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签了,我很慌张…

79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上两天,有位读者朋友参加秋招收到了一些 offer,正在纠结签哪家,公司的 hr 说如果发了 offer 不去会让他们团队少一个招聘名额。给考虑的时间还短,颇有逼签的架势。

他最中意的是阿里和字节两家,想找个适合年轻人发展的环境。

他表示:要被逼签了,我很慌。选哪家?

其实说实话,现在环境不好,跟对老大真的很重要,哪个团队有大佬真心带你打怪升级,哪里就是“天堂”。

但跟对老大这件事,完全靠感觉、靠运气。

那就只能挑想去的城市,挑哪家给的钱多了。

这两天正好刷到一篇帖子,作者在字节和阿里都待过,他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纠结字节还是阿里,哪个更适合年轻人这个问题,也许对你能有所帮助。

作者:开灰机的猫 | 编辑:Jack Cu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943563/answer/2903655632

之前在阿里,现在在字节。先说结论:目前的环境来说都不太好,但要是都有 offer,阿里还是对校招生更友好一些,社招的话字节空间相对好一些。

从人才培养 & 招聘策略角度来说:

阿里

这几年校招越招越少,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 p8 带的几十人团队一年也就能留 1-2 个校招转正名额,非常卷,不仅看学历、刷题,还很注重实践和拿得出手的技术作品(实习过的很加分)以及最重要的价值观(性格缺陷、沟通能力及职业性,hrg一票否决权)

一旦成为正式员工,leader 就必须对你后续的工作方向和路径负责(至少淘系是这样),一般来说事情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种相对比较简单的业务项目,都是一个正式带一堆外包、内包做,只有偏追求质量和有难度的业务技术方向(轮子)才会出现比较多的正式员工梯队,所以你会发现阿里的校招生相对来说是很幸福的,一个校招生一堆人围着转,再不济师兄、组长、老板都需要对你的培养负责,还得给你想活儿晋升(前提有晋升欲望)

你可以发现阿里的培养体系是很完善的,别说pua什么的(不排除的确有些老阿里老混子的团队很恶臭味),大部分阿里出来的人,能在这种难以生存的职场环境下游刃有余且通过新公司的硬实力面试,他们的综合能力一定是更强的,你不认也得认不要带有偏见。阿里的文化其实是在培养“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而不是把你当“资源”和“干电池”,温水煮青蛙,用坏了,发现什么都没学到就被丢掉。ok,这是优点,但成也如此败也如此,团队里需要这样的人,但不能全是这种人,也不能硬逼着所有人都成为这样的人,有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做管理者,有的人天生就想专心做好某个领域的事情,“别整天要求我思考”这是吐槽最多的,而且这种人才密度一高,执行时对管理的要求就很高,导致最后落地不了成果

整体来说阿里的策略是地盘型搞法,需要精兵强将开拓业务,靠技术和业务硬实力给领导抢地盘,你要能扛事,而不是当资源(不然跟外包有什么区别,哈哈,话糙理不糙),要么不招,招进来你就得听话出活,推着你前进,压力也很大,掉队就淘汰,员工平均年龄很大,“人情味”多一些,重管理,靠自上而下做决策的公司(很多事情都是靠上面拍脑袋,非常吃业务一号位的决策和用人能力,领导不给力下面人一年白干,这种模式也是有好有坏,与下面字节的企业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两个极端)

字节

再说说字节,就国内前端来说,如果你待过当年的淘宝fed或者蚂蚁体验技术这样级别的团队,你会明显的感受到人才密度的落差(可能是好事),不管是做事方式还是技术能力、眼界。

这里不是要吹嘘阿里前端厉害,深层原因是阿里的业务场景更重前端,轮子造的很多很细致,自然成长的空间、技术功底也就有差距,这是由做的事情决定的,而不是人本身的素质差距。

而且阿里末尾淘汰压力也大,平庸=3.25预备役,即使你没犯什么错,不学习不竞争不主动就意味着淘汰。导致后面招聘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强,你如果不强、不精,你想想你怎么弄的过那些曾经得到过领导信任的老员工(所以社招的话,如果你不是原有公司或团队的明星员工,性格软弱、事业心不强个人目标感不强的普通人,不建议去阿里,大概率3.25,去字节当工具人/资源更适合你,真诚建议!没有鄙视的意思,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不同)

如果说阿里招聘倾向于招“人精、戏精、卷王”,字节就是另一个极端,很重视学历和刷题,招了一堆“小镇做题家”,其中很多人还喜欢自称geeker(不排除的确有少部分真geeker,但大部分标榜自己是geeker的,基本都是又不职业技术能力又很菜但又很猖狂很自信的小孩子=。=),“偏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其实我在阿里合作过不少技术纯粹的真geeker,在字节倒是目前为止一个没遇到,可能我已经是最geek的那个了 )。

我理解的核心人才是,基本的沟通、理解力和技术能力先达到细分领域内的优秀。如果以后想创业或者做管理带团队成为高级核心人才,包容力、深度思考及判断力、产品思维、业务思维、组织协调、财务数字的敏感等,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字节基建做这么烂(事实)其实跟字节程序员做事特别技术思维、特别自大也有关系,喜欢假想技术产品设计的完备性,但从来不考虑实际用户体验,还偏执的认为自己是高级核心技术人才。

招进来的人的普遍现象:

学历过分自信而忽视踏实做事的重要性(因为没有阿里戏称的hrg“pua”面试那一轮,没被压力过或者不能接受阿里味的人,很多就流入了字节,这里面很多都是所谓不皮实、比较骄傲有性格的学生气类型的人,自然眼高手低不踏实的现象也会更多)

经验不匹配概率高。刷题无敌,工程能力很菜,代码设计能力薄弱,做事非常小作坊、随意(招聘一旦卡硬性规则而不是综合评估,难免就会出现随机性,也就是所谓的面试玄学,可能很匹配的人因为运气不好一道题卡住前功尽弃,而刷题厉害项目经历平庸的人就更容易过面试,这样的人缺乏经验和与实际场景的思考,大多是在应付面试“对症下药”,看似很聪明,实则并不是高潜,字节面试官选择了更容易的方式,因为面项目深度对面试官自身水平就有很高要求,很多面试官自己都没啥眼界和经历就根本面不出来)

小庙容不下大佛(普遍胃口很大,非常自信浮躁,3年要对标7,5年要对标8,因为21年之前业务快速扩张,导致一些很年轻的同学快速升到了很高的级别,但是从21年往后开始,字节扩招,正式工很多,所谓好的事情其实又很少,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上升路径的,p7早几年过来还能3-1,现在大概率是2-2)但是人嘛,成功的时候都会觉得是自己能力强,会忽略红利、环境这些外因,失败的时候吧,反过来喜欢找外因,很少有人会找自己的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千万不要“平台牛逼=个人牛逼”,“别人牛逼=自己无脑也可以”,每天自我感动和高潮

沟通协作能力通常有点问题(包容度差、不成熟、职业性不好,说好听点是硅谷极客风,难听点就是缺根筋,把“坦诚清晰”理解成面红耳赤直来直去争论对错,但实际上互联网应用层的工作很多时候并没有对错,而是怎么更顺利协作怎么来,有时候需要做一些置换和包容,思考的出发点也需要更“多元兼容”一些)

整体字节的策略就是资源型搞法,题目刷过的反正先进来再说智商肯定过关了,后面就靠野蛮生长、优胜劣汰,至少不可能像阿里校招生这么“精贵”,字节也基本上不会特别去培养人,全靠自己。这边研发也基本不用外包,很多校招生也就是在干着阿里外包的活儿,拧非常小的螺丝,晋升也不像阿里需要盘一块很大的事情才能升7,平均年龄非常小,管理者也都非常年轻,可以说基本没有管理(手段很教条和幼稚),极端务实主义,管理手段粗暴(干电池的梗就这么来的,可能公司希望忽略个体主观能动性及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走极致的数据驱动),组织架构也很混乱(毕竟成为大厂也就前几年扩招的事情,短视频行业大火)

个人觉得字节的活力要比阿里更好,企业也比较年轻,很多不足还需要时间去迭代,但氛围来说可能会觉得轻松一些(不强制要求思考和做所谓的大事,对普通人上班赚钱来说是好事,对个人成长长期来说不是啥好事),也挺适合技术人员,阿里压力要更大(非常销售文化),轻管理,靠数据自下而上做决策的公司(字节是极端信奉数据和算法的公司,来了之后就会感受到为什么说是极端,这甚至是企业文化,不存在好坏一说)

以上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场,各有优劣,选择自己当下合适的。

其实大厂前辈的观点只能代表他个人经历和接触过的现象,实际上人多了团队多了,每个团队都是天差地别的,所以只能参考,构不成建议。

另外,如果你足够优秀,各方面能力都很均衡,其实选哪个都一样,毕竟成长是自己的,公司只是提供视野和环境(当然字节目前的业务肯定是更年轻和有想象空间的,不然我也不会在这)

优秀的人可能会因为运气、环境的选择一时失利,但是不要着急,时间拉长之后,该是你的总会是你的。

被逼签了,我很慌张...·················END·················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