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老师DICE CON没去,图也没画……
上周末,我去参加了DICE CON华人桌面游戏大会。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成了每年的惯例。
来到北京农展馆,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甚至一起来的朋友也是熟悉的牛旭老师,以及他的女朋友……不过,看着一张张桌子上摆满的游戏,以及桌边坐着的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脸,我就有种预感:今年可能又玩不到几个游戏了。
《冰与火之歌》,兵棋推演类作品,看上去非常强大,但暂时还不支持中文,有点儿难懂
不出所料,一圈逛下来,不论是我感兴趣的游戏,还是以前接触得不多的游戏,还有看起来就很吸引人的新作,大多数的预约时间都已经排到了第二天。这一方面当然说明了桌游爱好者们的热情,另一方面或许也说明桌游自身的试玩形式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以前的经验,展会现场提供的试玩一般不会打满一整场,有的设计者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或修改规则,饶是如此,一场试玩还是至少要花上30分钟到1小时,对于想要尽量多体验游戏的玩家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一个围城——假如正坐在桌边玩,我当然想多玩一会,但如果已经排了很长时间队,我就恨不得场上那几个人马上走……
到了最后,《游戏王》成了唯一排队时间不长、我又比较熟悉规则的游戏。本着来都来了,无论如何也要玩点什么的原则,我和工作人员小妹妹打了一局牌。结果也不出所料:在现实中打牌可比《大师决斗》要紧张且残酷得多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UI会提醒你墓地里哪张卡可以除外,牌组里又有哪张卡可以同调。我打得手忙脚乱,很快败下阵来。
小妹妹又对我说:“现场提供给游客试玩的是预组,如果有玩家自带牌组,我们也会用自己的牌组和他们对战。”也许我到的时间不凑巧,没有遇上来“露一手”的玩家,倒是看到不少人尝试了现场提供的青眼卡组后,立刻决定买上两套,回家再战。
除了《游戏王》之外,现场的集换式卡牌游戏数量和前几年相比明显有所增加,阵仗也大了不少。人们能从许多个方面了解到这个类型在国内的确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比如说宝可梦卡牌——本次DICE CON现场,它也有自己的一块区域,虽然不很张扬,但也足够让人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当我在DICE CON场地里闲逛时,我的朋友杨宗硕老师正在600多公里之外的沈阳参加大师赛。对于很多像杨老师一样有着冠军梦想的牌手,一场又一场积累显然非常重要。
最近经常能听到“宝可梦”卡牌比赛的消息
“数码宝贝”与“航海王”相邻,“奥特曼”与“假面骑士”打对台,如果这些厂商愿意认真运营,而不是跟风的话,对于集换式卡牌玩家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以前,我经常在打牌动画里看到主人公从牌店开始,一路过关斩将参加全国大赛的剧情,偶尔也会感慨“可能在国内很难做到”,但假如我们的卡牌比赛也能做出规模,也许身边的朋友就有可能成为冠军。
来打牌吧!
集换式卡牌的火热让我想到了曾经同样热闹的剧本杀。2年前的DICE CON,剧本杀曾经风光一时,占据了现场几乎三分之一的面积,除了数量繁多(当然质量是良莠不齐)的作品,还有与小说、动漫、影视的合作,IT、VR厂商提供的沉浸式技术支持。但今年,也许是我没有刻意关注,但剧本杀的确没有出现在最显眼的那些位置。
作为一种流行事物,剧本杀行业当然需要面对潮起潮落。不过客观上说,剧本杀虽然理论上算是“桌游”的一部分,但它对场地和参与者的要求——或者说限制——更大,而这种限制又随着行业竞争和对“沉浸感”的追求,通过把场地装修得更豪华、道具置办得更完备等等做法愈发被拉得水涨船高。当人们愿意经常玩剧本杀时,这可以成为剧本杀的一项优势,而一旦遭遇种种主观或客观的不利因素时,它或许就很难及时作出调整。
最后,本届DICE CON给我带来的惊喜,是一款尚未发售的游戏:《Flabbergasted! 》。它在一个位置有点儿偏的摊位上,我直到快要离开时才看到。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以上世纪20年代为背景的“跑团”,风格轻松可爱,没有战斗(这倒是有点遗憾),美术风格非常亮眼——没错!第一眼看到它的海报,我就已经挪不动脚步,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买到了。与海报风格相同,解说书也做得相当别致,印刷十分精美——据说还提名了一个设计奖,但我没有记住奖项的名字……
看到海报之后,我就把它列入了“出必买”清单
回家后查了查资料,发现《Flabbergasted! 》在Kickstarter开放了众筹,募集到的资金已经远远超出制作团队设下的目标。而现场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努力做本地化工作,争取尽快完成。不过,我倒不太在意汉化的速度,但希望质量够高,而且装帧、印刷都能达到原版的标准。那样的话,哪怕实在找不到人开,拿来收藏也不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