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40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本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后,许多地区出现了食盐抢购现象,对缺盐的恐慌也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内陆地区。许多城市货架上的食盐被抢购一空,8月24日下午,钛媒体APP发现多个电商平台上的食盐商品已经售罄。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图:叮咚买菜(左)和永辉超市(右)APP上的食盐产品售罄

多地政府及盐业企业见此情形纷纷发表声明,表示食盐供应充足,且不受核污水影响,呼吁群众不要盲目囤盐。

我国的食盐产品有三大来源,分别是井矿盐、海盐和湖盐,其中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据央企中盐集团发布的声明,在我国食盐产品结构中井矿盐占比87%、湖盐占比3%,而可能受到核污水影响的海盐只占到我国食盐产品结构的10%。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那么我国的食盐产量、产能有多大,能否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稳定盐价?国内的盐矿储备又有多大,如果拒绝海盐,井矿盐和湖盐能够保障我们未来的食盐供应吗?

全国年产能近5000万吨,万亿吨井矿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

短期来看,最直观的一组数据是需求量和产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食盐应不超过5克,照此计算我国14亿人口每年需要的食盐为255.5万吨。不过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饮食习惯多盐多油,部分城市食盐摄入量能够达到人均15~16克/日,再加上一些腌制食品用盐多,我国近几年食盐表观需求量维持在1150 万吨左右。

同时,据民生证券分析,近年来由于减盐运动的推进以及人口规模整体稳定,国内食盐消费总量有着缓慢下降的趋势。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而与此同时,食盐的产量近几年却呈上升趋势,且自2019年以来就一直维持在120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基本的食盐消费需求。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不仅如此,我国存在30余年的食盐储备机制,也能够保障在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食盐的安全稳定供应。

食盐产品有着消费高度分散、无任何替代品等特殊性,极易受各种突发事件影响,因此我国在1991 年就颁布了《国家储备食盐管理办法》,此后又不断健全食盐储备体系。目前我国的食盐储备体系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同组成,并规定政府储备食盐,储备量不得低于本省(区、市)1个月食盐消费量;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食盐,储备量不得低于本企业正常情况下1个月的平均销售量。

近期由于各地出现“抢盐潮”,多地及时公布了当地的储备盐情况,山东省表示所产食盐以井矿盐和地下卤水制盐为主,不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全省省、市、县三级食盐政府储备和11家食盐(多品种食盐)定点生产企业、125家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合计超过17万吨,可以满足全省半年多的正常销量;广东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8万吨,百分百覆盖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能迅速及时响应,保障广东省人民食盐充足供应。

即便完全抛除占比10%的海盐来源,从占比最高的井矿盐来看,据2017年国家发改委数据,探明的井矿盐储量有大约1.1万亿吨,按25%的回采率计算,可以产出2750亿吨食盐,够全国人民吃两万三千多年。同时我国的食盐产能在2019年就已经达到4800万吨,是需求量的近五倍。

十年间产能翻倍,盐业生产量、质齐增靠什么?

食盐的强大供应能力一方面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食盐的上游原盐的生产情况。

根据中国盐业协会的数据,1949年我国原盐产能只有1000万吨,从70 年代起,钻井技术的发展使井矿盐得到广泛推广,原盐产能随即飙升。增长最快的十年里,原盐产能从2000年的近4000万吨,增长至2010年的8200万吨。2022年我国制盐产能达11980万吨。产能的增长也带动了产量的上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原盐累计产量达到4986.4万吨。

这部分增量主要来自井矿盐,因此过去几十年中,各盐种原盐产量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当下最令消费者感到欣慰的就是,海盐的比例从超过八成降至了一成。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图:1950年我国盐种原盐产量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盐业协会

我们为什么不会缺盐?井矿盐资源够14亿人吃两万多年|马上评

来源:中国盐业协会

按省份看,山东因有着丰富的井矿盐资源,多年产能排在第一位。苏北地区曾以海盐生产为主,现在海盐企业利用原有盐田,把井矿盐卤水引入盐田进行晒制产盐,如今江苏省井矿盐产能也占80%以上。河南和湖北也以井矿盐生产为主。青海则是湖盐生产代表,产能储备丰富,可以根据下游需求随时调整产量。

另一方面盐业改革的推动倒逼盐企改革创新,展开激烈竞争。

过去我国对食盐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盐专营制度,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对食盐生产和食盐的分配调拨实行计划管理,从生产到批发、运输、销售都受到严格管控,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才能生产食盐,批发食盐要有食盐批发许可证,托运或者自运食盐要有食盐准运证。

二十年后,盐业改革拉开序幕。2016年国务院日前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并于2017年修订施行了新的《食盐专营办法》。这两份文件取消了食盐产、运、销环节的计划管理,放开了盐产品价格,取消了食盐准运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了流通销售领域,批发企业能够开展跨区域经营。

盐改意味着盐业市场由原来的地方专营转变为全国市场充分竞争。此前,食盐行业缺乏市场活力,食盐品质和服务难以提高,而且食盐品种单一,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盐改后,跨区经营企业不断增多,产销企业活力逐渐增强,企业开始发掘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不断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我国食盐品种也日渐丰富,除了加碘盐,还有无碘盐、低钠盐、加钙盐、竹盐、风味盐等等。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各企业纷纷通过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兼并重组,或通过资本市场或公开上市等方式融资,为抢占市场储备“弹药”。

如中盐集团通过混改引入投资者13家,总投资额30.6亿元;湖南盐业跑马圈地,接连收购江西九二盐业、河北永大食盐,并购重庆湘渝盐化,并在2018年登陆上交所,此后撕下区域性标签更名为雪天盐业(600929.SH)……经过盐改,行业的资产总额、效益、利润等方面有了整体提升。如今食盐相关上市公司有中盐化工(600328.SH)、江盐集团(601065.SH)、苏盐井神(603299.SH)、云南能投(002053.SZ)等。

“盐业系天下”,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都引起过全国性的抢盐潮,但都平稳度过,有巨大的产能和资源储备做后盾,缺盐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