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会议中心AI for Science (AI4S)的概念自2018年被提起,即点亮了通往前沿科学突破的“踏脚石”……
1 | “未来之后”首届
AI4S论坛回顾
2022年12月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庆祝建院21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未来之后(Next-Post-Future)”AI4S(AI for Science)鹏城学术论坛。这场云端盛会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鹏城实验室联合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倾力打造。Ø跨界贯通 群英荟萃论坛邀请了来自AI for数理科学、材料设计、蛋白质组学、创新药物研发等多领域的国内外院士专家与产业精英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前沿突破与技术应用,共同描绘了AI4S的未来发展蓝图。Ø线上直播 引人瞩目
论坛通过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快手、北京大学抖音、北京大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获得了280万观众在线点击观看。这场科技盛宴映射了AI4S已引起广泛关注与认可。
2 | “未来之后”AI4S论坛
再度起航
作为将“AI”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新兴科技形态,AI4S(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亦称作科学智能)被称为“科学研究第五范式”,其利用AI技术学习、模拟、预测和优化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以期解决各类科学问题,继而推动科学发现与研究创新。它可以解决传统科学范式难以应对的问题,在保持原有科学精度下,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升效率;AI4S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体系,提高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促进行业应用与产业发展,为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2023年12月14日,“未来之后”AI4S第二届国际高峰论坛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起,作为建院22周年“南燕园·新起点·新征程”系列活动之一,论坛将以“科学智能,智绘未来”为主题,以鄂维南院士的即兴演讲——细说北大与AI4S的故事&倾谈AI4S赋能科研与产业变革为重磅起笔,旨在集聚前沿科学思想、促进科技产业孕育发展,引入“AI强引擎”,助力“科学加速跑”,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合力,为构建科技引领产业的融合共进新模式提供不竭的源头动力。
本次高峰论坛将紧贴AI4S发展脉搏、高位链接全球创新学术资源,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学术专家与产业精英介绍分享AI4S的研究进展与深刻洞见,围绕AI4S发展相关议题展开圆桌对话。让我们共同开启人工智能与科学前沿创新之旅,共话AI4S研究领域的变革发展。
3 | 科学智能,智绘未来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中,科学一直以其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追逐未知领域,解开生命奥秘,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当前,来自AI与科学领域的学者正在研究AI4S的前沿领域,其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随着深度学习的繁荣悄然而变,AI方法已被视为解决更复杂任务的关键技术。
站在AI与Science深度融合的交汇点上,未来之后AI4S系列论坛致力于围绕AI4S与S4AI对点亮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无限可能展开设计,以“AI牵引,创新融合”为理念,云程发轫,踵事增华!
主旨报告嘉宾
David Baker教授
生物化学家和计算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华盛顿大学Henrietta 和 Aubrey Davis 生物化学讲席教授以及基因组科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的兼职教授。研究重点包括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折叠机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核苷酸相互作用和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预测和设计等,并专注于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开创了预测和设计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方法Rosetta,最新开发的工具RoseTTAFold可供公众免费使用。Baker 教授曾获2008年萨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2021年生命科学突破奖、2022年威利奖、2022年BBVA基金会“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类别的知识前沿奖等重要奖项。
刘铁岩博士
微软杰出首席科学家、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亚洲区负责人、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IEEE会士、ACM会士、IEEE计算机领域会士遴选委员会成员。他的团队在AI领域颇有建树:2017年开源了LightGBM,被国际测试委员会评选为1943年至今AI领域最重要的100项研究之一;2018年帮助微软在中英新闻翻译任务上达到了人类专家的水平;2019年研发的麻将AI Suphx在“天凤”平台上荣升十段,稳定段位显著超越人类顶级选手;2021年发布的Graphormer模型在KDD Cup分子建模比赛和OC催化剂设计比赛中力拔头筹;2022年发布的BioGPT模型在PubMed问答任务上超越人类专家水平。
罗毅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严济慈讲席教授,国家特聘专家。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科技创新2030等项目。长期从事量子化学、谱学和人工智能化学等研究。2010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Göran Gustafsson”化学奖,2014年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近四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尤峰崎(Fengqi You)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系终身讲席教授(Roxanne E. and Michael J. Zak Professor),同时担任康奈尔系统工程博士项目主任、康奈尔大学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所(CUAISci)联合主任以及康奈尔数字农业研究所(CIDA)联合主任。其研究着眼于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其应用领域涵盖材料信息学、量子计算、能源系统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曾获得包括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美国化学学会(ACS)、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等多项重要奖项。荣膺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和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会士。
程俊教授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Emmanuel学院Junior Research Fellow职位开始独立研究工作。2013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永久教职。2015年获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全职回厦门大学担任闽江特聘教授。2019年获得中国电化学青年奖,2021年作为首位华人获得国际电化学会两年一次的重要奖项Alexander Kuznetsov Prize for Theoretical Electrochemistry。
本期来源:南燕科研 公众号
文字与编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
审核编辑:丁楷锐
审核发布:王可佳
微信群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