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8次阅读
没有评论

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从WAIC2025到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的主角。在AI时代,它们也多了一个新名字——具身智能。这一概念也迅速成为2025年最热议的赛道之一:具身智能何时真正融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人形机器人会是机器人的最优解吗?

带着这些疑问,知乎近日发起线上圆桌“进击的具身智能”,松延动力董事长姜哲源、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清华Air实验室助理教授赵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莫一林等嘉宾,以及众多一线从业者,围绕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入探讨,堪称现阶段全网最全的“具身智能说明书”。

 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从“灵巧脸”到“恐怖谷从业者拆解具身智能新方向

讨论中,清华Air实验室助理教授赵昊分享了团队关于“灵巧脸”的最新研究成果。赵昊表示,选择研究灵巧脸主要基于差异化竞争、短期和长期战略价值的考量:30 年后,具备超高情绪价值、有灵巧脸的完全体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

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赵昊介绍称,团队研发的 Morpheus灵巧脸采用创新的“混动”驱动方式,大的脸部结构由杆驱(rigid driven)实现,而微表情则通过绳驱(tendon driven)完成。同时,团队引入数字人的最新技术,通过 blendshape 基的映射,使灵巧脸能够做出各种丰富的表情。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为机器人的拟人化表达带来了新的突破。

但随之而来的,是经典的“恐怖谷效应”。此次圆桌,机器人的拟人程度与恐怖谷效应的关系也成为热点话题。恐怖谷理论指出,随着机器人拟人程度的增加,人类对其情感反应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曲线。

知乎答主零一猴子认为:减轻恐怖谷效应的方法之一是避免机器人做得太像人,如宇树科技的路线。但他也指出,未来在陪伴或特定场景下,仍需要机器人的脸接近人类。另一位知乎答主MarkShuo则言简意赅地表示,“恐怖不是来源于机器人,是来源于自己。人就是不断的躺平的过程。只有接受躺平,你才能不恐怖。”

从赛场表现到学科理论,知乎构建学术与产业交融场域

8月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天工Ultra机器人和宇树H1再“百米机器人大战”中分获冠亚军,引发知乎社区热烈讨论。

知乎发起“进击的具身智能”线上圆桌,共探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

“北京天工赢在算法和自主感知,宇树科技强在硬件和运动控制”,知乎答主AI解码师点评说。他认为,北京天工更像在证明“机器人能独立跑”,宇树科技则在验证“机器人能大规模跑”,“要问谁更有未来,我更看好宇树这种平台化的思路。因为最终市场不会问你跑得有多快,而是问你:能否便宜、能否量产、能否持续迭代”。知乎答主逐风则盛赞宇树H1机器人的跨越障碍一跃,认为是宇树机器人最精彩的一幕。

于此同时,来自学界的思辨也让“进击的具身智能”的讨论更具深度。控制理论过时了吗?现在开始学自动化/控制理论还有用吗?普林斯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王梦迪表示,“大模型的对齐和推理,本质都是控制问题,只不过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离散的token sequences,并且控制策略本身就等于模型和模型的参数”。清华大学控制工程硕士、知乎答主自动化学习机则认为,“在算力恣肆的AI探索出能力边界后,最终会发现控制理论才是核,包装上更华丽fashion的神经网络,才是最优解”。

知乎已构建起国内极具活力的科技与AI领域交流生态,聚集了1600万科技与AI领域持续学习者,356万科技与AI话题深度创作者,沉淀了858万个AI相关问题、2088万个AI专业回答。知乎不仅见证了AI时代下开发者的成长与探索,也正在成为学界、业界共创的桥梁,推动技术观点的碰撞与经验共享,抵达一个更开放、更具创造力的AI时代。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