈何容易。觅光,似乎始终都没有摆脱流量品牌的印记。
02 健康面前的流量妥协
觅光靠化妆镜起家,它曾经创下连续三年双11化妆镜类目第一的成绩,仅仅靠着一个超级单品,在淘系平台的销售额早早破了5亿元。
化妆镜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化妆产品,但觅光巧妙地打了一手化好妆的“擦边球”:使用带光电技术LED灯的化妆镜,可以获得类似自然阳光的光线,在觅光的宣传中,消费者可以靠这种方式获得真实、自然的皮肤状态,然后更好画出好的妆容效果。
觅光能成为亿元爆品的打造者,无疑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认知痛点,做活了这个品类。不可否认,光确实对面容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在觅光的小红书营销中,化妆镜“还原日光”,清楚地看见脸部细节,被作为重要卖点。
同时觅光掌握了消费者的虚荣的心理,甚至一度成为消费者圈的社交产品。拥有觅光的化妆镜成为了时尚的必需品,也成为万千少女少妇在朋友圈的必备摆拍道具。其实对于所谓“时尚圈”的女性朋友来说,镜子好不好用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有。
玩市场,确实是觅光的强项。觅光不仅从化妆镜的中赚到了足够的利润,更是从中找到了爆款的密码,并将其拓展到美容仪品类,美容仪和脱发仪成为了新一轮收割的核心武器。
但是经过长期的市场检验后,消费者反馈,所谓还原“95%日光”更多是噱头,因为补光灯的作用大同小异,所谓看见脸部细节更多是营销术语,只要角度好,镜子都是这样的功能。
*来源小红书截图
正是因为重心在认知游戏和市场趋势上,化妆镜成了游走在智商税边缘的“美容新消费”。它本身属于锦上添花类型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初期的兴奋感,极易随时间流逝,容易成为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对象。
它既不够刚需,也缺乏差异化优势,易被竞品模仿。在所有的市场下劣币驱逐良币成为定律,比如被义乌产业链把价格打下来,成为竞争重灾区。
所有对于雷同的种草攻势、流量覆盖的模式下,觅光的美容仪也难逃争议。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称觅光美容仪导致皮肤烫伤。而在小红书平台,有用户初期使用时略有效果,但随后出现脸部黄斑加重的症状。
*来源小红书截图
市场的竞争下,利益的驱使,美容这条不健康的发展赛道被关心百姓健康的药监局关注。对于我们国家把百姓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下,觅光当前主打的美容仪产品,可谓迎面撞上了法规的红线。
2023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2023年第8号)》,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一跃成为医疗器械,对大多数缺乏可靠依据的美容仪产品都是重大打击,因为三类医疗器械需要严格、长期的审查,而觅光至今也存在安全相关问题。
从这些信息看,这类美容新消费产品,是否属于医美仪器范畴成为关键点。我们深知医美的仪器能力、方案制定能力以及医疗条件,不是家用美容仪可以轻易达到的水平。
觅光的美容仪产品不仅在用户亲身体验中存在硬伤,更不符合正常的法律法规。随着规范出台,觅光试图换上新装继续向流量种草的方向驶去。届时,它必将面临新挑战。
03 “换上新装,不忘初心”
回归行业,认知生意和科技护肤的理念本来不是重合的,行业前期缺乏深耕,技术同质化严重,谁能先打破传统模式、强化核心竞争力,就有希望先突围。要想真正拿出科技护肤的成就,最终要回归产品、回归技术。短投入周期变成长投入周期,会对觅光这种新消费品牌带来明显的挑战。
今年5月,在新华社指导下,觅光拉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家用医疗器械分会,举办了一场科技护肤国货发展大会,畅谈家用医美器械合规、技术实力提升等话题,并表示自身已与多家三甲医院展开合作。
从公开信息看,觅光还与上海交大成立了智慧光电医疗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针对皮肤科、光电技术等建立类似的合作体,俨然有了“学术派”的雏形。
但这些动作显然一不是短期能产出成果的,二也无法直接让觅光戴上科技产品的帽子。比如,联合研发是一个典型的“黑箱子”,未来可能只有这块招牌而没有成果。再比如,觅光声称拥有200余项专利,但天眼查数据显示,其225项专利信息虽属实,但其中仅有四分之一属于发明专利,剩余75%左右的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只需要通过形式审查。
所以,觅光看似在深耕科技,但实际上是“换上新装,不忘初心”。不过这次,觅光选择将“科技”作为包装的主体,从而彰显自身含“科”量。
相比之下,行业还是选择相信流量那一套。目前,美容仪、化妆镜等产品的竞品纷纷学习觅光,在流量渠道广撒网。例如,在觅光美容仪的小红书种草推文下,就有竞品选择贴身对打,在其评论区进行推广。
并且,由于美容仪即将列入医疗器械监管,“械字号”的广告动作有较大限制,觅光现在依赖的小红书种草、抖音直播方法论势必最迟在明年遭遇阻碍。接下来,如何在产品提质、费用管理、合规管理、维持市场曝光中取得平衡,将是这个品牌遇到的首次系统性挑战。
客观来看,觅光等国产品牌确实推动了国内这个行业打破外资垄断、进入平民化消费区间的进程,其功绩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认,觅光的科研能力并没有跟上快速增长的销量,让市场上充斥着对各式各样的质疑。
未来,科研实力增长、医疗器械合规、重新赢回用户口碑,将成为摆在觅光面前的最大难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