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软件市场,但在最近两年追求“国产替代”时,国内工业软件仍然面临关键的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钛媒体App获悉,8月21日举行的2023中国工业软件供需大会暨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上,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联合行业专家发布《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到了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但占全球市场规模不足8%。2023年上半年,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12.8%。
尽管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迅速,呈现向好发展,尤其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机遇大、产业链规模增长快、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内生需求大、新技术新业态孕育新生机等。但同时,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也面临技术基础仍旧薄弱、产品体系化发展不足、供需两侧融合度低、产业发展生态不健全等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威伟表示,“总体看来,我国工业软件基础仍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小而散、产业弱的现象特征依旧很明显,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亟待提升。”
据悉,工业软件的本质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让企业在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核心流程中的经验积淀融合在软件系统中,从而提升企业全流程的工作效率。
按产品划分,工业软件大致可分为设计研发、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管理、工业嵌入式软件和工业集成平台五大类,涉及几十个细分门类,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芯片EDA等软件产品。
天风证券曾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速超五倍,长期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00亿美元。
实际上,在当前全球工业进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工业软件已经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作为现代产业体系之“魂”、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工业软件的作用愈加重要,尤其当华为无法进口EDA软件、哈工大被禁用MATLAB等事件,促使中国意识到国产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缺失、长期依赖欧美企业产品等问题,从而加大“国产替代”,促使摆脱工业软件“卡脖子”风险。
据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蕴辉透露,2022年,北京华大九天、杭州广立微电子等11家工业软件企业成功上市,共有近170家机构和投资者布局工业软件赛道。目前,中国工业软件领域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600家。
不过当前,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王蕴辉认为,尽管中国工业软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细分领域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中,研发设计类软件核心技术差距较大,处于技术导入的推广阶段与市场培育的成长期,国产软件市场占比不足10%;生产制造类软件,国外产品在高精尖控制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国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经营管理及运维服务类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比如国产ERP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比达70%,但它依然难以进入到高端市场。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市场中,国外厂商垄断现象极其严重。应该说,国外产品在中国仍然处于一个绝对的主导和垄断的地位。所以工业软件的‘卡脖子’主要的还是‘卡’在研发设计类的工业软件。”中望软件(688083.SH)副总经理林庆忠表示,目前工业软件行业产品底层仍基于国外的技术,需要在生态、数据、底层技术上实现突围。
据悉,中望软件是中国最大的国产CAD平台软件供应商,2021年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第一家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上市企业,也被称为“国产工业软件第一股”。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比较深刻的感受到,关键核心技术确实是讨不来、要不来、买不来的。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形成持续、系统的发展工业软件。”林庆忠称。
上海新迪数宇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叶修梓表示,三维CAD等设计仿真软件是工业软件最基础、最核心的细分领域,也是中国工业软件当中的短板。当前三维CAD软件存在断供和供应链的安全风险,国产化很难,供给侧的能力和需求侧的要求存在巨大的鸿沟。
叶修梓此前曾毕业于浙江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研究室,而且还是SolidWorks创始团队成员,被工业软件巨头达索收购几年后回国,于2003年创立新迪公司,定位三维CAD研发,
“从供给上看,首先数学算法复杂、专业人才缺乏,与国外中高端产品差距很大,至少落后15年左右,需长时间追赶;软件缺乏规模化应用,难以打磨迭代成熟,现有的国产三维CAD尚不能满足国内中高端的应用需求,有15年以上的差距。”叶修梓认为,“国产替代”这非常难的事情,好比高速公路上换轮子,而汽车已经跑到高速公路上了,国外头部三维CAD软件已从国内企业中产生大量数据,现在要“替代”,不仅业务不能停,时效也不能降,效率不能打折扣,成本也不能太高。
王蕴辉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工业软件的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主要有四点:1、技术基础仍旧薄弱,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工业知识积累不够,行业的模型库基础的数据库尚不完善;2、产品体系化发展不足,国内工业软件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普遍存在创新力不足,综合集成应用程度不高,商业化推广模式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产品商加服务商加硬件厂商的集成销售推广模式;3、供需两侧的融合度低,产品存在用户粘性不强,需求匹配度不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4、产业发展生态不健全,在标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软件认可度方面仍需加强,国外软件的生态壁垒难以快速突破。
《报告》指出,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应从筑基础、促应用、强链条三个方面入手,以需求为牵引,体系化协同发展,聚焦产业生态链条,明晰工业软件推广路径,加快应用生态培育,开放国产软件应用场景。
王蕴辉认为,应用是未来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的一个关键核心。一方面要聚焦产业生态链条,明确工业软件的推广路径;另一方面要加快应用生态培育,开放真实应用场景。
“我们经常说,好的软件是用出来的,特别是工业软件,必须和我们的工业应用场景相结合。”王蕴辉强调,中国应学习国外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结合国内环境发力国产工业软件产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工业软件的发展,出台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以及江苏、上海、广东等地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持续推动工业软件领域的快速发展。
王威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遵循应用牵引、创新驱动、生态培育的产业发展规律,加大应用推广的力度,强化系统布局,推动开源走深向实,加强开源体系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加快工业软件标准制定,以及加大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推动工业软件正版化体系。“在工业软件、应用软件领域正版还是相对较少,我们下一步作为工作重点,要加大相关工业软件的正版化检查力度。”
“发展工业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周期长,需要政产学研用,经多方共同努力。”王威伟强调,行业应强化软硬协同,集聚优势力量,推动中国工业软件领域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