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47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向善财经,作者 | 刘能

近日,曾被誉为“国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正式交出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如果仅从直观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三只松鼠似乎和一季度一样,又交出了一份增利不增收的“奇怪”成绩单。在报告期内,三只松鼠实现营收28.93亿元,同比下降29.6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87.03%。

除此之外,三只松鼠在半年报中还提到,“6月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6.46%,整体经营情况呈现逐月向好趋势”。

如此来看,三只松鼠似乎不只是盈利能力逐渐得到了改善,就连长期营收增长失速的问题,现如今似乎也有了转好的可能,这算是为资本市场带来了些许投资想象空间。

可这也不禁令人疑惑,在三只松鼠营收明显下滑的背景下,半年报中的盈利从何而来?又是否和一季报中的降本增效有关?除此之外,三只松鼠究竟找到了对抗增长失速的什么灵丹妙药?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到财报中一探究竟。

失速中的盈利

关于三只松鼠盈利的秘密,答案并没有新意,即还是降本增效“省”出来的。

从报告来看,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营业成本为21.71亿元,同比下滑了26.85%,低于同期29.67%的营收降幅。

也就是营收同比“亏”得多,而成本“亏”的少,所以结果就是毛利润下降,对应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7.86%,持续回落至现在的24.97%。

紧接着来看三费,在报告期内,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为4.99亿元,同比下滑47.64%;管理费用为1.13亿元,同比下滑14.52%;研发费用为0.126亿元,同比下滑44.85%,费用端的“省吃俭用”可见一斑。

在三费+营业成本+其他零星费用共同减少的情况下,虽然三只松鼠的营业总成本达到了28.14亿元,但整体却较去年同期下滑了31.42%,超过了今年上半年的营收降幅。

如此一来,三只松鼠的营收同比“亏”得少,而营业成本“亏”得多,那么利润有所好转就不难理解了。

只不过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三只松鼠降本增效换来的盈利,似乎更像是为了照顾自身的面子和资本市场的情绪,与投资者们真正想要的、靠实实在在经营增长换来的持续盈利相差甚远。

当然,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三只松鼠提到的营收改善方面,虽然半年报中没有直观地表现出来,但是从单季度看,今年第二季度,三只松鼠的营收降幅已经从上一季度的-38.48%,明显收窄至-3.12%,这的确算是个向好的市场信号。

那么问题来了,此次三只松鼠的营收向好,又是否存在像盈利一样的“水分”呢?

深入到营运层面看,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6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6亿元明显增长。对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是从去年上半年的6.84天持续猛增至17.34天。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指标的明显增长,意味着品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在与下游渠道商的博弈中缺乏主动权。但是考虑到近两年消费市场的疲软,以及三只松鼠线下渠道的大变革,所以现在应收账款指标的飙升,更像是三只松鼠为了缓解下游的资金周转压力,而暂时放宽了回款的时间要求。当然,这也可能是为了渠道压货,做高业绩表现。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从结果来看,三只松鼠似乎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比如存货,报告期内,三只松鼠的存货为3.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68亿元明显减少,对应的存货周转天数也从64.88天下滑至59.25天。这透露出的信号是,三只松鼠的消费市场终于加速流转起来了,存货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除此之外,在报告期内,三只松鼠的“应收账款”明显增长的背景下,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依然达到了3.097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无疑又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三只松鼠整体经营情况转好的趋势。

然而矛盾的是,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合同负债却较去年同期的1.44亿元,大幅下滑至0.68亿元,颇有种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滑,经销商对品牌未来信心不足的意味。

不过对此,向善财经却认为这更像是经销商数量大幅缩减的结果。因为截止到报告期末,三只松鼠的投食店已经从去年同期的85家精简至现在的1家,联盟店从780家大幅缩减至316家。

毫无疑问,如此大规模的门店精简变动,本身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合同负债或渠道提前打款的规模表现。

其实回头来看,向善财经认为现在三只松鼠业绩转好的唯一存疑点,可能不在于营收,而在于盈利方面。

直接的表现是,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三只松鼠的营收下滑幅度明显收窄的同时,净利率却从一季度的10.09%,高空跳水至-3.84%,最终使得上半年的整体净利率回落至5.31%。

在同样的降本增效大背景下,随着营收的恢复,三只松鼠的净利率却开始往下走,这是否意味着三只松鼠的内部,还存在着其他亟待解决的难题呢?

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三只松鼠的困局、破局与变局

事实上,如果仅从业绩表现来看,现在的三只松鼠确实不算是什么好的投资对象,营收持续失速、盈利全靠“省吃俭用”,就连代表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毛利率,也较业务结构相似的沃隆,相差甚远。

2019年到2022年H1,沃隆的毛利率分别为33.53%、37.16% 、38.01% 、35.13% ,整体高于同期三只松鼠的27.8%、23.9%、29.38%、27.86%的毛利率表现。

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但是就像妙可蓝多之于奶酪棒,蒙牛、伊利之于常温液奶,三只松鼠对于高端坚果类零食的门面担当效应,同样是良品铺子、来伊份们在短时间内所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在当下注意力稀缺且分散的年代,拥有着先发优势,且已经在消费市场中形成了品牌坚果烙印的三只松鼠,在大行业小企业的零食赛道其实一直都有着逆势翻盘的底蕴和可能。

事实也确实如此,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即便在2022年的至暗时刻,三只松鼠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4.68%,远高于排在其后的百草味(2.97%)、沃隆食品(2.34%)和洽洽(2.31%)。

所以从行业品类或产业投资视角来看,三只松鼠并不是完全没有投资想象力。

只不过回到具体的业务情况来看,当前的三只松鼠要增长,就必然离不开销售、管理费用的加码投入,但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情况,所以还是需要三只松鼠祭出降本增效的大杀器来提高毛利润、提高毛利率。

只不过这一次的降本增效,需要增的是营收,需要降的却只能是营业成本。

主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产品层面,回顾整个零食或坚果零食行业玩家们的成长路径,向善财经注意道,想要实现“降营业成本”主要两个破局点:

1、在品牌掌握了市场规模优势后,就迅速地将自身的供应链延伸至上游原材料生产端,从而实现对全链成本的极致压缩,就比如洽洽瓜子。

2、自建工厂,在加工制造端压缩成本支出,比如盐津铺子、沃隆食品们。

从客观来讲,前者属于重资产投入模式。而且和生长迅速的葵花籽不同,三只松鼠中的不少坚果产品的结果周期要更为漫长,对应的投入周期也要拉长。以夏威夷果为例,虽然夏威夷果的经济寿命长达60年以上,但一般却是种植4至5年后才会开花结果,第10年至12年进入盛果期,中间属于纯投入砸钱阶段,这对于当前还在靠“省吃俭用”才能实现盈利的三只松鼠而言,几乎并不契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三只松鼠只能跟着盐津铺子和沃隆们选择后者,即逐渐抛弃原有的OEM模式,开始自建工厂,在提高产品品控的同时,尽可能地压缩营业成本支出。

事实也确实如此,三只松鼠在近年来市场低谷期中的转型动作之一,就是先后自建完成了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碧根果、开心果四大核心坚果品类示范工厂建设。据公开数据显示,正式投产的每日坚果及夏威夷果产线,每日坚果单盒降本约8%,夏威夷果成品良率显著改善。

或许正是因为自建工厂为其带来了营业成本可压缩的空间,以及为消费者让利的可能,所以三只松鼠也跟着盐津铺子们,走上了“高端性价比”的战略市场路线。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坚果产品自然是喜闻乐见,所以这也可能正是三只松鼠第二季度营收逐渐回暖的关键。

二是渠道层面,先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角度看,为什么盐津铺子、沃隆食品们毛利率要高于三只松鼠

除了前边提到自建工厂,坚持自主生产外,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或者说相同点在于,虽然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早已是当前整个消费品行业的共识,但是从财报数据来看,现在两者的渠道重心依然在线下,走的是经销、分销模式路线,线上渠道和开店直营的渠道比例相对较小。

不过,三只松鼠却与之相反,其主销售渠道本就是在线上,营收占比超70%。只不过从今年半年报来看,三只松鼠的线上营收却在持续下滑中。

报告期内,三只松鼠的“天猫系”营收8.44亿元,同比下滑29.49%;“京东系”营收6.59亿元,同比下滑41.11%;至于“抖音”,虽然实现营收4.36亿元,同比增长28.61%,但问题是流量红利的消失,以及流量越来越贵的大前提并没有变,所以即便是现在三只松鼠能借着抖音渠道实现快速增长,但可想象到的增长天花板或许依旧是触手可及。

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所以三只松鼠的增长破局点,可能就在于线下渠道或者说盐津铺子、沃隆们已经验证过的线下分销渠道层面。

然而在这方面,三只松鼠虽然也在分销渠道布局上有所发力,但整体表现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的意味。今年年初,三只松鼠的经销商数量为1167家,但是在剔除掉当前增减的经销商后,报告期末三只松鼠的经销商数量已下滑至863家,分销业务收入反而较去年同期的4.32亿元有所下降。

或许正因如此,三只松鼠才在财报中没有着重提到分销业务,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社区零食店,想要独自开辟出一条新的增长路线。

半年报里三只松鼠,正在迎来触底反弹时刻?

如果从行业的视角来看,三只松鼠此举是极具开拓意义的,但是回到自身来看,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零食消费下半场,三只松鼠的渠道创新究竟是神来一笔,还是雪上加霜,一切恐怕都将由时间来见证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