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7次阅读
没有评论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让模型变成一个小“地球”

闻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天气预报的时代真的变了。

谷歌DeepMind最新发布的WeatherNext 2,让查天气这件事升级成了小时级、实时化。

它的运行速度比上一代快8倍,分辨率提高到小时级,也就是说不再是传统预报里的“明天下午有雨”,而是可以细到“明天2–3点有小雨,3–4点雨势增强,5–6点逐渐停止”的节奏。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有意思的是,它不只给你一个版本的预测,而是能从同样的输入里生成几十、上百个可能的天气演化情景。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传统超算要忙上好几个小时的活,它用一个TPU、1分钟就能做完。

结果是,99.9%的预测变量和时效都超过了上一代WeatherNext,对高温、暴雨这种极端天气的影响范围,也能更早看出端倪。

那气象预报为什么需要做到这么细呢?

让模型自己变成小地球

首先,在现实里,很多行业都和天气绑得很紧。

能源系统看它协调负荷;城市管理看它安排人力;农业看它定节奏;物流、航班更是每天都要盯着它做决策。

而且,大气系统可以看成一个巨大的混沌机器,任何一个细小的扰动,可能都会影响几天后的云层走向或降雨范围。

传统做法是用大量的“不同初始条件”去跑很多次预测,再从上千个结果里找出大概率的走向。

但这样一来太耗算力了。

而让WeatherNext 2变得既快又准的关键,是谷歌DeepMind新提出的FGN(Functional Generative Networks)功能生成网络。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FGN的思路非常不一样。它并不是堆更多的物理方程,也不去模拟天气本身,而是通过给模型本体加上一点轻微、但全局一致的随机扰动,让模型变成一个会变化的小地球

更具体来说,FGN在每次预测时都会输入一个32维的小随机向量,也就是32个随机数字。这个随机向量会穿过模型的所有层,通过控制模型的内部状态,再由模型自然生成一套完整的未来天气场。

一次随机数就是一种未来,再换一组随机数就是另一种未来。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这是因为FGN让模型自己成为一个可采样的随机函数,通过内部结构把低维噪声扩散成全球一致的变化模式。它训练时只优化每个网格点的单点误差(CRPS),但模型为了同时降低所有点的误差,被迫学会天气本身的结构规律,因此能够自发地产生高维的空间相关性。

这也是为什么32个数字最终能生成高达8700万维的全球天气变化,还做到了既连贯、又符合物理结构。

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更准。FGN的整体表现全面超过了DeepMind之前最强的GenCast。预测误差更低、概率表现更好、空间结构更自然,风场、温度、高度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协调;概率分布的宽度更合理,不会过度收缩或过度发散。

在极端天气上,它的提前预测能力尤其明显。比如台风路径,FGN能比GenCast大约提前24小时达到相同精度,这对应急决策、交通调度来说是很关键的。

32个随机数字,1分钟推演地球未来15天丨谷歌DeepMind

而且,在1个TPU上,它生成一次15天的全球预报只需要不到1分钟,比之前快大约8倍。

当然了,FGN方法在真实的预测过程中,高频变量偶尔会导致一些轻微伪影。

但整体而言,FGN已经够稳定,够高效,也够实用了。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6.10772
参考链接:https://x.com/GoogleDeepMind/status/1990435105408418253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