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當阿姆斯壯踏出人類的那一大步時,他的登月團隊同時帶了一塊登月紀念碑,寫著人類的太空願景。這塊紀念牌上使用的是鼎鼎有名的 Futura,一套以幾何與未來感為設計理念的字體。
而半個多世紀後,台灣出現了專為走入太空而設計的字型:探空體(Explorer)與衛星體(Orbiter)。
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月紀念牌(圖片來自:維基百科,NASA,公有領域)
2023 年初,國家太空中心(Taiwan Space Agency,TASA)正式改制以發展更多太空任務。配合改制,TASA 更新視覺系統,由完成國家兩廳院品牌識別設計規劃的 Rytass 擔任策略顧問,設計團隊本地遙控(Local Remote)負責品牌視覺規劃,使 TASA 擁有全新形象,並且成為台灣第一個擁有訂製字型的政府單位。
探空體與衛星體分別象徵著 TASA 的形象與願景:探空體擁有明顯的幾何造形與俐落的切角,象徵向外探索的好奇與活潑,應用於大型標示上如衛星機體;衛星體則融入水平與垂直線段,強調 TASA 的學術、專業與理性,經過視覺調整推出內文用途與展示用途。
受 Futura、Mohol、MD Nichrome 等字型啟發的探空體(Explorer),象徵著向外探索的好奇與活潑(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受 Helvetica、Inter、IBM Plex Sans、PX Grotesk 啟發的衛星體(Orbiter),強調學術專業(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兩套字型的背後,是年輕的設計團隊 Local Remote。創始的劉書堯(Brian)與蔡薾德合作多年,同樣在美國接受訓練,培養設計眼光,也累積許多經驗。回台後,兩人共同創辦 Local Remote,整合各自在平面設計與空間規劃的能力,以打造完整的品牌經驗為目標,希望透過設計,讓線上線下經驗不再有落差。成立短短一年即繳出許多設計整合的精彩案例,TASA 識別更新的策略顧問團隊 Rytass 決定將品牌視覺規劃交由 Local Remote 負責。
在美國求學期間, Brian 學到的許多歐美經典品牌視覺規劃案例,都包含了字體設計。然而在台灣,字體卻很少被納入考量。諸多原因中,不外乎成本因素:歐文字數遠比繁體中文少,不僅製作成本(不論時間、人力或經費)遠低於繁體中文,相較於購買既有字型的企業授權,更是划算的好選擇。
雖然清楚在台灣推行訂製字型有難度,Brian 仍相信字體之於品牌的重要性:「我想把 branding 做到非常全面:細微到字型,大到整體空間與導視,讓體驗是完整而滑順的。」
因此,接下 TASA 案的同時,Brian 與 Local Remote 團隊就打定主意要製作訂製字型,希望藉此機會規劃完整的品牌系統,讓政府機關,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訂製字型的重要性。
受歐美設計體系訓練的 Brian,回台後希望持續發揮所學
最開始,Local Remote 計畫只做一個展示字型與一個內文字型,各只有一個字重。內文字型用在一般文書內文,展示字型則用在各式標題上,當然,還有衛星。
「但一邊做一邊發現新的需求,越做越多,就變成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了。」負責字型設計的張維中笑道。剛從大學畢業的張維中其實已經累積不少字型提案經驗,包含入圍金點設計概念獎的「淡麗黑體」,和造字鼓勵元首獎作品「半熟」。
不過他也坦言探空體與衛星體的設計,是場極限挑戰。極限的原因一部分是計劃規模與時程:包含視覺尺寸調整的兩種風格、多字重的字型家族,同提案到交件歷時不到半年,製作期甚至只有三個月。
探空體與衛星體的設計師張維中平時就時常關注字體設計相關消息
最初的提案規劃
為了聚焦識別更新的目標與方向,Rytass 事先透過品牌工作坊,了解 TASA 成員對於新品牌的願景與想像。雖然說起「太空」,一般人想到的多半是星體、速度、科技、未來等關鍵字。然而在品牌工作坊中,參與成員們強調 TASA 注重的不只是航太科技與探索,也重視學術專業,以及社會文化代表性。
從 Rytass 手中接下品牌方向,Local Remote 團隊也進行大量的資料參考搜集,進入草稿繪製與提案階段。張維中將大量的製作稿件攤在桌上,翻出數份初始的手稿,一一指出靈感來源、設計理念,與造形細節。
比如其中一份參考幾何造形著稱的 Futura,但張維中在弧線線段中埋了水平與垂直筆畫:「我希望它帶有學術、理性的感覺,不同於 Futura 的筆畫方向,這組草稿的切角是與基線垂直的。」他指著 S 起筆處,垂直於基線的切角將弧度截斷,理性又帶點桀驁不馴。
垂直與水平的線段後來保留在衛星體中,而垂直的切角則可見於探空體上
在更加有表現空間的展示字體發想,張維中則做了一些復古未來感的嘗試。「這是我很喜歡的草稿。」指著其中一份與後來的探空體截然不同的稿件,張維中雀躍地分享細節:「它靈感來自於 Motter Ombra,很怪又很有特色。我特別喜歡這個 S,很像星體旋轉的樣子。」
張維中特別喜歡的草稿,在實用考量上只能忍痛放棄
草稿的發想很自由,不過要落地實行時,還是有許多考量。比如展示字體的預設應用之一是印在衛星上,作為國家的太空門面,前進宇宙。
「我們希望它可以狂,但仍然要保有機構本身的威嚴在,所以只好否決掉幾個風格強烈的提案。」Brian 舉起張維中剛剛點名喜歡的草稿,直說:「這個印在衛星上?要確定欸!」
對客戶最好的設計
今天要做的東西不是為了個人特色,而是給客戶的時候,就必須嘗試做出對客戶最好的判斷。
落地實行的考量,終究是為了客戶。Local Remote 說服 TASA 放心將設計專業交給團隊,直接由 Local Remote 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每次提供多種稿件選擇。
雖然有信任基礎,仍難免遇到自己的設計風格、美感與客戶的喜好或需求不符的時候,張維中說:「我一直覺得什麼樣個性的人畫出來的東西就會有那個感覺。但今天要做的東西不是為了個人特色,而是給客戶的時候,就必須嘗試做出對客戶最好的判斷。」許多初期設想的細節,就這樣幾經掙扎改掉了。
向外探索的端點
「當初在想這兩套風格的時候,我故意把筆畫交接處做到很尖、尖到像會斷開。我想強調的是內側線條那種向外探索,追求尖端的感覺。」張維中翻著設計稿,試圖從數十個修改幅度細微的紀錄裡找到最初的設計。
在測試長文編排效果時,團隊才發現這個設計必須調整。逼近頂點的交接設計在小字時,因為看起來像筆畫斷開了,反而造成閱讀上的困難:w 看起來像兩個 v、v 則像斜線與反斜線/。
早期的衛星體設計裡可以明顯看出交接處的尖端設計
近乎斷開的尖銳設計,在細緻地調整後,用稍微收斂的樣子保留在後來的探空體與衛星體之中,也出現在 logo 上。除了筆畫斷開的問題外,尖銳的設計也可能造成閱讀時刺眼、不舒服的感覺。為此,張維中在修正時,也費盡心思。
比如探空體的數字 3 在筆畫交接頂端有個很小的垂直切角,裁掉交接處本來應有的尖頭。目的是讓這小小的頂端在字級小時不顯得過於尖銳,但在字級大時也不顯得突兀。而細小切角的位置與尺寸如何拿捏,就是一番功夫。
草稿中的尖端設計,經過細緻地調整後釋出
為了排版印刷的調整
其實字型設計,就是由許多細微到不一定看得到的工作所組成。這些小地方在電腦螢幕上可以被放得很大,細細修整,讓每個字都十分美麗。不過文字終究是要拿來讀的,因此比起製作時感覺單一字符很美,完稿排印時的閱讀舒適度更重要。張維中有感而發地引用字型設計大師 Matthew Carter 說過的話:
字型是漂亮地組合文字,而不是組合漂亮的文字。 (Type is a beautiful group of letters, not a group of beautiful letters.)
排印可以檢查到許多單一文字製作時沒能注意到的問題
排印時所能發現的問題不只單一字符的閱讀感受,也包含閱讀節奏的問題。最初設計內文字體時,張維中希望往帶點等寬感的比例發展,不過真的在排印時才發現閱讀的節奏不對了。
歐文的閱讀節奏其實是字寬變化所帶來,等寬字體太過平均的韻律使得長篇文本更加令人疲憊。為了找到合適的韻律,張維中畫完字後,上網找到調整歐文字間(spacing)的範例字串,將字母放在大寫 H 與 O 之,與小寫 n 和 o 之間微調字間節奏,再就需要特別調整的幾個組合做微調(kerning),逐步修出寬度比較均一,但不影響閱讀節奏的比例分配。
在調整字間時,一般會使用輪廓對稱的大寫 H 與 O,小寫 n 與 o 作為參考基準。
造形調整與嘗試
雖然在電腦上可以修整很多細節,但也有些設計不容易用電腦改。比如 & 符號的曲線與交接處在電腦上怎麼修都不對。後來張維中先完成展示字體的電腦稿,再印出來用立可白慢慢塗改成內文字體,試著找到更順的筆畫接法與空間關係。
筆畫轉折設計困難的還有符號 @。@ 本身造形接近於義大利體(italic),帶有手寫的流暢感與自然的傾斜角度;但是在張維中的設計裡,這些傾斜與流線感卻格格不入。幾經嘗試後,他決定改以線段轉折的方式處理 a 與外部圓圈的連接處,也和整體字型的水平、垂直筆畫風格更加相符。
右側為先完成的展示字體,左側為立可白修整後的內文字體
保留在符號裡的特色
雖然考慮客戶需求與排印目的後,提案稿件中的強烈風格特色逐漸收斂,但最終成品裡還是保留了一些搶眼的細節。除了 @,問號的設計也與一般常見的不同。衛星體與探空體的問號裡,鉤的部分沒有延伸出直線,反而與其他字母起筆處相同,採用垂直切割的方式截斷。
「當細節取捨都往保守的方向走的話,我很怕會失去這套字型的獨特性。」張維中在不影響整體易讀性的狀況下,把比較有個性的嘗試留在標點符號裡,業主也同意使用這項設計。就是這些細緻的工作,讓衛星體與探空體風格與實用性兼具。
有特色的符號表現,也是參考既有字體並衡量取捨後的成果
工作方法與設計觀念
在這些修改之間,除了大量的排印測試,還有一次次的上牆討論。「上牆文化」是 Brian 在美國求學時學到的工作方式,也是 Local Remote 團隊的重要工作環節。設計師們會將作品一一貼到牆上,與夥伴們討論細節與修改方向。
以 TASA 案而言,雖然重要度佔了整體約三成五的字體設計主要落在張維中身上,但團隊會一起看字稿,透過設計師的眼睛評論作品,也因此更能發現設計美觀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落差。
Local Remote 辦公室有一面專門釘起作品檢視的牆
起初只規劃兩個單一字重的展示字體與內文字體,正是因為設計師們的應用需求,逐漸變成多字重的字型家族。Local Remote 在本案中所負責的品牌視覺規劃包含大量的文書應用,團隊成員執行時漸漸發現單一字重的展示字體與內文字體不敷使用。
「如果應用上有那麼多問題,那還不如去找更好用的開源字型。」看到同事們在字型選配與應用上遇到的困難,張維中一鼓作氣,發展多個字重。
但製作期只有短短三個月,他必須找到辦法減少工作量,其中一個方式是從字重下手。一般多字重的字型家族設計時,會製作多個不同字重的主板固定基本骨架,再來增減筆畫粗細,補足中間的字重;這麼做可以在維持風格統一的同時,減少一定的工作量。不過越細緻的字重變化,需要製作越多主板,而製作更多主板,代表更多的工作投入。但 TASA 案的製作期程太短,張維中只好各製作 regular 與 bold 兩種主板,再補足中間的粗細,暫時放下更細的選擇。
張維中的工作介面,右側可以看到衛星體的四個主板:regular、bold、display regular、display bold
龐大的工作量得以紓解,另一部分也靠著歐文設計的大量參考資料以及設計規則。什麼設計規則呢?其實做歐文時,設計師通常會先繪製 n 和 a (或 o),再從 n 延伸出造形相似的 h、m、r,a 則可以延伸出 b、d、g、p、o,再逐步完成所有字母;需要特別處理的字間組合網路上也有許多整理好的資源參考;更不用提許多設計師透過網路或書籍分享的歐文設計方法與經驗。
「也還好這兩套字不是太奇怪,是可以預測的。」學生時期也嘗試發展中文字型的張維中苦笑道:「英文比較有跡可循。像之前做造字鼓勵元的半熟時,當用一組字定義好筆形後,遇到不同筆畫數或者結構的字時,就得開出特例。中文的特例太多了。」
整個執行過程雖然辛苦,有時甚至有點無聊,但被問到有沒有想過要放棄時,張維中眼神一亮:「當把該做的做完,開始可以打字的時候會覺得:哇!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出這樣的作品!」
Brian 與張維中準備許多製作期間的稿件資料
尊重專業的客戶
能夠做下去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客戶很認真地看待作品。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能在三個月的製作期中,完成兩種風格、多字重的字型家族,不只靠 Local Remote 團隊的決心與投入,也因為 TASA 的信任與尊重。或許因為太空科學也是一門非常專精的學問,TASA 方面其實很能理解設計是一門可以也應該要被信任的專業。
但信任設計團隊,不代表全然接受團隊的一切。在每輪提案與修正的討論中,Local Remote 都會提供進度說明書,列出修改與調整的地方。收到進度說明書的 TASA 會花上許多時間仔細審閱,有時從實際的應用面回饋,如果遇到不太尋常的設計,也願意聽取設計理念並樂於接受,甚至會說:「我覺得這不夠潮欸,你們可以做一個更酷一點的。」
Local Remote 也為 TASA 製作不少周邊商品(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而稿件中的格線圖,意外地喚起 TASA 工程師的共鳴。Brian 笑著說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客戶:「雖然不太清楚該怎麼描述特性的細節,但透過標線圖示,他們更可以理解造形結構有哪些地方很喜歡,哪些地方太粗、太細、斷太開。」比起感覺,TASA 給的回饋時常是更加直接而明確的,真誠的回饋令 Local Remote 團隊很有成就感。
「雖然是第一次做這麼難的事情,但能夠做下去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客戶很認真地看待作品。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每一輪的回饋我們都很感動。」沒有直接面對客戶的張維中也深刻感受到客戶的尊重。
Local Remote 在進度說明書中附了字符的數值細節圖,這是字型設計師們日常看到的字符模樣,意外地喚起 TASA 工程師的共鳴。
雖然深獲客戶信任,為了能和龐大的政府組織溝通,Local Remote 還是做了許多功課。不只有細心紀錄的進度說明書,也包含交件後提供的一百多頁 guideline。但要如何讓沒有設計背景的科學家們理解版面邏輯,還是讓 Local Remote 傷透了腦筋。後來,張維中想到一個方式:數學。 在說明如何安排版面配置時,張維中用幾何分割與重心配置的方式,來解釋什麼樣的版面配置比較合適。此外,Brian 也運用設計訓練中所學到的網格體系,提供 TASA 大量可參考的數據與規則。
Local Remote 在 guideline 裡提供大量的數據與規則,希望 TASA 在使用新識別時可以更加順利(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就像這樣,Local Remote 提供的 guideline 中盡可能的舉例、理性說明,也提供解答,包含 logo 的多種使用情境、各式排版網格範例、探空體與衛星體的數種搭配方法等,都是希望讓 TASA 可以直觀而便利地將新的品牌識別套用在合適的時機上。
Guideline 中提供的字型搭配方法包含標題與內文字型如何選配,也細微至字級、字重、行距在各個軟體上怎麼設定。至於中文搭配,Local Remote 還是建議使用思源黑體。畢竟開源字型比較容易取用,思源黑體也支援較多罕用字符,適合專業學術單位。
Guideline 裡也包含字型選配
開源的太空字型
不只搭配開源字型,Local Remote 也決定將探空體與衛星體以開源的形式發佈。對 Local Remote 而言,探空體與衛星體乘載的不僅是 TASA 全新形象與任務目標,更是台灣訂製字型的未來可能性:「我們希望探空體和衛星體能夠成為目前業界的高標準:我們都做成這樣了,你們想超越的話就要做得更完整。」
以開源的形式分享,除了讓大眾便於取得、應用兩套字體,還可以讓更多人看見探空體與衛星體的設計細節,確實是提高訂製字型能見度的方法。張維中認為:「台灣的字體設計人才一定不少,但業主對於設計的認識還不夠深。不管是像 Local Remote 這樣的公司或者很多教育團隊,其實在做的都是希望改善設計圈外對於設計產業的認知,讓更多人才可以被重視。」
除了讓業主與大眾看見訂製字型的重要性以外,張維中對開源成果還有一個期待:「探空體和衛星體其實還有很多因為時程或目前的需求,沒有做進去的東西,比如更細的字重等等。這些就期待有心人幫忙了!」
不過回到這一切勞心費力的根源,Brian 希望的還是提倡字體之於設計的重要性:「為了品牌體驗的完整性,我們還是會很大膽的在商業案子繼續堅持字體的專業,因為字體就是要被使用,才能影響到這個社會。」
探空體和衛星體開源了!
謝謝 Brian 與維中接受 justfont 訪問!
Local Remote 小檔案
於 2021 年由劉書堯(Brian)與蔡薾德共同創立。透過多維度的設計,整合實境與虛擬,致力於創造線上與線下的一致品牌體驗。作品有 2022 台灣設計展主視覺、Plzzzz 藝廊微風南山實體展場整體視覺設計與空間規劃、怡客咖啡品牌識別更新等。
劉書堯 Brian
Local Remote 合夥人與創意總監,畢業於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想和 justfont blog 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格言:做就對了,沒有嘗試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喜歡字廠 Dinamo 的幽默與專業,除了設計,也提供許多工程解決方案。
張維中
設計師,畢業於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想和 justfont blog 讀者分享這次學到的經驗:很多時候需要邊學邊做,做了才會知道難度在哪、不足在哪、怎麼學習。 喜歡瑞士字廠的自由與活潑,和平面設計與字體設計間的深厚連結,推薦 Lineto、Extraset 等。
The post 專訪|台灣字體上太空:探空體與衛星體設計團隊 Local Remote first appeared on justfont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